牛楚檬
[摘 要] 財務風險管理是現代銀行必須加強的管理工作。而我國市場經濟和商業銀行都處于發展的早期,在銀行財務管理的環境、組織、制度上存在很多的漏洞和缺陷。當前銀行應該將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作為重要工作,以銀行的經營和管理特點出發,推進金融制度的改革,完善財務管理的數據系統,開展財務管理的新服務,從而調整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建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關鍵詞] 銀行;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 F230 [文獻標識碼] A
Abstract: Modern banks must strengthen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However, as China's market economy and commercial banks are still at the initial development stage, there are many loopholes and flaws in terms of environment,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for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of banks. They should give priority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promote financial system reform, complete financial data system, and offer new services for financial management. In doing so,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framework could be restructured for building a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of banks.
Key words: bank, 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 system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一、前言
財務風險管理是現代銀行必須加強的管理工作,在西方金融發達國家財務風險管理是一項基礎性管理工作和管理制度,并形成了財務風險管理的傳統。而我國市場經濟和商業銀行都處于發展的早期,文化傳承、歷史積淀存在的差異導致我國銀行在財務風險管理方面存在著管理制度、基礎理論、組織體系、基本思想、管理方法上的問題,形成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漏洞和缺陷。新時期,銀行應該將財務風險管理的構建作為頭等大事,將財務風險管理列為銀行永恒的主體,通過對現代財務風險管理思想的樹立,以推進金融制度改革,完善基礎信息系統,開展新型服務為手段,建立財務風險管理的新機制,在發揮財務風險管理的結構、系統、組織優勢的前提下,構建適應我國實際和市場經濟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更好地確保銀行對財務風險的有效識別與全面管理。
二、銀行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
1.調整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
一個獨立、高效、完善的市場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是銀行財務風險管控的基礎。主要商業銀行應建立一個由董事會、財務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領導,以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為中心,以市場風險和財務風險管理的支持部門為輔助,與承擔財務風險的各業務經營部門緊密聯系,共同構建財務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新組建的風險管理部負責全行的財務風險管理;授信業務部負責各類客戶的評級、授信、項目評估;信貸管理部負責全行信用風險管理、信貸監督檢查和行業區域分析。風險管理部在高級管理層直接領導下,負責制定集團統一的財務風險管理政策、制度和流程;對財務風險計量所使用的系統、模型和參數進行有效性審核和驗證等。建設銀行進行風險管理體制改革,在風險政策制度、計量分析、風險監控等方面,實行全行整體層次上的集中管理。設立風險官員也是該行實施改革的內容之一:總行設有首席風險官,一級分行設風險總監,二級分行設風險主管,同時向縣級支行派出風險經理。中信銀行將力爭在未來3~5年內率先成為中國第一批與新資本協議全面接軌的商業銀行。目前,中信銀行已組建了財務風險專業委員會,設立了專業職能部門,組建了專業團隊,以有效應對財務風險。
2.建立銀行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銀行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應該重點做好如下幾個環節的工作,一方面,應該完善財務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一是要根據銀行的企業特點和組織結構建立起財務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在企業決策者層面設立財務風險管理的專門組織,制定財務風險管理的政策、規范和要求。在此基礎上設置銀行財務風險管理的單位,組織實施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并實現對財務風險管理的領導和監督。二是要建立財務風險管理的執行組織,要以扁平化為中心,以銀行管理和經營工作為平臺,建立起完整而有效的財務風險管理執行組織,組織必須涵蓋銀行業務、管理、經營的各項內容,以此來控制銀行財務管理中的風險,做到對財務風險管理的全面執行和強化。另一方面,應該建立財務風險管理的政策體系,要根據銀行高風險的特點建立政策、制度和規范體系,實現對業務部門、管理部門、服務部門等各環節的有效管理,達到對財務風險的有效識別,進而做到對風險的控制。在政策體系建設過程中應該提升政策的可執行性,使銀行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開展能夠得到政策強有力地支持,這有助于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也有利于銀行收益水平的穩定提升。最后,必須建立適于銀行實際的財務風險管理評價體系,該體系應該以服務于財務風險管理為工作核心,以對財務風險的識別、財務風險的管理為對象,達到對財務風險全面管理。在評價體系中應該覆蓋財務工作的全過程,通過對重點工作和細部環節的全面覆蓋提升風險管理的能力,在取得提升財務管理質量的同時,控制財務管理中不良資產的形成,做到對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和品質的保證。endprint
