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芳 陳麗 常永英
摘 要:大數據時代正在來臨,全國各省都在積極制定大數據相關發展規劃,開展大數據在各個領域的相關應用。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目前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產業,如何利用大數據所帶來的技術、管理和市場的變革,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全國各省關注的焦點。該文概述了大數據時代下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現狀,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相關的意見及建議,對促進大數據時代下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大數據 吉林省 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展
中圖分類號:F276.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11(b)-0211-02
隨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和云計算的興起,特別是智能終端的應用,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大數據時代。大數據時代促進了產業技術創新,催生了新的產業形態,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重要的技術前提,也為新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目前吉林省最具活力和潛力的產業,如何利用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技術、管理和市場的變革,發展和培育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對促進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 吉林省大數據時代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現狀
1.1 政府支持得力
2015年,吉林省政府圍繞大數據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先后下發10號、22號、23號文件,同時,開展了大數據時代信息化建設方案研討會、加強企業管理創新宣貫會暨“大數據時代企業運營模式創新”,對企業謀劃大數據時代企業運營發展,提升大數據時代企業核心競爭力起到了良好地推動作用,對促進吉林省信息化建設事業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吉林省科技廳組織開展了關于征集“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等領域科技平臺建設項目的工作,為大數據時代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驅動提供了支撐。
1.2 產業基礎良好
吉林省深入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據測算,2014年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產值469 1億元,同比增長11.7%。光電子和汽車電子行業走在全國的前列;在生物產業領域,吉林省以玉米加工轉化為標志的生物化工產業穩居國內龍頭地位,生物醫藥已經形成相當規模,總量和技術水平處于國內前列。以碳纖維為主的新材料產業以及新能源汽車產業等相關技術研發水平處于全國領先地位[1]。
1.3 發展前景可期
吉林省擁有豐富的資源、良好的技術和產業基礎,積極推進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發展。現已建成“數據災備中心”“吉林石化數據中心”“白城云計算中心”“遼源IBM云計算中心”“吉林市江南數據中心”等中心[2],通過數據中心、平臺和互聯網技術服務系統的優勢,吸引大量的IT產業及服務外包企業向吉林省集聚,對帶動吉林省高新技術產業和服務外包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2 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分析
2.1 市場應用乏力、產業鏈條不完善
大數據時代剛剛興起,在國內外都缺乏有跡可循和切實可靠的發展經驗,全省缺少具有較大規模、能夠帶動大數據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光電子、汽車電子等特色產業的產業鏈不完備,各環節尚未形成明顯的上下游協作發展模式[3],處在起步發展階段。
2.2 資源共享程度低
雖然吉林省擁有豐富的數據資源,良好的產業基礎,但是以往很少有大數據思維,對數據收集、存儲不重視,對數據加工、利用不充分,且忽視了整個產業體系的健全和配套[4],數據中心沒有發揮應有的拉動作用,大量信息系統中的歷史數據長期閑置。
2.3 核心技術儲備不足
在大數據時代的初期,全國都表現為大數據人才、技術缺乏,相比于經濟發達地區,吉林省電子信息產業基礎薄弱[5],大數據技術研究、儲備不夠,暫時缺乏大數據技術開發的領軍人才,缺少系統級、架構級的大數據技術與產品支持,影響打造在國內外有知名度的大數據產品與服務。有待集中省內外科研院所力量,協力攻關,實現關鍵技術突破。
3 吉林省大數據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建議
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吉林省最具發展潛力和活力的產業,其對數據的依賴程度遠高于傳統產業,大數據時代下如何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3.1 構建運行機制
建立政府、企業和社會聯動的大數據形成機制,開展“數據開放”試點工程。縱觀國外數據開放的進程,基本上都是選擇先建立政府數據開放門戶網站再開放平臺的模式,要盡快統籌建設政府數據交換共享平臺,為新興產業提供數據下載、應用等多項服務,以政府數據開放共享來帶動整個數據資源的開放開發。
3.2 搭建共享平臺
大數據庫是一種平臺,想要利用大數據進行產業生產力的提升,無論如何也逃不開大數據庫的使用。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該省產業的關鍵部分,大數據化是提高其發展的有效手段,要全力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大數據庫,探索將大數據應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有效手段,研究推動大數據在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經營管理、市場營銷、售后服務等產業鏈各環節的應用,積極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網絡化和智能化。
3.3 培養專業隊伍
大數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都屬于技術含量高、更新速度快的產業,在其發展的每個環節都需要依靠專業人員完成,因此,必須培養和造就一支懂指揮、懂技術、懂管理的專業隊伍。整合吉林省的智力資源,加強國內外學術和技術交流,研究、探討并掌握數據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加強與云計算、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等相關新興產業的技術和應用融合。
3.4 健全政策保障
一是盡快研究制定專門促進大數據時代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建立符合實際的技術、財政、稅收、人才等政策支撐體系,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營造良好地政策環境。二是推動成立吉林省大數據戰略性新興產業聯盟,集合技術、資源、資金等多方面的優秀力量,形成研發與應用企業間的交流、合作平臺,共同解決聯盟內企業面臨的各種技術與資源的難題。三是加快大數據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作為大數據時代的硬件,是贏得大數據時代的先機。建設大數據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應用服務區,促進大數據與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發展,結合吉林省特點,重點推動大數據在光電子、汽車及生物醫藥等產業的應用。
4 結語
大數據時代是一個浩浩蕩蕩、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總的來說,吉林省發展大數據時代戰略性新興產業機遇大于挑戰,務必以更積極的姿態順應新形勢,把握機遇,謀劃發展,贏得未來。目前,大數據時代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研究在全國都處于探索性階段,國務院雖下發了《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但涉及到各個領域具體實施的細則,并無經驗可循。因此,大數據時代下如何促進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成為下一步需要探討和解決的根本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延偉,張麗娟.吉林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現狀分析與政策建議[J].科技管理與研究,2013(7):45-47.
[2] 2014年中國吉林省發展報告[EB/OL].http://www.jl.gov.cn/readbook/2014/2z/.
[3] 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圍繞老工業基地振興吉林省推進電子信息產業全面躍升[J].中國信息界-e制造,2010(3):19.
[4] 王宗水,趙紅,劉宇.制造業產業集群知識服務平臺構建及優化策略研究——以吉林省知識服務平臺建設為例[J].中國科技論壇,2015(8):40-46.
[5] 謝爽.吉林省信息產業創新機制研究[J].產業經濟,2015(1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