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麗麗
摘要:音樂是世界的,但就一國音樂的發展和傳承說來,首先應該是民族的,以民族音樂的繁榮促進世界樂壇的繁榮。因而,要大力發展我國的民族音樂,我國民族音樂要想在世界音樂界有所建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到的,需要積極營造合適環境和應有的氛圍,需要采取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音樂 民族風 民族音樂繁榮
音樂是世界的,但首先應該是民族的,因為正是由于有不同風格的民族音樂的存在,才煥發了世界音樂的大發展、大繁榮。但是縱觀整個世界音樂格局,我們不得不遺憾地說,純正的中華民族的民族音樂所占有的比例卻與我們的綜合國力不相符,與我們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不相稱,因此,對于我們中華民族的每一位文藝工作者來說,對于我國各級政府來講,應當本著以振興民族音樂、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己任,在深化改革的形勢里,在文化興國的戰略布局構架中,盡一切所能地挖掘和扶持中華民族傳統音樂,將“中華民族的聲音”在世界樂壇中唱響,使中華民族音樂成為世界音樂的主流。
一、民族音樂的瑰寶需要我們中華兒女代代傳承
中華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更是以“世界四大文明古國”的驕傲身軀,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這樣的文化大背景中,中華民族的音樂發展也同樣具有“雍容華貴之軀,閉月羞花之容”,在人類歷史中絕對可以稱作貢獻斐然、成績驕人。例如,在樂理上的貢獻我們有“宮、商、角、徵、羽”的五聲調式,在演奏方式上大體可分為宮廷式和民間式,在吹演的樂器中發明了笙、簫、笛、鼓、琴等,形成了《碣石調.幽蘭》、《敦煌曲譜》、《廣陵散》、《高山流水》、《十面埋伏》等膾炙人口的曲譜,在演唱風格上更是豐富多彩,像昆曲、秦腔等。近當代,更有大量的優秀民族音樂作品被創造出來。民族音樂的瑰寶需要我們中華兒女代代傳承。
二、打造堅實的民族音樂的傳承基礎,在發揚光大民族音樂優良品質的基礎上營造良好的音樂藝術發展氛圍
我國是一個有著56個民族的多民族的國家,在這個大家庭中每個民族在運用音樂元素時,都有值得推廣的藝術成就,為此,應當積極予以挖掘和整理,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為原則,拿出我們民族特色的音樂遺產,重新評估我們傳統音樂文化的價值,將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發揚光大。
應當合理運用廣泛的群眾基礎。以廣場舞為例,廣場舞以其廣泛參與性、通俗易學性成為大家喜聞樂見的首選項目,大家在休閑養生中,既活動了身體同時也在品味著音樂所帶來的魅力,這就成為了我們廣泛宣傳民族音樂的有力節點。各地文化部門應當積極培訓一些文藝骨干分子,號召這部分骨干人員,到城市鄉村的廣場上,組織和帶動大家來舞動民族之風。在此基礎上,文化部門還應當瞄準時間段、抓牢活動場,利用民族音樂愛好者的業余興趣,開辦培訓班提高他們的演唱或演藝水平,鼓勵他們自發性地交流。采取貼近生活的辦法,就會引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久而久之在潛移默化中使大家感悟到了民族音樂所帶來的快樂,同時也為民族音樂的發展形成了廣泛的人脈,讓民族音樂的發展逐步奠定了群眾基礎,成為人們愿意推廣和弘揚的藝術。這是民族音樂發展的支點。
應當借助教學科研領域。要在廣大的校園中掀起學習民族音樂的高潮,讓學生們成為民族音樂的傳承者和傳播者。特別是對于專業性的學校,更應當積極開辦相應的民族音樂專業,從中培養培育傳承中華民族音樂的精英,使他們成為與世界銜接的有力推動者。在此方面,不僅在于設立專業,關鍵是要為從事民族音樂學習的人員,創造就業的機會和崗位,讓他們感到所學有所用,感到沒有生存的危機。還要為他們搭建展示才華的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使這些藝術工作者能夠相互交流,互相推動發展,也為他們的音樂研究搭建起和廣大人民群眾交流的渠道和橋梁,使他們在同行的贊譽當中和群眾的推崇當中有成就感和幸福感,這樣這些學者們才會安心用心于專研民族音樂的發展,這樣民族音樂的發展壯大才能夠有助推者。這是民族音樂發展的杠桿。
應當大力扶持音樂創作的相關活動。宋祖英女士在奧地利維也納金色演唱大廳的帶有中國風性質的演唱會,不僅使外國人領略了她的風采,也讓世界音樂之都感受到了中華民族音符的震顫,猶如讓海頓、莫扎特、舒伯特等音樂大師之魂和中華民族音樂之魄在一起交流暢談,讓中國的“茉莉花”根植于奧地利人們心中,這就是文化交流的魅力,這就是音樂演唱家為中華民族音樂融入世界所做出的積極的努力,這也是中華民族音樂走向世界的有益探索和嘗試。以此為例,應當積極鼓勵中國的藝術家走向世界,帶著祖國的作品與世界促膝交談,帶著人民的希望向世界暢想,中國的發展壯大需要這些。同時,我們還要在繼承的同時杜絕故步自封,要在學習借鑒外來音樂元素的同時,堅持中國民族音樂的精神實質,要勇于創作出更加優秀的帶有中國元素的音樂作品,使中國民族音樂元素成為主導,并在交流、展示、融合、發展中,全面展示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后勁和前景,喚起世界的共鳴,融入并從中發揮引領的作用,讓中國民族音樂為世界音樂的發展發光發熱。這是杠桿和指點當中的潤滑劑。
總而言之,中國民族音樂要想在世界音樂界有所建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達到的,需要我們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需要一定的環境和氛圍,在這個大環境的構建中,應當達到群策群力、精英奮發的良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