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航 徐步書
摘要:學習鋼琴是極為磨練人意志的,它需要保持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任何人想學好鋼琴都不會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所以鋼琴的教學,作為老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又不失對音樂的興趣。能夠在學生漫長的學琴道路上饒有興趣學習鋼琴是至關重要的。
關鍵詞:鋼琴教學 教學方法
說到鋼琴,很多人會聯想到優美抒情的旋律、氣勢磅礴的瀟灑、高貴典雅的氣質等等,但是提到學習鋼琴,許多人不敢恭維,我國著名鋼琴家劉詩昆曾說過:“學琴像是拍電影,坐在電影院里欣賞電影,自然是賞心悅目的事情,然而電影的拍攝過程是極度乏味甚至痛苦的?!彼哉f學習鋼琴是特別磨練人意志的,它需要保持持之以恒的學習態度,任何人想學好鋼琴都不會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所以作為鋼琴的教師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和科學的方法,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技巧又不失對音樂的興趣。
音樂是美妙的,那么學習鋼琴的道路應該是饒有興趣的。是否所有的學生都喜歡學鋼琴,并能從鋼琴的學習中感受到音樂的美好呢?實際調查表明,大部分學生認為學習鋼琴的過程是極為痛苦的,那么試想一下如果在學琴的過程中感受不到音樂、感受不到快樂,那么我們怎么可能學好它呢?答案很明顯是否定的。只有在興趣的驅使下,快樂的氛圍中才能使學生喜歡學鋼琴,學好鋼琴。
學生學琴的特點自然是“來得快去得快”,開始接觸鋼琴大多是看別人彈奏一段美妙的音樂十分輕而易舉,自己也想應該一學就會,而并不是發自內心對鋼琴的喜愛、并不了解學琴的過程和會出現的問題。那么,怎樣讓學生對鋼琴能夠產生興趣,并能在整個學琴過程中持之以恒呢?
一、多聆聽美妙的音樂
每個人都擁有感受音樂的心靈,但現實生活中,往往埋沒了這種天性。因此,我們要開辟出一個音樂的天地,讓學生盡量多接觸音樂。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對音樂美感的感受程度和欣賞水平。優美的旋律,會在學生的腦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美麗生動的畫面,帶領學生步入音樂的殿堂、詩一般的意境,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有時甚至會情不自禁地跟著音樂舞動起來,享受音樂的美好。聆聽不同時期、不同作曲家的音樂,靜靜的感受音樂、細細的體會音樂。僅僅靠練習來接觸音樂的范圍是十分有限的,音樂的熏陶需要多聽多看。如果能去音樂會現場,近距離接觸舞臺,沐浴在音樂廳高雅的音樂環境中,感受現場氣氛,身臨其境的聆聽和欣賞演奏家熱情洋溢的表演,能更強烈地感受音樂的魅力,能夠更為所動,并能開闊音樂的視野,升華內心的情感,大大提高了對音樂的興趣,也使學生的身心得到鍛煉與一個互相學習的好機會。
有人說“鋼琴是一種非常具有靈性的樂器,你怎樣對它,它便怎樣待你,你用什么樣的方法去演奏它、觸摸它,它便用什么樣的聲音來回報你。”而學生如果能多聽多感受音樂的美妙,自然在彈奏鋼琴曲時更生動、更能夠感動他人,也更能夠感動自己。
二、生動形象的教學
學習鋼琴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這過程中我們要讓學生不斷對鋼琴產生興趣,因此,應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把音樂知識說得有趣化是很有必要的。
(一)把樂譜上的所有信息形象化
有時細致到位的講解、逐字逐句的分析語氣固然十分專業,但有時也會讓人覺得乏味,而在這其中每個環節教師如能夠把所信息以一種深入淺出、十分形象的比喻來表達,就會大大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提高了學生主動思維的能力。比如在講解漸強漸弱的時候可以通過火車走近了開遠了的聲響來比喻,試想一輛火車從遠處緩緩而來,由遠及近,聲音也必然由弱至強,而當火車開到我們面前的時候就會是聲音最強的,而后漸漸遠去,聲音也就漸漸消失了。讓學生體會聲音的遠近強度。或是根據樂曲標題和音樂特點,描繪出一個相應的場景及編撰出一個故事背景來帶動學生思考、想象一個的畫面。比如一段連續的琶音段落,可讓學生想像大海漲潮時,波濤洶涌、浪濤澎湃一般此起彼伏的情緒等等來啟發學生的演奏。
