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普通高校現行體育課有兩種基本形式:一種是對身體健康的學生開設的普通體育課;另一種是為身患疾病的學生特設的體育保健課。2002年,國家教育部頒布的《全國普通高校體育課程教學綱要》明確指出:保健課,系為個別身體異常和病、弱學生開設的必修課,應有針對性地組織康復、保健教學。目前,關于保健課學生大體可分為4大類:慢性、急性疾病恢復組;肥胖、瘦弱形體恢復組;肢殘與多種殘疾組;健身健心組(主要是心理疾病組)。本課題將天津市2010至2012三年間部分普通高校的體質測試數據進行了分析研究,發現肥胖人數的比例男生達到206%,女生達到74%。這應引起我們學校體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把“以人為本”、“健康第一”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第一指導思想,強調要將學生的健康貫穿于課程實施的全過程[1]。本課題研制了針對體育保健課中肥胖組男性大學生的運動處方,并對干預前后干預對象的身體形態、身體成分、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等指標進行了比較,為減少肥胖男性大學生比例做了相關探索。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2009、2010、2011級學生中體重超過標準體重20%或IBM指數>265的男性學生60名,其中20名設為運動處方教學組,20名為對照1組(采用傳統籃球教學),20名為對照2組(體育課不進行任何指導性教學)。
1.2研究方法
1.21特爾菲法
請專家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和判斷能力,對研制的運動處方進行評價。8名專家中有2名認為預期效果能達到61%~80%,6名認為能達到80%~100%,對研制的運動處方予以肯定。
1.22實驗法
1)運動強度的確定
設定運動強度為50%~80%最大攝氧量或65%~90%的最大心率;實驗組平均安靜心率是734次/min。根據卡式公式,50%~85%最大攝氧量運動強度下的靶心率是1365~1746次/min。
2)測試指標
身體形態:IBM、腰圍、胸圍;身體成分:皮脂厚度;身體機能:肺活量、安靜心率;身體素質:立定跳遠、握力、坐位體前屈、臺階試驗。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第31卷第2期2015年4月
金川基于自編運動處方的男性肥胖大學生的實驗研究
No2 2015
3)測試儀器
主要應用該實驗的測試儀有:身高體重測試儀、肺活量測試儀、立定跳遠測試儀、握力測試儀、坐位體前屈測試儀、皮脂厚度測量儀。
4)實驗時間
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每周2次,每次90 min。
5)實驗控制
實驗組學生每周兩次嚴格按照試驗安排進行體育鍛煉,對照1組學生每周兩次隨教學班參加籃球課教學,對照2組學生只參加每周兩次體育活動不進行任何指導性教學。實驗組除參加實驗中所述體育教學課以外,不再參加其他體育活動。所有參加實驗的12周內,在飲食方面不進行控制。按照原飲食習慣和生活規律即可。
6)實驗內容與方法
對照1組(見表1)
鍛煉目的:按要求參加體育課。
1.23數理統計法
對獲得的數據采用 SPSS 16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采用的統計方法是t檢驗。本實驗取P<005為顯著水平,P<001為非常顯著水平。
2實驗結果與分析
2.1實驗前對照組和實驗組各項數據的對比
2.11實驗前肥胖男性大學生對照組與實驗組身體形態指標的比較
本實驗主要研究反映外部指標的身高、體重、腰圍、胸圍以及BMI指數。其指標雖然略有差異,但均無顯著性差異(見表4)。
2.12實驗前肥胖男性大學生對照組與實驗組身體成分指標的比較
測量身體成分是體質研究中常用的一種方法,其指標是衡量人體體質健康狀況的重要依據。本實驗主要測量的是腹部皮褶厚度。從表5可知,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身體成分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
2.13實驗前肥胖男性大學生對照組與實驗組身體機能指標的比較
此次實驗主要涉及的是可以反映心臟功能強弱的心率指標,和反應呼吸系統功能的肺活量,以及反映人體心肺綜合機能的臺階試驗。從表6可知,對于安靜心率指標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P>005),無顯著性差異,在肺活量指標、臺階試驗中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也無顯著性差異(P>005)。由此可以得知,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身體機能指標方面沒有顯著性差異。
2.14實驗前肥胖男性大學生對照組與實驗組身體素質指標的比較
本實驗選取了立定跳遠、握力、1000米跑和坐位體前屈。從表7可知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生在跳遠、體前屈、握力等身體機能各指標方面,P值均小于005,無顯著性差異。
