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彩
胃鏡下清創術聯合藥物治療胃潰瘍的臨床療效觀察
王瑞彩
目的 探討胃鏡下清創術聯合藥物在胃潰瘍臨床治療中的效果。方法 110例胃潰瘍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5例。對照組采取藥物治療, 觀察組采取胃鏡下清創術聯合藥物治療, 對比兩組治療效果及復發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愈率及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復發率低于對照組, 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鏡下清創術聯合藥物治療胃潰瘍能夠取得較好的療效, 且復發率低, 極具臨床應用價值。
胃潰瘍;胃鏡下清創術;藥物治療;復發率
治療胃潰瘍除了觀察治愈率, 還應重視潰瘍愈合質量。目前很多藥物在胃潰瘍治療中能起到良好效果, 但愈合質量較低, 如保護性介質較少、潰瘍上下皮黏膜分化程度低等,以至于療后復發率較高。因此, 必須提高再生黏膜組織結構及其功能成熟程度[1]。本院采取胃鏡下清創術聯合藥物治療,取得顯著效果,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4~6月所收治110例胃潰瘍患者, 年齡30~68歲, 男57例, 女53例, 病程3~12年。其中99例患者表現為上腹部疼痛, 7例表現為出血, 4例無明顯癥狀。經內鏡檢查, 患者全部確診為胃潰瘍, 潰瘍面直徑0.5~2.2 cm, 深度0.2~0.5 cm, 幽門螺桿菌(Hp)陽性64例。此次研究排除胃癌患者、心肝腎功能嚴重不全者、有過其他胃病手術史者, 所有患者均為資源接受胃鏡下清創術。將110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5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對比。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藥物治療, 患者每日3餐前30 min服用枸櫞酸鉍鉀(麗珠集團麗珠制藥廠, 國藥準字H10900086, 1.0 g), 1 g/次;2次/d;用雷尼替丁(江西匯仁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6021340)150 mg/次;幽門螺桿菌陽性患者在此基礎上加用甲硝唑(哈藥集團三精千鶴望奎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0694, 0.2 g), 3次/d, 0.4 g/次;羥氨芐青霉素(哈藥集團制藥總廠, 國藥準字H23020931)3次/d, 1 g/次。
觀察組采取胃鏡下清除術聯合藥物治療, 先進行胃鏡檢查, 然后予以清創治療;清理潰瘍面壞死組織, 使用活檢鉗清除潰瘍邊緣白色瘢痕組織, 盡量將壞死組織和瘢痕組織清理干凈;考慮到白色瘢痕組織硬度和彈性較差, 清理時需用正腎上腺素鹽水進行沖洗, 并噴灑凝血酶進行止血;5 min后若無出血可退鏡。術后按照對照組標準采取藥物治療。兩組均以4周為1個療程, 治療2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2]治療2個月后對患者進行復查, 治愈:腹痛、出血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 且潰瘍面徹底愈合;好轉:臨床癥狀得以緩解, 同時潰瘍面愈合至少50%;無效:治療前后無明顯變化, 患者仍有明顯上腹部疼痛,且潰瘍面愈合<50%, 甚至病情有加劇傾向。治療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治療后隨訪1年, 觀察治療后6個月及1年時的復發情況, 復發判斷標準:經胃鏡檢查胃潰瘍癥狀再次出現, 且確診為活動性潰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經對比, 觀察組治愈率及治療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復發情況比較 經對比, 觀察組患者6個月、1年復發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愈率及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

表2 兩組患者6個月、1年復發率比較[n(%)]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消化道疾病, 致病原因較為復雜, 如胃酸自身消化作用、幽門螺桿菌感染、胃運動異常、藥物作用等。臨床常采用藥物治療, 且隨著醫學水平提高, 藥物種類增多, 治療效果也越來越好。然而現代醫學研究發現, 單純藥物治療時, 黏膜分泌和胃內微循環功能恢復效果并不理想, 以至于胃部保護性介質難以恢復正常水平, 從而增加復發率, 嚴重影響了患者生活質量。近些年來醫療進一步改革,微創技術迅速發展, 臨床用增多。胃鏡下清創術可探入潰瘍處觀察患者內部組織, 了解潰瘍面積及具體位置, 不但能夠減輕瘢痕和壞死組織對胃部血液產生的阻礙作用, 還有效避免了因消炎不完全而引起的炎性組織周圍再發炎。而且胃鏡下處理后, 潰瘍面愈合質量提高, 患者胃內微循環恢復正常,為再生黏膜提供了良好的環境, 大大降低了復發率。此次研究對胃鏡下清創術聯合藥物治療法與單純藥物治療法進行了對比, 結果顯示, 聯合治療治愈率和治療總有效率均明顯高于單純藥物治療, 且復發率低于單純藥物治療, 說明胃鏡下清創術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3,4]。胃鏡下清創過程極為關鍵,直接影響到治療結果, 對操作者有著一定要求:①清創工作要全面、細致, 徹底清除潰瘍面壞死組織及邊緣分泌物, 以促進新鮮黏膜生長;②清理壞死組織時從壞死瘢痕較多處、出血量較少處開始, 為術者提供清晰的視野, 以降低清創死角存在率;③清理瘢痕組織時要加以確認, 以免損傷到周圍正常組織;④及時止血, 直至無再出血時才能退鏡。
[1] 辛紅波, 張秋芹, 成波.胃鏡下清創術聯合藥物治療胃潰瘍患者的療效分析.中外處方藥, 2014, 12(2):25-26.
[2] 顏永輝, 張海霞.胃鏡下胃潰瘍患者臨床診療機會.亞太傳統醫藥, 2013, 9(5):97-98.
[3] 李偉.清創術聯合藥物治療胃潰瘍的臨床效果觀察.當代醫學, 2010, 16(25):87-88.
[4] 尹麗華.胃潰瘍100例胃鏡下診斷與治療體會.陜西醫學雜志, 2011, 50(9):125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2.096
2015-03-11]
454550 河南省沁陽市人民醫院胃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