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瑞芳
(宜興 214221)
紫砂壺藝貴在巧奪天工、天下獨有。當代人的審美形式紛繁多樣,思維千變萬化,但紫砂壺的創作理念始終體現出壺的實用性和壺器的神韻美。當然,紫砂壺的從業者依舊需要從傳統經典作品中汲取養分、認真研究、仔細分析并揣摩,同時利用現代的藝術手法去探索、追尋,總結經驗,古為今用,而紫砂“四方魁菱壺”(見圖1)就剛好做到了這點。
紫砂“四方魁菱壺”為四方型器,做工極為精細。全器氣勢挺拔、英姿颯爽,成就紫砂方器之美。整款壺器的棱面挺括、線條剛硬,猶如將軍風范。此壺為三彎橋鈕,方形壺把,方形壺身,壺蓋略微鼓起,由壺蓋至壺身的四條棱線清晰分明、干脆利索,將方器特色表達得淋漓盡致。作為方器中的經典款式之一,紫砂“四方魁菱壺”有著古樸典雅的造型,渾厚大氣的特點,但它又區別于傳統的四方壺器。壺腹的兩面分別以重墨彩繪了兩幅花鳥畫,使壺器的古典韻味更加濃厚,展現了現代紫砂壺對古典美的藝術重構。
紫砂造型變化萬千,經歷了無數代紫砂藝人辛勤的創作與改良,已有數以萬計的紫砂器型問世,其品種繁多,是中國陶瓷藝術中造型豐富的品種之一。根據紫砂壺的造型,主要分為光器、筋紋器以及花塑器,其中的方器屬于光器中的一種,是最基本的塑型之一,更是幾何體造型的代表器型。紫砂方器對制作技藝的要求高,而一把實用又美觀的方器作品,要達到線條利落、比例精準、明秀挺快、力度到位的標準,因而方器的高難度制作要求造成了其生產量相對較少的原因之一。

圖1 四方魁菱壺
就這款紫砂“四方魁菱壺”而言,它具有以下幾方面的特點,首先是壺器看起來有力量,這是紫砂“四方魁菱壺”最重要的直觀特征。此壺線條有力、角度有力、銜接有力、虛實對比有力,作品厚重。其次是此壺用四片泥片鑲接而成,角度適宜、嵌接合理,使壺器上下左右的線面界定明顯,對稱均勻。再次,此壺的構思合理、比例得當、線條流暢、虛實搭配恰到好處,壺器有良好的層次感和立體空間感。最后,從紫砂“四方魁菱壺”的邊角來看,由于此壺是由多個面嵌接而成的,在公共邊的處理上注重方中寓圓的藝術感受,把線條在交界處處理得相對圓潤,使線條變化更富有特征。
紫砂“四方魁菱壺”的兩面壺腹分別彩繪了“喜鵲花草圖”,不但使此壺經典傳神,還蘊含著獨特的文化力量。自古以來,喜鵲深受人們的喜愛,是好運與福氣的象征,象征著喜事將至。古人認定不論是何種喜鵲,一年到頭發出的聲音始終都是一個調、一種音,而儒家眼中的圣賢、君子,就是要表現得像喜鵲那樣恒常、穩定、明確、堅毅、始終如一。因此儒家經常要求人們向喜鵲學習,把喜鵲當成圣賢的榜樣。喜鵲的叫聲也象征著美好的寓意,喜鵲的叫聲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意為喜事到家,所以喜鵲在中國民間是吉祥的象征。“鵲登高枝”喻示一個人節節向上、家庭出人頭地,最美麗的傳說還屬“鵲橋相會”,因為這個傳說,銀河也被稱為“鵲河”,而中國的“情人節”也被定在了農歷七月初七,這一天,織女渡銀河與牛郎相會,喜鵲貢獻出羽毛和身體,填河成橋。此外,在古人的字畫中也有許多關于喜鵲的作品,它們都象征了吉祥、喜事等好的寓意,例如紫砂“四方魁菱壺”上彩繪的喜鵲在草叢中,就叫“歡天喜地”。
每一款紫砂壺的壺型都是紫砂陶藝從業人員的精心力作,如果說創作是紫砂的靈魂,那么裝飾藝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綜合人的心理需要,它的各種表達是美的方式,是效法自然、規范自然的結果,是由視覺感知通達的情感,是觸覺感知激發的想象。因而,感知壺藝作品,讓裝飾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要用審美的眼光對待作品。這款紫砂“四方魁菱壺”采用了彩繪“喜鵲花草圖”裝飾壺腹,四周的圍紋屬于傳統圖案,寓意吉祥和祝福,這貌似不經意的過渡實則使人感到了吉祥如意的氛圍。兩面的彩繪花鳥圖神韻盎然,調砂的運用呈現出了理想的水色,給人在品茗樂趣中得到視覺美、觸覺美、想象美的享受,壺的形、神、韻也因此而精彩。
[1]汪婷.從紫砂“竹緣壺”談中國人的竹文化情結[J].江蘇陶瓷.2015(03):48.
[2]許梅英.以簡練塑造完美形象的紫砂“半月壺”[J].江蘇陶瓷.2013(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