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韜
摘要:《冬季素描》是著名的俄羅斯音樂家庫夏科夫所創作的手風琴音樂組曲。俄羅斯地處北方寒帶,其冬季十分漫長與寒冷,但是俄羅斯人民在艱苦惡劣的自然環境中仍然樂觀地為建設自己的家園在努力。于是庫夏科夫將這樣的生活景象創作為《冬季素描》這組新浪漫主義風格的手風琴音樂作品,并在其中加入了大量現代音樂元素,從而描繪出俄羅斯冬季的浪漫生活景象的多幅畫面。
關鍵詞:冬季素描 手風琴 庫夏科夫 俄羅斯
《冬季素描》是庫夏科夫的優秀手風琴音樂代表作之一。該作品對俄羅斯傳統音樂元素與現代西方音樂元素進行了成功的融合,展現出俄羅斯冰天雪地的冬季生活美景,充分演繹出新浪漫主義的音樂風格。
一、《冬季素描》及其作者簡介
《冬季素描》的作者安納托利·伊凡諾維奇·庫夏科夫(1945年—2007年),系俄羅斯著名的民族音樂家、作曲家、教育家。庫夏科夫音樂藝術上可謂多才多藝,尤其在手風琴領域有著獨特的成就。他的作品促進了傳統手風琴與室內音樂的融合,從而開創了室內樂化的手風琴音樂流派。
《冬季素描》組曲是庫夏科夫最為著名的手風琴音樂作品之一,創作于1981年。俄羅斯地處北方寒帶,多處地區冬季均極為漫長寒冷,冰雪深積,自然條件比較惡劣。正是在這樣艱苦惡劣的環境中,俄羅斯人民克服了自然環境的困難,努力營造著自己的美好家園。《冬季素描》組曲正是由多幅這樣的生活畫面所構成。
二、《冬季素描》組曲的音樂風格探析
《冬季素描》組曲是庫夏科夫最富盛名的手風琴音樂代表作之一,代表了俄羅斯民族典型的新浪漫主義風格。在《冬季素描》中,庫夏科夫以俄羅斯19世紀浪漫主義風格的音樂元素為基礎,并加入了大量的現代音樂風格元素,從而使得作品的音樂風格與表現手法更加豐富,也使得作品擁有非凡的藝術魅力與影響力。《冬季素描》由《窗上的冰花》、《三套馬車》、《圍坐在一起的歌唱》、《北風》、《古老的俄羅斯敘事詩》和《節日歡歌》共計六個樂章構成,分別描繪了不同的俄羅斯冬季生活場景。
(一)第一樂章《窗上的冰花》
《窗上的冰花》在結構上采用了較為傳統的單三部曲式,由三個結構基本相同的部分組成,分別為A部、B部、A1部。首先A部速度為行板,力度不強,旋律呈波浪狀小范圍起伏。其調式選用了風格夢幻的小調,通過手風琴特有的顫風箱技巧的演繹,成功地營造出夢幻般的意境與浪漫,呈現出朦朧之美。
樂章的第二部B部采用了傳統的復調表現手法,使用了卡農(canon)技法。樂章將所有聲部都在模擬同一個聲部,并將不同音階的聲部按照一定的順序間隔進入,依次演奏,從而形成連綿不絕、此起彼伏的音樂效果。樂章的B部采用了四度不嚴格卡農技法,使得旋律充滿歌唱性特點,樂句之間如同感受到對話問答,各個聲部交相輝映,音響效果十分美妙。
(二)第二樂章《三套馬車》
《三套馬車》采用了傳統的單二部曲式結構,其音樂風格小巧而精致。單二部曲式主要系由兩個同等重要的部分:A部與A1部組成,并通過這兩部分體現出樂曲發展的脈絡。其中A部樂段初步陳述了樂章的內容意境,擁有完整的結構。A1部則是在A部內容的發展,其情感力度相應增強。這也是單二部曲式的慣用手法。
