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瓊兒
摘要:教育事業是國家興盛的根本。近年來,國家對高職教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高職音樂教育也受益良多。由于高職音樂教育本身也存在一些不足,制約了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高職音樂教育現有的情況,來尋求一條可行性強的發展之路。
關鍵詞:高職音樂 教育發展 新思路
在科技發達、世界高速發展、國家加快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大前提下,高職院校應該抓緊機遇,不斷促進自身良好的發展。
高職教育日漸走入人民大眾的視線,也因此得到群眾的關注。高職音樂教育在高職教育事業之中,也備受關注。我國高職院校開始關注自身的局限與不足,尋求發展之路,如何找尋高職音樂專業教育發展的新道路,以滿足社會需要,成為高職院校發展的重中之重。
一、具體探討高職音樂專業教育的不足
多年來,傳統思想的影響,導致高職音樂專業教育的發展就沒有受到重視,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也呈現不平衡的情況,其發展勢頭相對緩慢。
(一)音樂等藝術專業受冷落
多數院校致力于專業性專業的發展,忽視音樂專業等藝術專業的發展。高職音樂專業因此成為被冷落的對象,期待有所發展卻又不被重視。學生缺乏發展機遇,無法更快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也導致專業發展受阻礙,發展緩慢。
(二)專業科目設置不出彩,難搏眼球
動力來源于興趣,如果學生的興趣不能得到調動,那也就不會積極的學習。高校專業設置方面如果不懂得與時俱進,缺乏適當的創新,那專業體系的構架就會嚴重與社會脫軌,理論與實際缺乏溝通,高職音樂專業因而發展緩慢。
(三)高職音樂專業學生水平一般
師資力量影響著教學水平、辦學水平。很多學生選擇高職院校是由于成績無法滿足大學的分數要求,再加上近年來招生過程中出現的生源不足問題,導致學生整體素質偏低,阻礙日后的發展。
(四)高校教師隊伍建設脫離社會需要
多數院校本身師資力量就不強,再加上不能進行適量的科研活動,師資隊伍力量薄弱,辦學水準也難以得到提升。而且教學模式也只是單純的生搬硬套,沒有形成自身的獨特教學方案,音樂專業的辦學水平也就無法提升。因此,強大師資隊伍的建設希望得到重視。
二、如何找尋音樂專業教育發展的新道路
需求推動發展。社會不需要僵化的知識,需要熟練掌握知識經得起實踐考驗的人才。高職音樂專業教育發展一定要與社會需求接軌,不可以只是拘泥于理論知識的傳播,這樣它的發展才是被需要的。針對所提出的問題與不足,筆者總結出一些解決方案。
(一)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力量決定著教學力量,教師水平影響著學生水平。高職院校在聘用教師的過程中要嚴格篩選,針對性地選聘教師隊伍,有條件地聘用。其次,學校也應該定期不定期的開展學術交流會,多多進行科學研討,以提高教師科研能力,不斷完善教師自身的思想建設。同時,教師隊伍應該以考試與研討不斷武裝自己的思想,嚴格要求自己,以發展學術,培養人才。
(二)改變傳統教育模式
傳統教育模式單純看中理論知識的傳播,不聯系社會實踐。社會處于不斷發展中,每秒都發生著重大的變化,教學方式也應該因時而變,不斷創新。書本知識是社會總結,社會正確的經驗總結,是值得人們學習的,但是卻不能完全適用于所要面對的社會。現今社會需要的人才,是既掌握優秀全面的理論知識,又有著豐富的社會經驗的人才。高職院校應轉變傳統教育方式,理論實踐相結合,提升學生素質,探求新的教學模式,以適應社會需求。
(三)音樂專業新的發展方向的探索
需求推動發展。高職院校最重要的功效在于輸出各方面的人才以滿足社會需求。高職院校在設置專業的時候,不能只以教學為依據,還要做好社會考察,結合自身專業優勢,改善教育結構。要結合社會需求讓學生充分與社會接軌,這是音樂專業教育發展方向需要考慮的問題。音樂專業的發展方向不應該局限于音樂知識的傳播,還應該賦予其更多的內涵,增強其魅力與特點。
(四)凸現音樂專業發展的魅力
世界發展迅速,瞬息萬變,一成不變的事物無法得到大眾的關注,創新才更能抓住大眾尤其是年輕一代的眼球,更能在高速發展的社會站穩腳步。高職音樂專業,在教學過程中應關注自身的內涵與獨特之處,將其擴大發揚,凸顯其文化特色,賦予其時代特色,追趕社會的腳步,發展特色文化專業,不只是針對音樂的發展,也可以致力于文化底蘊的賦予,文化內涵的展現。
中外結合,是現今不少事物的發展方向和發展特色。高職音樂專業教育在注入時代活力、豐富其內涵的同時,還可以考慮與世界接軌,融合其他國家文化的優秀部分,并使其不斷本土化,真正為中國高職音樂專業教育的發展服務。還可以學習其他國家先進的教學方法,改進自身的教學方法,為高職音樂教育的發展助力。
三、結語
筆者認為,高職音樂教育在優化整合高職音樂專業結構、尋求發展之路的同時,還需要關注對學生音樂教育教學水平的提升,從而達到高職音樂教育專業開設的主要目的。與此同時,也需要高職院校學生自身主動積極的努力,除了掌握必要的專業知識之外,還需要廣泛涉及與音樂有關的多種知識,包括藝術、繪畫、美學、歷史等知識,以充實自己的理論知識,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這樣可以為日后的教學活動增加創造力。
參考文獻:
[1]張茵.淺議高職音樂教育之發展[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學科版),2008,(09).
[2]陸俞錕.高職音樂專業面臨的困境及對策[J].職業教育研究,2009,(10).
[3]楊民剛.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可持續發展的現實思考[J].教育研究,2008,(05).
[4]沈波.加強高職專業建設的幾點思考[J].陜西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