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
慈禧太后作為歷史上較為有名的女性專制統治者的代表,在她執政的40多年中,清政府簽訂了眾多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因此她被千夫所指。她無意于強國富民,卻專注于自己保養,七十歲看起來就像三十多歲的貴夫人,肌膚白嫩光滑如同少女一般。她對飲食、健康的態度,以及科學的養生之道,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飲食之道
慈禧太后愛吃、會吃,私廚能做點心四百余種,菜品四千多道,上等的燕窩、魚翅、熊掌、雞鴨魚肉等應有盡有。每頓飯也是極度奢華。皇家飲食的珍、奇、精致、美味在慈禧太后的餐桌上體現的淋漓盡致。慈禧用膳時,一般是這樣:她用眼看哪樣菜品,太監就把那道菜品送到她眼前吃上一兩口。膳桌上的菜雖然很多,但往往她只是每樣吃一點,余下的則賞給皇后、貴妃或宮內其他人。可見,慈禧太后的飲食體現了飲食多樣化的思想,每種食物她都會吃,而且每種食物都不會多吃。她吸取了當年康熙帝曾因飲食過精而鬧病的教訓,所以即便是山珍海味,她也絕不敢多吃。相反,她聽說玉米粥、茯苓餅有益于身體健康,便對它們產生了好感并常食不厭。她在承德避暑山莊期間分外愛吃野兔肉。后來由于在避亂期間饑不擇食地吃了民間的窩窩頭,從此對窩頭也頗感興趣。不同的食物其營養價值也不盡相同,這種多樣化的飲食保證了慈禧每日營養物質的均衡攝取。
健體之道
慈禧深信呂不韋最先提出的“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保健名言,一向注意體育鍛煉。她的鍛煉方法,主要是習八段錦,每天清晨起床后,總要練習一遍。其次是按摩,這也是她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項目。
相信很多人都會做廣播體操,卻沒有幾個人知道廣播體操的起源就是八段錦。其實,八段錦就是古人創編的八節不同動作組成的一套醫療、康復體操。古人把這套動作比喻為“錦”,意為動作舒展優美,如錦緞般優美、柔順,又因為功法共為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八段錦動作簡單,易記易學,適合男女老少等不同人群習練。傳統醫學認為,八段錦柔筋健骨、養氣壯力,具有行氣活血、協調五臟六腑之功能。現代研究也已證實,八段錦能改善神經體液調節功能和加強血液循環,對腹腔臟器有柔和的按摩作用,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消化系統、呼吸系統及運動器官都有良好的調節作用,是一種較好的體育運動。
慈禧每感到疲倦時,都會找人給她按摩。從中醫學角度看,按摩能促進血液循環暢通,調整人體機能,改善新陳代謝,有益于健康長壽。
養心之道
慈禧的享受不僅表現在物質生活上,還體現在她的精神生活上。她一生有書法、看戲、游園、下棋、養花等多項愛好。
很多人并不知道,慈禧是一位書法愛好者。而且她練習書法還覺得不過癮,后來又開始學繪花卉。時至今日,人們仍可以在頤和園仁壽殿的左右壁上,看到她所寫的高約一丈、寬近五尺的“壽”字大立軸;在2001年11月24日的《北京日報》第3版,也轉載了她60歲時賜給兩廣水師提督鄭紹金的手書大“壽”字。盡管她的字比不上書法家,但對一位皇太后來講,已經算是不易了。
慈禧特別愛看京劇。頤和園的仁壽殿之北,有一組戲園建筑,即德和園、頤樂殿,此即慈禧看戲之處。戲樓翹角重檐三層,高達21米,雕梁畫棟,十分豪華。三層舞臺之間,均有天地井通連,底層又有水井、水池,可設置水法布景,表演各種怪戲。據說,慈禧精通戲典,文字能力也不錯。親自改過的京戲唱本就有100多出。
此外,慈禧還喜歡散步、栽植花草、下棋等等。這些愛好,給慈禧太后的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也帶來諸多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