第二樂章由模仿馬蹄聲的伴奏音型與復古的中古音節所構成,其旋律平滑連貫,呈逐漸下行發展,力度有著較大起伏,仿佛在原野上,隨著三套馬車正在駛來的身影越來越近,音樂的力度也隨之增強。通過對頓音的合理使用,充分表現出將音樂中歡快諧謔的風格。
(三)第三樂章《圍坐在一起的歌唱》
第三樂章中選用了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由A部與B部所組成。其風格優美靈動,節奏明晰,生活韻味深厚,仿佛勞作一天的人們回到家中圍坐在一起,開心地一起用餐、交流、歌唱。
樂章A部中對休止符與重音記號作了巧妙運用,在聲部依次疊加的同時,音樂的力度也在不斷增強,仿佛是歌唱者引起了共鳴后,吸引了眾人一起加入合唱。
樂章B部中運用了華彩樂段即興手法,同時結合手風琴特有的變音器營造出虛幻縹緲的音響效果。通過對樂曲速度、力度及音色的巧妙安排與變化,營造出童話般的夢幻場景,其風格極其朦朧而空靈。
(四)第四樂章《北風》
《北風》是以簡單的復樂段曲式為基本結構,樂章的A段與A1段在音樂內容上有一定的重復,且A1段在A段的基礎上有所發展,音區也相應提高。高聲部由十六分音符構成,形成均勻、快速的旋律,其風格表現出起伏不定的波浪形象。其低聲部的旋律則由級進的單音所構成,其旋律構成較為平穩。在此樂章中,樂曲調式的變化十分頻繁,從而營造出夢幻般的風格。樂曲的意境令人仿佛處于俄羅斯冰天雪地的大草原上,感受著凜冽的北風怒號而過,雪花漫天飛舞。
(五)第五樂章《古老的俄羅斯敘事詩》
此樂章中選用了帶尾聲的重復樂段,其主題風格較為暗淡、滄桑與沉重,因此選用的變音器音色也較為壓抑悲傷,這樣的風格也貫穿了整個樂章。樂章采用了四個主題相同的段落:A段、A1段、A2段、A3段,從孤獨、苦難的悲劇色彩中進入其意境,正如同人們經歷了社會的動蕩之后對人生的思索。四個樂段都表現出同樣的主題風格,尾聲的演繹則使樂章的結構更加緊密。
需要注意的是,四個樂段從暗淡的色彩到忽如而來的熱情奔放的轉變,其轉變之快完全出乎觀眾意料之外,但在巧妙的編排之下卻又在情理之中,從而為最后一章節日歡歌作了良好鋪墊。
(六)第六樂章《節日歡歌》
《節日歡歌》選用了單樂章的混合,系簡潔的無序自由曲式,沒有繁復的修飾,其風格真摯而自然。本樂章從一開始,便開門見山進入了樂章主題,通過開放排列的強力度終止和弦,以及不斷增強的演奏力度,使得其意境情緒不斷高漲。為避免樂曲旋律過于平淡,樂曲創造性地使用了3∶3∶2的切分式節奏,使得重音效果更加突出,從而令音樂風格極富現代青春氣息。全曲在熱烈的旋律中開始,也在熾烈的氣氛中結束,令人們久久難忘那種酣歌熱舞的盛大歡樂場面。
三、結語
素描本是西方繪畫的一種技法,特點是形象傳神。音樂素描的則應注重通過音樂的表現來展現樂曲的意境。庫夏科夫在《冬季素描》中通過高超的編曲技法,形象地展現了俄羅斯冬季生活的傳神畫面,其風格意蘊深遠靈動,令人長久尋味,無愧為新浪漫主義手風琴音樂作品中的經典名作。
參考文獻:
[1]車莎莎.傳統與現代融合的經典——對庫夏科夫手風琴作品《冬季素描》的音樂分析[J].大舞臺,2008,(04).
[2]牛悅.淺析手風琴藝術的時代特征[J].戲劇之家(上半月),2013,(11).
[3]韓媛媛.俄羅斯手風琴音樂的民族特性[J].黃河之聲,20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