(二)示范演奏與彈奏互動
教師上課時絕不只是讓學生彈奏,而后指出不足而已,而要多示范演奏讓學生體會音樂,模仿和借鑒老師是如何表達音樂的,并且要多布置四手聯彈的曲目,一方面提高學生準確連貫的節奏感及韻律,鍛煉團結協作的能力。另一方面四手的彈奏音響效果更為豐富,提高學生學琴的興趣,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
(三)了解創作背景
彈奏一首樂曲決不僅僅是按照音符、節奏彈奏出來就是音樂,而是要結合曲目的時代背景、作曲家的特點以及作品的創作背景、曲式分析等等一系列樂曲隱藏的信息綜合的演奏,加深對樂曲的了解,饒有興趣的彈奏。也可以播放一段相關樂曲的演奏視頻,讓學生感受其中音樂的氛圍和明快的節奏感,體會演奏者對樂曲的音樂表現力。
三、鼓勵式的教學
對于學生我們應該持著一種欣賞的態度,進行鼓勵和表揚為主的教學模式,積極的心態可以讓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在漫長的學琴過程中必然存在很多需要改正和提高的地方,而過多的批評和指責會引起學生的挫敗心理。所以鋼琴的教學,主要以鼓勵表揚為主。作為老師應首先聽到學生在彈奏樂曲中的優點予以表揚,針對出現的問題分層次、有條不紊的逐漸改進與提高,而不要什么地方彈錯了就立即予以批評、指責。前一種情況下的學生可能越彈越有興趣,后一種情況下的學生則有可能越彈越沒有信心。同一個彈奏,教師不同的教學處理方法結果會截然不同。亦或者在孩子彈出不均勻節奏時不是以訓斥的口吻而是問平時走路是怎么走的,是什么頻率,讓學生試著走一下,他會一步一步地走,那么這時教師模仿一瘸一拐或是忽快忽慢的速度,再問學生能不能平時這樣走路來啟發學生對均勻聲音的理解,從而自然而然的改正并及時加以表揚。這樣適當的表揚可以促進他們的學習,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之對鋼琴學習更有興趣。同時也要指出其中的某些不足,但需要委婉的說:“假如再怎么怎么樣就更好了”的語句。鼓勵是對學生進步的肯定,要讓學生覺得努力就有成效,每天堅持就有進步的感覺。
另外就是利用競爭意識,營造出一種競爭環境,對孩子學琴的心態也會產生積極有效的影響,同時多開展小型的師生交流音樂會,一方面多聽聽其他同學是如何彈奏、如何表現音樂的,另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舞臺經驗,以演促學,并巧妙地給予一定的指導,這樣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夠讓學生更好的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可以適當的安排學生參加鋼琴比賽。這樣一來比賽或是演出前學生必然會更加認真努力的彈奏,從不甘落后,使他們達到質的飛躍。表演完后,表現出色的學生會感到十分自豪,對自己更充滿信心,相對落后的學生也能從對比中了解到自己不足,認識到自己努力學習的方向和目標,這樣會大大提高學習的熱情,鼓勵他們達到更令人滿意的效果。
四、結語
鋼琴教學固然需要有寓教于樂的一面,通過藝術和美的形式來進行的一種興趣化的鋼琴教學,它有利于興趣的養成。但同時也會有一些弊端。樂感的培養當然至關重要,但演奏技術是基礎,沒有扎實的基本功,音樂感覺再好也無法完美的體現。而技術訓練則是相對枯燥的練習,學琴的學生們會不愿意練習,那么這時如果一味的采用興趣化教學會影響彈奏技巧的正規性和教學目標的實現與教學進度的完成。教師如要求非常正規的彈奏方式勢必要對學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這樣就會常使糾正不足多于表揚,這些或多或少是違背興趣化鋼琴教學的。因此如何在快樂學琴中嚴格要求,在專業的鋼琴訓練中找尋樂趣,把握好兩者的“度”,做到有緊有馳、張弛有度,讓所有學習鋼琴的同學充分發揮他們的潛能,盡可能快樂、科學、有興趣的學習!不要忘了彈奏鋼琴是一門技術,但它更是一門綜合的藝術,既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又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還要考慮到鋼琴藝術的獨特性來綜合發展才能既有注重嚴格的基礎訓練又讓學生在興趣的驅使下快樂的學習鋼琴。
作者簡介:
[1]高一航:泰州學院音樂學院;
[2]徐步書:泰州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