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荷容
摘要: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能夠豐富音樂教學的內容,給予中學生更多的音樂指導和音樂思維啟發,對于中學生音樂知識的深入學習和中學音樂教學活動的持續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本篇文章主要從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運用的價值;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運用評價的主要內容;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運用所需要遵循的原則以及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運用的具體策略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積分制評價、音樂PK臺以及積極教學語言的運用等建議。
關鍵詞:多元評價 中學音樂教學 中學生 音樂思維
音樂教學評價指的是教師根據音樂教學大綱的要求和音樂教學的內容,對學生音樂學習中的態度或者表現等等諸多因素進行價值判斷。音樂教學評價是借助所有可行的評價技術,進行多元化的評價,旨在促進音樂教學的效果,為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和音樂課堂教學效果的提升創建良好的條件。本篇文章主要結合當前中學音樂教學的實際特點,對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中學音樂教學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和借鑒意義,從而更好的開展中學音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音樂素養。
一、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運用的價值
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豐富中學音樂教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充分發揮評價的價值與功能。
(一)豐富中學音樂教學的內容
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豐富中學音樂教學的內容,在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過程當中,增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
(二)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
素質教育理念下,更加關注中學生音樂素養和音樂思維的培養,但是在當前的音樂教學中,很多教師只是在指導學生進行音樂學習,卻忽視了音樂學習中對學生音樂思維培養的重要意義。
(三)充分發揮評價的價值與功能
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運用,能夠充分發揮評價的價值與功能,展現評價的無形價值。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運用有效的評價策略,能夠充分發揮評價的發展性功能,同時也會對初中音樂教學產生一定的無形管理模式,使學生和教師都能夠恪盡職守,嚴格按照規定和要求開展學習或者教學活動。
二、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運用評價的主要內容
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對學生音樂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對學生音樂學習的綜合效果進行評價。
(一)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課堂表現進行評價
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比如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中的課堂表現,學生的聽課認真程度,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中的積極發言情況等等。多元性評價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展現學生在音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加關注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關注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中的表現,對于學生的音樂知識學習具有積極的影響和推動性的作用。
(二)對學生音樂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
學生的情感態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直接影響學生的音樂課堂教學的效果和學生音樂學習的效果。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對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中的情感態度進行評價,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情感意識,并由衷的喜歡上音樂、愛上音樂,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興趣,為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對學生音樂學習的綜合效果進行評價
多元性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評價中的應用,還可以對學生的綜合音樂學習效果進行評價,比如可以在課堂教學結束之后,對學生的總體學習質量進行評價,或者采用測試的方式,對學生進行綜合考核,檢驗學生的音樂知識總體掌握能力,從而為音樂課堂教學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運用所需要遵循的原則
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要注意遵循導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以及開放性原則。
(一)導向性原則
評價導向性原則即要結合音樂教學大綱的要求,對學生進行綜合音樂指導,挖掘學生更多的音樂學習潛能,并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語言,增強中學生的音樂學習自信心,建立一定的自信,促進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科學性原則
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要注意遵循科學性的原則,結合音樂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認知能力開展有效的教學評價,體驗音樂學科的性質和特點,符合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很多教師在音樂教學評價中,會采用一些較為專業的術語對學生進行音樂課堂評價,初中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過于專業的音樂術語會使小學生產生一定的茫然情緒,不知所以然,無法展現音樂教學評價的價值。所以在中學音樂教學評價中,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進行科學的教學評價,全面的對學生進行音樂指導。
(三)整體性原則
評價的整體性原則要注意從實際出發,從全局出發,全面而整體性的對中學音樂教學活動進行評價。在評價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意樹立整體性的眼光和發展性的眼光,結合學生的長時間表現,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四)可操作性原則
評價的可操作性原則要求,在中學音樂教學評價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意結合音樂教學的特點,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把評價滲透到音樂教學的每一個過程和每一個細節當中,并使自評、互評和他評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良好的評價氛圍,構建生成性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
(五)開放性原則
