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
摘要:禪宗思想在二胡表演藝術中有重要啟發作用。怎樣才能更好表達二胡藝術的意境和神韻,體現琴人合一、情音合一呢?筆者認為“佛性俱足”可以使演奏者發揮音樂天賦、肯定自我;“禪定”的宗旨在于讓演奏者凝神靜氣;“頓悟”的思想會體現二胡演奏藝術的自性之美,提高練琴效率和演奏質量。
關鍵詞:開悟 佛性懼足
“禪宗”是中國最有影響力的佛教宗派,是中華傳統文化優秀的一部分,是宗教的靈魂,文學、藝術的生命。“二胡藝術”根植于中國傳統文化,演奏神態的把握、風格樂曲的詮釋、升華的技巧都需要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
“佛性俱足”可以使演奏者發揮音樂天賦、肯定自我;“禪定”的宗旨在于讓演奏者凝神靜氣;“頓悟”的思想會體現二胡演奏藝術的自性之美,提高練琴效率和演奏質量。
本論文的研究就是基于禪宗思想在二胡表演藝術中有重要啟發作用。能否更好表達二胡演奏的意境和神韻,體現琴人合一、情音合一呢?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另辟新路,將二胡演奏特點與禪宗思想之“開悟論”相結合,探索出對二胡藝術的更高深理解,解決在二胡演奏中的實際問題,為二胡演奏技術的發展開拓思路。
禪宗哲學的之開悟哲學反應了本心再現的精髓以及開悟的領悟方法。第一是以不二之法門,需對立超脫。第二以用頓悟之法門,將漸悟的長夜破除,獲取超凡思維的強大力量。二胡演奏藝術的禪悟思想能產生美妙的審美心情,這種審美的美妙心情和濃郁的情感想象力和想象力結合,可以再現扣人心弦的審美力量,就可以轉變為心理審美意識,禪宗的“頓悟”立即轉化為妙悟的審美。
一、演奏思維之悟
二胡曲《空山鳥語》是劉天華先生的二胡十大名曲之一,他把古詩“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聲”改為“空山不見人,但聞鳥語聲”。劉天華先生的故居名叫江陰,那里有座山稱為黃山,漫山遍野都是鳥語花香,《空山鳥語》是根據山中情景即興抒懷而成。第一段、第二段的旋律活潑清新,思維活躍。第三段、第四段將擬聲手法運用于樂曲中,表現了爭相飛鳴、鳥聲四起的景色,表達人民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贊頌。最后一段再現了主旋律,分解大三和弦的運用顯得明亮有力,展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追求。劉天華在作曲中創新地運用三弦拉戲式之模進手法,描繪了百鳥嚶啼、深山幽谷的美好景色,它是一首想象力極其豐富的作品。引子的裝飾音大音程跳進,恰似空谷回聲,展示出一種空靜之意境。二胡藝術的境界不落庸俗,很多傳統二胡名曲成為雅俗共賞、曲高和眾的藝術精品。
《空山鳥語》的創作手法就是中國傳統寓情與物、借物抒情的手法體現。江陰的黃山滿山是竹林,到處鳥語花香、景色怡人,樂曲中作者把自己想象成一只空山中的小鳥,無憂無慮地盡情歌唱,劉天華在作曲中創新地運用三弦拉戲式之模進手法,描繪了百鳥嚶啼、深山幽谷的美好景色,它是一首想象力極其豐富的作品,恰似空谷回聲,刻劃出一種幽渺、靜穆的意境,同時運用琵琶輪指手法模仿鳥兒婉轉清脆的叫聲,展現出一幅鳥聲四起、爭相飛鳴的喧鬧情景。樂曲充滿詩的意境、禪的境界和音樂意境,既體現主觀的音樂形象,又體現禪宗的“無我之境”。與此同時,作者自得其樂地把主觀心靈與整個宇宙融合在一起,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情贊頌,表現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追求,從而創造了主觀精神與宇宙精神共存的境界,給人以美的享受。
有這樣一個著名的授禪的啟示。和尚問馬祖禪師:“什謂解脫?” 馬祖立馬把水老踢倒,水老頓時開悟,開懷大笑。顯然馬祖那一踢等于告訴水老“解脫的境界是絕對不可說的,你不必打破砂鍋問到底!”真是一語驚醒夢中人,二胡藝術的追求中也會有無數次的迷惑不解,
巧妙的運用智慧之禪悟的方法,使人如沐春風。
1.直示法:即直接進入二胡演奏藝術高深境地的法則。
2.挫折法:即一般智商的人,經過多次修煉的磨難,達到高深演奏的境界。演奏者要積累大量的練習,苦其心志,堅持不懈才能達到更高水平的演奏。
禪宗思想的引入,改變了傳統單一的二胡演奏思維,豐富了演奏技法及情感表達,使其更加個性化,豐富了二胡作品的表達空間。發揮了二胡演奏者的能動性,挖掘和培養了演奏的藝術想象力、藝術思維方法;同時,將這種新觀念運用于教學實踐,能提高學生二胡演奏水平,豐富我國二胡演奏藝術理論。
“禪定”是禪者悟道的途徑。通過對它們的感悟和體會獲得對二胡藝術的啟迪。依據《大智度論》、《彌勒大成佛經》(卷三)等經論的記載,迦葉尊者(禪宗的一祖)所表達的思想稱為 “滅盡定”,此乃圣人休息打坐的禪定神態,它是一種集中于意念上聚精氣神的神態,據說能夠獲得超凡力量即神通,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演奏者在平日練習甚至于舞臺表演中都要求一定要集中心志,用心去演奏作曲,如果我們在演奏中領會并加入禪定思想的啟示,對二胡演奏藝術來講真是畫龍點睛。
二胡獨奏曲《江南春色》是一首典型江南絲竹風格的樂曲,描寫了萬物爭輝、田野清晨的美好景象。作品引子表達了人們對春天的向往,從樂曲表達出百鳥爭鳴、萬物爭輝的景色,讓人們感受到春天氣息。作曲家表達出主觀意志,并滲透到景物中,樂曲的表達即是自性的反應。所以,作品不但借景抒情,而且還直抒作者情懷,是作者自我情感的真情流露。即是禪宗所說:自性是人對大自然深刻的情感體驗,從大自然景物領悟到 “物我同化”之境界。
二、結語
禪宗思想的引入,改變了傳統單一的二胡演奏思維,豐富了演奏技法及情感表達,使其更加個性化,豐富了二胡作品的表達空間;發揮了二胡演奏者的能動性,挖掘和培養了演奏的藝術想象力、藝術思維方法;同時,將這種新觀念運用于教學實踐,能提高學生二胡演奏水平,豐富我國二胡演奏藝術理論。
基金項目:
本文為長江師范學院科研資助項目,項目編號:2014QN041。
參考文獻:
[1]楊蔭瀏.阿炳技藝的淵源[A].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編.阿炳曲集[C].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2]陳秋平,尚榮譯注.金剛經·心經·壇經[M].北京:中華書局,2007.
[3]南懷謹.禪海蠡測[M].北京:中國世界語出版社,1994.
[4]趙寒陽.二胡高級教程[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