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鄭鵬飛+李時輝
【摘 要】 本文認為目前高職院校在高技能人才培養和職業資格鑒定上存在較多弊端。以維修電工職業資格為例,主要表現為鑒定方式單一、職業資格證書單一以及培訓內容與高職課堂教學內容重復等。結合高職院校電類專業的教學實際,提出了“過程化”的維修電工高技能人才培養與資格鑒定模式。
【關鍵詞】過程化;高技能;維修電工;資格鑒定
一、引言
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高超技藝和精湛技能的高技能人才,是我國產業升級和產業鏈提升的人力資源保證,是增強我國核心競爭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蓬勃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中的一個類型,肩負著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1993年,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實行學歷文憑和職業資格證書并重的制度,之后《勞動法》和《職業教育法》又對實行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做出明確規定。2006年,國家教育部在16號文件中指出:高等職業教育要逐步構建專業認證體系,與勞動、人事及相關行業部門密切合作,使有條件的高等職業院校都建立職業技能鑒定機構,開展職業技能鑒定,推行“雙證書”制度,強化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為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體現高職教育的辦學目的和服務社會功能,各高職院校紛紛開展了職業技能培訓和鑒定工作,大力鼓勵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認定,提高高職教育水平,增強畢業學生的就業、創業和工作能力。
二、高職院校維修電工職業技能培養和資格鑒定現狀
“維修電工”是首批實行勞動就業準入制度的工種之一,其高技能人才培養和資格鑒定工作已開展多年,各高職院校對該工種的技能培訓也較為成熟。國家也建立了相應的題庫以便對鑒定考核工作進行規范。但隨著各高職院校對高職學生維修電工職業技能培養與資格鑒定工作的深入與成熟,以目前的培訓方法和鑒定方式,在培訓效果和鑒定結果方面已逐漸展現出較多弊端,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鑒定方式單一,形式化嚴重,重結果、輕過程。
目前,維修電工職業資格鑒定仍采用“理論+實操”這種“一次性”考核方式。這種“一考定成敗”的考核方式無法全面地考察學生職業能力、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水平,不利于學生技能水平的真正提高。忽略了職業資格培養的過程,只看重考核結果,有悖于職業技能鑒定初衷,造成較多獲取了職業資格證書的學生持證但不能上崗,也大大降低了職業資格證書在社會上的認同度。
(二)職業資格證書單一,無法全面反映學生水平。
維修電工基本上涵蓋了與電類相關的所有知識點與技能點,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是學生全面掌握電類知識及技能的憑證。然而,由于考核時間、地點和設備的約束,每次考核的知識點和技能點有限,有的學生進行突擊準備,雖未掌握所有維修電工所要求的知識點和技能點,依舊通過考核獲得了職業資格證書;而有的學生已扎實掌握維修電工某方面的所有知識和技能,卻因為沒有通過考核無法獲得職業資格證書,而不能從事該方面的工作。
(三)培訓內容與高職課堂教學內容重復。
目前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已經成為大部分高職院校電類專業學生畢業的必備條件之一,并且維修電工所要求的知識點和技能點基本上同時是電類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所學專業課程要求掌握的內容。因此,培訓內容與日常專業教學內容幾乎完全重復,不僅造成資源浪費,更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培訓流于形式。
三、“過程化”的維修電工高技能人才培養與資格鑒定模式
環顧世界,各發達國家都已制定了適合于本國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如德國的“雙元制”實行教考分離制度,學生在企業接受職業技能和相關的專業知識培訓,在學校接受職業專業理論和普通文化知識教育,其職業教育考試內容靈活,結果實用。英國BTEC在職業技術資格方面有廣泛性和權威性。其考核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考核,以學生取得的實際成果為標準,這些成果都是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逐漸積累的。