音樂教學中評價的開放性原則主要表現在評價信息要多元化,評價主體要拓展化。在評價信息的來源方面,教師要積極從學生的家長、其他學生的看法以及其他任課教師的看法等多方面收集信息,使教學評價能夠更加客觀而全面,展現教學評價的價值。另外在評價主體方面,教師可以展開教師與學生的同級、不同級的評價,管理者的評價,家長及社會的評價等等,使所有的學生以及教師、家長都能夠參與到音樂評價活動當中,在相互評價的過程中,增進彼此之間的感情,互相指引、互相幫助,共同進步。
四、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運用的具體策略
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借助積分制評價、音樂PK臺以及積極教學語言的運用等方式開展教學評價活動。
(一)積分制評價
積分制是我們當前生活中時常會接觸的詞匯之一,積分制度是用來堅定一個人自我表現和自我價值的重要方式,也是當前社會中對人的一種考核評價功能。積分制度可以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人們積極參與的熱情。積分制作為一種有效地考核評形式,當前被廣泛應用于人們的工作和日常消費中,比如在去美容院時,可以根據所消費的金額換取積分,從而獲得額外的服務等等,但積分制卻在普通學校的考核評價中十分少見。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可以通過引入積分制制度進行音樂教學評價方式的創新,這種新穎的音樂評價模式能夠在充分激發中學生評價熱情的基礎上,對中學生產生一種無形的約束力和凝聚力,使中學生能夠自主、積極的進行音樂學習,對中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和音樂素養的培養將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傳統的中學音樂教學評價中,僅僅是通過一張紙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無法全面的展現和鑒定出學生的文化素質以及音樂學習能力。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積分制制度開展音樂教學評價活動。比如在課堂中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不論對錯都可以積1分,大膽歌唱或者嘗試表演的學生可以加2分,在期中總結或者期末總結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學生的積分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這種方式能夠更為全面的對學生進行評價,同時也能夠使學生更為踴躍的回答問題,構建互動型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不斷提升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產生提升學生綜合音樂素養的效果。
(二)音樂PK臺
音樂PK臺是當前最熱門的網絡流行語,源于網絡游戲,具有一定的競技性和挑戰性,PK 廣泛用于當今的音樂選秀節目中,是在具有競爭的活動中產生的一種淘汰規則。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借助音樂PK臺的形式進行音樂教學和開展音樂教學評價活動。
例如教師可以采用當前廣受好評的電視媒體音樂PK臺形式,在學生音樂歌曲學習完成之后,組織學生進行獨立音樂PK臺或者小組合作音樂PK臺。學生可以以歌唱的形式,可以以音樂知識競答的方式,也可以以舞蹈表演的形式開展音樂PK臺活動。教師可以采用攝像機或者其他現代技術手段對學生的表演進行記錄,然后可以通過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或者教師進行綜合評價,亦或者是組織其他教師及家長參與到評價過程當中等方式開展音樂教學評價活動,使音樂教學評價能夠更加全面而豐富。
(三)積極教學語言的運用
音樂教學評價應以審美教育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的音樂基礎能力為根本基點,著眼于評價的教育、激勵與改善的功能。通過科學的評價,有效的促進學生發展,激勵教師進取,推動音樂教育蓬勃發展。積極的教學語言能夠改善傳統的中學音樂教學模式中,單一、枯燥的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當中,感受到中學音樂學習的樂趣,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興趣,為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和音樂課程的持續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在中學音樂課堂教學評價中,教師在豐富音樂教學評價形式和內容的基礎上,同時需要關注學生細節活動中的變化。有效的評價策略能夠使學生更好的認識自身存在的問題和自身的優勢,并使學生能夠通過這些內容進行內部因素的調節,自覺接受教育,抑制當前自身存在的消極情緒和消極因素,擺脫錯誤思想的干擾。
在音樂教學評價中,教師要注意自身積極教學語言的運用,不能僅僅通過“好”或者“不好”對學生進行點評,要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支持,比如教師可以采用“你表現的真棒,真讓老師驚訝!”等話語,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熱情且大膽的參與各項音樂教學活動,為初中音樂教學活動的深入、持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對于初中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的影響。
五、結語
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能夠豐富中學音樂教學的內容,培養學生的音樂思維,充分發揮評價的價值與功能。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運用,主要是對學生的音樂學習課堂表現進行評價,對學生音樂學習的態度進行評價,對學生音樂學習的綜合效果進行評價。同時,多元評價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還需要遵循導向性原則、科學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以及開放性原則,可以借助積分制評價、音樂PK臺以及積極教學語言的運用等方式開展中學音樂教學評價活動,全面的對學生進行音樂指導,通過有效的教學評價語言,增強中學生的音樂學習自信心,建立一定的自信,促進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和音樂表現能力的快速提升,并使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當中,感受到中學音樂學習的樂趣,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興趣,為學生音樂知識的學習和音樂課程的持續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麗娜.新課程理念下中小學音樂教學設計研究——以五十六篇音樂教學設計為例[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2]李莉.多元智能理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成都市某小學為例[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年.
[3]彭文巧.奧爾夫音樂教學對城市農民工子弟自我與社會認知發展的影響——以武漢市硚口區易家墩小學音樂教學為例[D].武漢:武漢音樂學院,2013年.
[4]林榮東.多元文化視角下的音樂鑒賞教學實踐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區普通高中音樂教學為例[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2年.
[5]黃自歡.多元文化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與研究——基于廣西南寧、桂林小學音樂課堂的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11年.
[6]樸緒路.關于基礎教育課改后的高中音樂教學設計變化與效果研究——以中國人民大學附中為個案[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0年.
[7]殷松霞.“有效性教學方法”對音樂教育的影響與作用——以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的音樂教學個案調查與分析[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8]蔣薇.中小學開展民族音樂教學的現實意義和有效途徑探究——對音樂課程標準關于“弘揚民族音樂”理念的體認與踐行[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9]陳央.認知學習理論視角下普通高校音樂教學及實踐研究——基于浙江省10所普通高校的實證調查[D].上海:上海音樂學院,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