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其平
摘 要:“十三五”時期,加快水利改革、完善水利管理是實行水利跨越式發展的必由之路,海原縣水利管理還遠遠不夠完善,影響水利發展深層次矛盾和體制性障礙不少,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水利改革和完善管理,為實現水利現代化提供動力。
關鍵詞:防洪減淤 水土保持 水資源 水利行業
中圖分類號:TV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b)-0108-02
“十三五”時期(2016—2020年)海原縣水利建設按流域進行規劃,流域劃分為西河流域、苦水河流域、莧麻河流域、中河流域、內陸河流域、祖厲河流域和清水河中游段,將圍繞防洪減淤、水土保持、水資源開發利用、水資源節約保護和水生態修復、水利行業能力建設5個方面,規劃水利建設項目21項212子項。
1 防洪減淤
1.1 中小河流治理
為滿足防洪的要求,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護區域基本農田,規劃對西河石峽口水庫下游段河道、西河楊坊段河道、海星開發區莧麻河段3個子項中小河流進行治理,綜合治理河道66 km。共疏浚河道14 km,砌護河岸65 km,建過水路面5座,交通橋20座,開挖排洪溝(渠)10 km,加固土壩1座,確保河道兩岸15 870人的生命財產安全,確保0.4萬畝基本農田坍塌和山洪災害的發生。
1.2 山洪災害防治工程
規劃對56子項一般防治區山洪溝(河)進行防治,累計防治溝(河)道514.9 km。共疏浚溝(河)道136 km、砌護溝河岸397 km、排洪溝渠41 km、建過水路面174座,確保3.36萬人的生命安全,防治山洪災害的發生。
規劃地質災害防治項目8處,建擋抗滑柱及抗滑墻土墻,種植林木420 km2,預警監測系統,監測人員培訓,購置搶險車輛通訊設備,確保22個村莊的安全。
建應急水源28處,購置抗旱拉水罐、抗旱車輛、鉆機、移動小高抽、噴灌機組、購置雨情監測設備、建監測站,可解決5.4萬人的飲水問題及3.2萬畝灌溉用水。
1.3 除澇工程
七營鎮盤河鹽漬化治理1個子項。共開挖排水溝2條2 350 m,開挖明溝2條長2 500 m,埋設排水管道1 600 m,修復渠道2 400m。
1.4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
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規劃改造9子項病險骨干壩加固,年可攔泥36.6萬m3。
2 水土保持
2.1 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
規劃水蝕區小流域綜合治理12子項,新增綜合治理面積398.4 km2。其中:規劃新修梯田7 313.7 hm2,新修生產路538 km,道路綠化35 km,壓砂地760 hm2,河道治理46公里,洪漫壩地567 hm2,整修帶子田2 233 hm2,種植經濟林533 hm2,樹種灌木林3 173 hm2,修建土谷坊230座,高標準農田1 400 hm2,種草261.6 hm2,小型水保工程1 610座。
規劃清潔型小流域綜合治理3子項,新增治理面積133.9 km2。其中修基本農田351 hm2,造林1 053 hm2,種草174 hm2,小型水保工程356座,田間道路84 km。
2.2 黃土高原淤地壩工程
小流域壩系工程1子項,新建骨干壩12座,中型淤地壩3座,年平均攔泥32.9萬m3。
骨干壩、中型淤地壩除險加固改造工程1子項。規劃25座骨干壩,中型淤地壩除險加固改造5座,年攔泥量66.6萬m3。
2.3 坡耕地治理工程
規劃坡耕地綜合治理12子項,綜合治理面積132 km2。其中坡改梯12 804 hm2,造林140 hm2,田間道路938 km。
2.4 農村河道綜合整治工程
規劃小流域引洪漫地工程3子項,流域綜合治理面積7.6 km2,引洪漫地面積670 hm2。
3 水資源開發利用
3.1 重點水源工程
根據全縣水土資源條件,規劃中型水庫、小型水庫28個子項,總庫容58 859萬m3,年新增供水能力5 321萬m3,攔泥2 195萬m3,新增灌溉面積4.46萬畝,改善灌溉面積0.75萬畝,解決0.8萬頭大家畜、2.57萬只羊飲水問題。
3.2 調水、引提水工程
根據我縣水資源現狀及甘肅興電二期工程、固擴干渠供水能力,規劃在2016—2020年新建引水6個子項工程,年引水量為7 812萬m3,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6.9萬畝,解決海星開發區景觀水道補水問題。共建泵站17座,砌護渠道129 km,鋪設管道2 735 km,配套建筑物30 673座。
3.3 新灌區建設
規劃新建水庫灌區5個子項,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0.96萬畝。共建泵站5座,蓄水池5座,建筑物218座,鋪設管道118.5km。
3.4 農村人飲安全工程