三、銀行實施財務風險管理的策略與措施
1.推進金融制度的改革
當前,銀行應該借助利率市場化的平臺,以市場經濟和銀行自身財務管理特點出發,推進金融制度改革,并將其轉化為銀行財務風險管理變革的基礎。由于當前我國金融環境復雜,基金公司、互聯網金融等諸多金融主體的存在使得金融市場競爭非常激烈,過度的競爭導致利率起伏擴大,給銀行的財務活動和經營活動帶來巨大的風險,因此,要立足于財務工作,借助金融制度改革的潮流推動,從各個層次出發,深化銀行財務管理改革。在微觀層次上,銀行應該創新財務風險管理的形式,進一步調整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內容和框架,使其符合新時期金融工作的需要,同時做到對金融改革的適應。在中觀層次上,銀行應該建立財務風險管理的市場化體系,使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順應金融改革的潮流,更好地發揮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作用,實現對管理工作和經營工作的變革。在宏觀層次上,銀行應該建立財務風險管理的變革機制,使財務風險管理符合金融制度改革的需要,構建出符合市場經濟體系、適應銀行產業發展的新機制,在加速金融制度改革和創新的前提下,提升財務風險管理的綜合性和有效性。
2.完善財務管理的數據系統
數據系統是銀行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基礎,只有將財務風險管理數據系統的建設列為頭等大事,才能夠建立適應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的信息平臺,也才能夠創建財務風險管理的信息基礎。當前,銀行業將數據庫和數據系統的建設作為重中之重來強調,希望通過數據系統的建立為基本業務、財務風險管理、其他工作的開展奠定基礎,以此來提高銀行開展基本業務、財務管理和其他工作的質量與水平,降低銀行在經營、管理和其他工作中的風險。在財務管理數據系統建設過程中應該首先加強基礎信息建設,要建立對銀行財務活動的監督和跟蹤系統,特別應該健全銀行財務信息披露和檢查制度,實現對財務風險的有效預警,將財務風險控制在可控的初級階段。在數據系統建設中應該做好“互聯互通”,依據金融系統的網絡建立起基礎信息和數據交換與共享的平臺,做到對財務風險的全面跟蹤,以更大的系統來控制財務風險,在擴大財務風險管理范圍的同時,確保財務管理的整體安全。在數據系統建設中應該結合人民銀行的登記咨詢系統建設,將財務管理納入整個信用體系和金融系統,通過規模和效率優勢來完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使財務風險管理能夠得到更為廣泛、更為深入、更為徹底的支持。
3.開展財務管理的新服務
財務風險管理既是銀行重要的管理工作,也是銀行重要的服務工作,應該根據金融創新和金融衍生品不斷推出的實際,推出財務管理的新型措施,以更新的服務和更適應管理的措施,推進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向深入開展。當前,金融市場上出現了外匯、債券、期貨、股票等諸多產品,同時也推行著買賣、結匯、回購等各種交易,大量的金融創新給了銀行更大的市場空間,也帶來了財務管理方面的難題。財務風險管理工作應該把握金融市場變革和創新的機遇,重新定義財務風險管理工作,通過更多的服務和更扎實的工作來控制財務風險。應該重新解讀財務風險管理的價值和功能,調整財務風險管理工作上下游之間的關系,使財務管理的服務范圍不斷擴大,進而在取得利益的同時降低財務風險,形成對銀行、市場和對象的綜合服務與有效管理。
四、結語
銀行屬于高風險金融企業,為了確保銀行的正常發展應該重視對銀行財務風險的控制與管理,建立起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由于我國銀行商業化和市場化存在時間過短和經驗不足的缺點,在銀行財務管理的環境、組織、制度上存在著很多漏洞,現代化財務風險管理思想還沒有被銀行管理者所接受,先進的財務風險管理理念還沒有得到確立,這會影響到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建設,也會影響到銀行整體風險的有效管理。當前銀行應該將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作為重要工作,以銀行的經營和管理特點出發,推進銀行財務管理的變革,做到對社會、經濟、企業發展的有效適應,創建更有利于實現銀行長期建設和發展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
[參 考 文 獻]
[1]趙瑾璐,安瑛暉,張小霞.戰略監管關系構建與銀行風險管理體系再造[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4):103-105
[2]遲曉英,朱軍勇.我國金融集團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研究——基于國際比較的差距與對策分析[J].生產力研究,2007(4):53-56
[3]張永杰,張維,武自強.一個次貸危機生成的概念模型及其對風險管理體系建設的啟示[J].管理評論,2009(2):132-135
[4]張桂庭.完善縣域農行內控和風險管理體系的若干思考[J].湖北農村金融研究,2012(5):85-88
[5]徐建華.次貸危機后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體系的構建[J].現代財經-天津財經大學學報,2009(06):213-214
[6]彭釗慧.構建政策性銀行風險管理體系的思考[J].農業發展與金融,2006(1):58-59
[7]李京元,黃建華.以經濟資本為核心的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框架研究[J].經濟師,2009(8):75-79
[8]范洪巖,潘煥學.新巴塞爾協議與我國商業銀行財務風險管理體系構建[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7(15):126-128
[責任編輯:劉玉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