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俊平

在阿拉善的許多歡慶場合,都能聽到一首歌——《蒼天般的阿拉善》。用蒼天來形容阿拉善這片土地,真是再貼切不過了。
阿拉善之大,首先是土地的遼闊,27萬平方公里,比江蘇、浙江兩個省加起來還要大。行走在阿拉善大地上,無論是蒼莽的戈壁,還是浩瀚的沙漠,都讓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泣下”。
那是一種靈魂深處的震撼與感動!
許多初到阿拉善的人,可能更多的是感受阿拉善荒涼的一面。但阿拉善之大,更在于它的豐富。據說阿拉善即為五彩斑斕之意。就地理而言,賀蘭山聽松濤陣陣,巴丹吉林看大漠孤煙,居延海踏千頃碧波,吉蘭泰觀長鹽堆雪,怪樹林似乎是一個超現實主義大師的杰作,月亮湖又如仙子一般縹縹緲緲。就物產而言,阿拉善是野生動物的樂園,也是荒漠、半荒漠地區的植物王國。如戈壁灘上最常見的灌木白刺,它的生命力十分頑強,沙子一埋,它就往出頂,好像跟沙子賽跑一樣,就這樣,越長越高,沙丘也越來越大,就形成了散落在戈壁灘的無數沙丘,白刺就這樣起著固沙的作用。這里有名的土特產鎖陽,就是寄生于白刺的根上。梭梭是一種長在沙地上的固沙植物,也可以作為牲畜的飼料,名貴中藥蓯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被譽為“沙漠人參”。戈壁灘上還散布著棉刺、紅砂、珍珠、沙米、蓬草、芨芨草,它們都是駱駝最愛吃的草。
阿拉善號稱中國駝鄉。只有阿拉善這樣無邊無際的遼闊與豐富,才能孕育這樣神奇的動物——阿拉善雙峰駝。駱駝集鼠耳、牛蹄、虎牙、兔唇、龍頸、蛇眼、馬鬃、羊鼻、猴毛、雞腿、狗腹、豬尾于一身;它匯鼠之謹慎、牛之穩重、虎之力量、兔之溫順、龍之軒昂、蛇之機智、馬之灑脫、羊之善良、猴之靈巧、雞之勤奮、狗之忠誠、豬之憨厚于一體。阿拉善牧民稱駱駝為天駝,在沙漠戈壁,阿拉善人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駱駝的奉獻。
阿拉善之大還在于它的包容。居延漢簡展現古代文明的輝煌,黑城遺址述說絲綢之路的繁華,王維在這里留下“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千古絕句,土爾扈特、和碩特人創造了萬里東歸的傳奇。第一顆發射成功的人造衛星“東方紅號”,第一枚“東風一號”地導彈、第一枚洲際導彈、第一顆回收的衛星、第一次“一箭三星”、2000年成功發射回收的“神舟一號”,都是從這里發射成功。阿拉善牧民為了建設航天基地,把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都讓了出來,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胸懷?
古人云:“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我在阿拉善所結交的朋友,無論是蒙古族還是漢族,豪邁之中卻處處體現出一種實干精神,一種認真做事的態度。就像他們說的:“我們阿拉善人就是這樣實在,沙子就是沙子,石頭就是石頭。”他們像駱駝一樣,沒有高蹈的言辭,沒有華麗的裝飾,堅韌不拔,默默前行,從容地創造著他們自己的生活。也許正是因為這樣一種低調平實的人生態度,才使他們顯得卓然大氣,才成就了阿拉善人文之大美,也才給阿拉善自然之大美賦予了更多的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