根據全縣農村集中供水工程現狀調查情況表明,全縣農村飲水不安全存在高氟水、苦咸水、用水不方便及水源保證率不達標等問題,根據不同的水質條件,挖掘地下水因地制宜地進行水源替換、補充。在沒有水源條件的區域修建水窖、集水場等辦法收集天然降雨等進行散戶供水。規劃安全飲水項目提升改造、泉水改造、水窖建設、硬化集水場建設、人飲工程延伸改造5子項,新增飲水安全人口0.62萬人、改善10.14萬人飲水狀況,全縣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共鋪設管道2 071.3 km,建蓄水池403座,閘閥井(聯戶井)3 599座,過溝工程72座,穿路及穿渠道工程20處,管理站3座,安裝自來水19 173戶,水源機井10眼;水窖12 000眼,配套砼集水場15 000處270萬m2;改造消毒設備17座,建水質化驗室2處,信息化建設2處。
3.5 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
改造揚黃灌區節水改造工程12子項,改善灌溉面積24.66萬畝。共改造渠道1 393 km,維修各類渠系建筑物10 654座,新建小高抽7座,蓄水池9座,鋪設管道2 189 km。
3.6 大中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工程
規劃固海擴灌揚水泵站(海原灌區)更新改造工程1子項,改造固海擴灌揚水泵站6座,改善揚黃灌區用水狀況。
3.7 抗旱應急水源工程
規劃抗旱應急水源工程10子項,建泵站6座,蓄水池38座,鋪設管道44.4 km,解決3.85萬人、1.4萬畝農田灌溉抗旱應急水源問題。
3.8 牧區水利工程
改造灌區牧區水利工程6子項,共襯砌渠道64.3 km,配套各類建筑物216座,建蓄水池4座,改造揚水泵站2座,配套機井77眼,鋪設管道165.7 km,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55萬畝。
3.9 小型農田水利工程
分庫井灌區節水改造、高效節水灌溉工程2項30子項,投資66 995萬元。
4 水資源保護和河湖生態修復
4.1 脆弱河湖、濕地生態修復
規劃南坪水庫生態修復工程,圍欄封育10 km,水源涵養林0.7萬畝,生態護坡2.2 km,水源涵養林0.7萬畝。
4.2 重點飲用水水源地保護
規劃憫塘、曹洼、南坪水庫水源地保護工程,制作標志牌14塊、物理隔離工程33.4 km,生物隔離工程8 890畝。
5 水利行業能力建設
5.1 水利信息化建設
海原縣現有聯通網絡(政府網10 MB)、移動網絡(鐵通網不足10 MB),縣水務局只開通局域網,綜合布線由光纖總體接入,交換機分流,現有計算機78臺,服務器1臺(聯想萬全1 400),政府網接入,運行一般,各鄉站所沒有開通局域網,信息化業務是空白,無水利公共信息網,沒有達到對外宣傳和實施政務公開的重要平臺,加之信息化人才缺乏,不能適應水利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水利信息化規劃要圍繞該縣防汛抗旱、水利政務、洪澇災害頻繁、水資源短缺、水土流失嚴重等水基礎設施來開展,利用公共信息基礎設施,加大水利信息化基礎設施。
水利信息化的規劃,按照《全國水利信息化規劃》要求,一要建立水利系統信息化管理機構;二要分階段建立水利公用信息平臺和水利信息網絡中心;三要逐步建設防汛抗旱、水利政務、水資源監測與管理、水質監測和評價、水土保持監測和管理等信息系統;四要加強人員培訓與人才引進,達到掌握信息應用技術、精通信息系統管理。建設全局及各基層站(所)網絡系統,配套網絡服務器、信息傳送軟件、辦公設施,新建人飲工程信息化管理中心,培訓工程管理技術人員,投資6 000萬元。
5.2 基層服務體系建設
對全縣14個鄉站,改擴建管理房,配套辦公設施,新建水質監測站,完善農民用水協會組織,購置交通工具、通訊工具,新建水庫洪水調度水位測控站,完善中型水庫運行管理機構,投資10 000萬元。
6 結語
加快水利建設發展,是事關海源縣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和長遠發展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十三五”時期,水利建設任務重、規劃投資強度大、管理要求高、改革難度大,所以要進一步深化認識,細化措施,實化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規劃順利實施。
參考文獻
[1] 賈瑞紅.水利建設的可持續發展[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11(3):95-96.
[2] 王曉梅.淺談城市水利建設規劃要點[J].山東水利,2010(8):54-55.
[3] 馬永祥.“十三五”水利人才戰略研究[J].水利發展研究,2015(10):103-106.
[4] 魏濤.加快寧夏水利現代化建設的動力和保障[J].北京農業,2015(1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