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是俄羅斯音樂的一盞明燈, 他繼承了莫扎特、貝多芬、格林卡西歐和俄羅斯古典作曲家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在 19 世紀下半葉俄羅斯樂壇上大放光芒。柴可夫斯基不僅是一位俄羅斯音樂家, 同時也是世界近代音樂史上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他把當時只不過是一個民族的音樂而躍進到世界性的音樂之中, 并為俄羅斯音樂創(chuàng)作開辟了道路。
1876年,柴可夫斯基在莫斯科接受了彼得堡《月刊》發(fā)行人馬特菲耶維奇“每月投稿樂曲一首”的建議,創(chuàng)作了這部12首鋼琴小品,1882年,以《四季》命名出版。柴科夫斯基曾說:“盡管我欣賞意大利,無論它現(xiàn)在給我多么良好印象,我依然并將永遠忠實于俄羅斯。我還沒有遇見過比我更愛母親——俄羅斯的人。我熱愛俄羅斯人,俄羅斯的語言,俄羅斯的智慧,俄羅斯的臉型美,俄羅斯的習俗。”鋼琴套曲《四季》正是表達了作曲家對民族的熱愛。俄羅斯鋼琴學派的杰出代表阿什肯納齊(Vladimir Ashkenazy,1937—)演奏的《斯基》,情感細膩,音色華麗,樂句優(yōu)雅,在細膩的力度中將音樂表現(xiàn)的淋漓盡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