對實驗組及對照組實驗前后的各項指標進行t檢驗,實驗組運用處方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后,在體重指標方面,P<001,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見圖1),同時在體重指數、腰圍、胸圍等指標測試方面均體現出非常顯著性差異(見圖2、3、4);對于對照1組而言,采用傳統籃球教學內容及方法,在體重、體重指數、腰圍測試中均出現顯著性差異。產生差異的原因可能來源于普通籃球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中運動量及強度的控制和耐力、靈敏、柔韌、力量等素質練習,有助于學生腰圍的減少,及體重的控制。而對照2組的實驗結果各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甚至體重還有增加的趨勢,結果表明單純的理論教學,講解健身常識而不進行鍛煉是不能達到減重的目的的。上述出現的顯著性差異,從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運動處方教學對學生身體形態指標的改善有著更積極顯著的影響。
2.22實驗后對照組和實驗組身體成分指標的比較
實驗組身體成分指標在實驗前后呈現出非常顯著性差異(P<001);對于對照1組而言,其實驗前后也呈現出顯著性差異(P<005)。這表明通過籃球教學,對皮褶厚度指標有一定影響(見圖5)。但對照2組肥胖男性大學生的皮褶厚度指標沒有顯著變化。由此表明,處方教學更能有針對性的消耗多余的脂肪,達到減脂、塑形的目的。Scottowns[2]對81例7~11歲的肥胖兒童進行運動訓練后發現體脂百分比顯著降低。譚暉等[3]對76例7~11歲單純性肥胖兒童進行為期25年的中等強度體育鍛煉,結果顯示,總皮褶厚度、體脂率、肥胖度、BMI等4項指標均有所下降。本研究與前人研究雖實驗對象年齡不同,但結果相同,說明適宜的體育鍛煉能有效減少青少年的體脂,控制體重。運動處方教學針對性更強,效果更佳。
實驗組的平均安靜心率、肺活量、臺階試驗經過運動處方干預后,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見圖6、7、8)。對照1組測得的肺活量數值有一定的提升,但沒有顯著性差異,臺階試驗結果有顯著性差異,說明傳統的籃球教學對提高學生心肺功能有積極影響。對照2組測得的平均安靜心率、肺活量、臺階試驗,實驗后經過T檢驗顯示(P>005)均無顯著性差異。由此可見,理論課教學對肥胖學生的身體機能指標未產生影響。而處方教學中增加了有氧跑和力量練習,有助于提高肥胖大學生的心、肺功能,從而降低其安靜心率,增大肺活量,對肥胖學生身體機能有顯著提高。
2.24實驗后對照組和實驗組身體素質各指標的比較
在跳遠、體前屈、握力三項身體素質的測試中,實驗組實驗后在上述項目中均出現非常顯著性差異(見圖9、10、11)。對照1組實驗前后的跳遠成績、體前屈、握力三項身體素質的t檢驗顯示,只有跳遠成績具
有顯著性差異,其余無顯著性差異。而對照2組各項均無顯著性差異。這表明:運動處方教學安排必要的力量和柔韌性訓練,及適宜的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對身體素質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是其它教學所不及的。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通過運動處方干預后,實驗組學生的身體形態指標、身體成分指標、身體機能指標和身體素質指標較實驗前均有非常顯著性差異,表明運動處方干預對肥胖男性大學生產生了較大作用,自編運動處方設計合理。
3.12通過運動處方干預后,對照1組學生有些指標也出現顯著性差異,表明傳統籃球教學內容及方法對減重、塑形、提高機體機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效果不如實驗組。而對照2組的實驗結果表明,單純的理論教學對肥胖學生身體形態、生理機能都沒有影響。
3.2建議
3.21對肥胖學生應以明確的健身方法為指導,達到改善體質健康狀況的目的。學校體育工作者應細化、完善體育保健課程,以人為本、塑造健康科學的學校體育。
3.22對肥胖學生的健康理論教學也要深入,從而使肥胖學生在結束體育教學階段后依然有意識、有能力進行自我鍛練,從而持續、健康、穩定的減重。同時對實驗中的飲食也要加以控制,并且對學生心理狀況的分析在后期研究中也要加以關注。
參考文獻:
[1]王茜,王雪峰,余蓉暉學校體育課程屬性的歷史審視:困惑與思考[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08,23(5):420-424.
[2]Scottowns, Bernard Gutin, Jerry Allison,et alEffect of physical training on total and visceral fat in obese children[J]Med Sci Sport Exer,1999,31:143-148
[3]譚暉,王震維,安愛華單純性肥胖兒童體育鍛煉的效果評價[J]實用預防醫學,2002,9(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