鑒于目前維修電工職業技能培養和資格鑒定存在的弊端,本文擬借鑒國外發達國家的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與當地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合作,結合電類專業教學實際,對維修電工職業技能培養和資格鑒定進行改革,以“過程化”的技能培養和資格鑒定方式代替目前“一次性”的培訓和鑒定方式,即將維修電工所要求的知識點和技能點一一融入于電類專業的多門課程當中,以課程的考核代替職業資格鑒定;將職業資格證書由“一本制”改為“多本制”,即增加“維修電工—電子技術”、“維修電工—電工技術”、“維修電工—電機與機床技術”、“維修電工—電力技術”和“維修電工—PLC技術”等分類證書,持有某分類證書便可從事相關行業工作,若取得所有分類證書可換領最終的“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具體實施方案如下:
(一)維修電工鑒定考核知識點和技能點與電類專業課程對應。
維修電工所要求的理論知識鑒定點與操作技能點眾多,大致可以分為電子技術部分、電工技術部分、電機與機床部分、電力技術部分、PLC部分等等。若要將維修電工所要求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融入于電類專業的多門課程當中,則必須先將維修電工所要求的理論知識鑒定點與操作技能點進行分類,并將各分類內容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與相應課程的教學知識點和技能點一一對應,這樣才能將整個維修電工的培訓過程融于課堂教學當中。
(二)設計滿足維修電工職業資格鑒定標準的高職電類專業課程考核體系。
目前,高職院校電類專業每門課程的考核基本已經轉變為理論考核加技能考核的方式,但依然沒有擺脫期末一次性考核以及理論考試占大頭的模式。為了能更好的將“過程化”的維修電工技能培養和資格鑒定融合入專業課程的教學與考核當中,我們應重新設計高職電類專業每門課程的考核方式與體系。首先要使之包含維修電工鑒定考核的所有知識點和技能點,其次理論考核和技能考核應分到學期各個階段,分模塊分項目進行,將維修電工職業資格鑒定的“一次性考核”融于日常課程教學的“過程化”考核當中。
(三)設計合理的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的分類證書。
根據維修電工知識點和技能點的分類,合理設計分類證書,制定分類證書制度。與當地職業技能鑒定中心協商,將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由“一本制”改為“多本制”,即增加“維修電工—電子技術”、“維修電工—電工技術”、“維修電工—電機與機床技術”、“維修電工—電力技術”和“維修電工—PLC技術”等分類證書,持有某分類證書便可從事相關行業工作,若取得所有分類證書可換領最終的“維修電工職業資格證書”。例如,設置“維修電工—電子技術”職業資格證書,若學生通過校內電子技術部分的考核,可頒發“維修電工—電子技術”職業資格證書,持該證書可從事電子技術相關的工作。
四、小結
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高技能人才培養的保障,各高職院校推行“雙證書”制度,大力鼓勵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認定,提高高職教育水平,增強畢業學生的就業、創業和工作能力。然而,高職院校在學生職業技能培養與資格鑒定上存在較多弊端。以維修電工職業資格為例,主要表現為鑒定方式單一、職業資格證書單一以及培訓內容與高職課堂教學內容重復等。結合高職院校電類專業的教學實際,提出了“過程化”的維修電工高技能人才培養與資格鑒定模式。從而在高職院校更好地推行雙證書制度,更好地培養高技能人才。
【參考文獻】
[1]莊建源.維修電工技能考核現狀與國家題庫建設芻議[J].職業,2010(12)
[2]程楨.國外職業資格證書制度與我國的“雙證書”制度的探析[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
[3]王佳慶.多段分組式教學考核方法簡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1(08)
[4]易志芬.利用模塊化教學及考核模式將一次性技能鑒定轉變為學習過程鑒定—以技校維修電工專業教學為例[J].職業,2011(15)
[5]王維毅.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學生職業能力過程化考核與實施[J].教育教學論壇,2011(02)
(基金項目:2014年浙江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課題(R2014S013);義烏市一般科技計劃項目(2014Y53031))
(作者單位: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機電信息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