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敏 高增光 鄒志堅(江西中醫藥大學,江西 南昌 330004)
清熱解毒中藥地錦草具有體內抗腫瘤、體外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的作用,但其機制尚不清楚〔1,2〕。本實驗以小鼠H22移植性實體瘤為模型,觀察地錦草水提液對移植性肝癌H22小鼠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功能影響,探討地錦草的體內抗腫瘤機制。
1.1 實驗動物 H22腹水瘤小鼠(中科院細胞庫提供);昆明種近交系雄性小鼠,SPF級,體重(28±2)g,江西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許可證號SXCK(贛)2011-0001。
1.2 藥物與儀器 地錦草:購自毫州市永剛飲片廠有限公司,經江西中醫藥大學中藥組鑒定為Euphorbiae humifusae herba,環磷酰胺注射液(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批號12060125)。小鼠酶聯免疫(ELISA)白介素(IL)-2測試盒(上海西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20120712)。電子分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0.001g)。UV-2102紫外分光光度計(尤尼柯儀器有限公司);切片機和脫水機(徠卡),徠卡DL2500顯微鏡(德國徠卡);徠卡CCD圖像采集系統(德國徠卡)。
1.3 造模、分組及給藥 將接種H22瘤種7 d的腹水瘤小鼠以脫頸法處死,無菌條件下抽取腹水瘤細胞懸液5 ml經離心稀釋,用生理鹽水重新懸浮細胞,細胞懸液濃度為1×106/ml。以每只0.2 ml接種于60只昆明種小鼠右腋下,制成實體瘤動物模型〔3〕。接種24 h后,分別隨機分成5組,每組12只。低、中、高劑量組、陽性對照組和模型組。分別灌胃不同劑量的地錦草低、中、高劑量組按照(66、132、265 mg·kg-1·d-1)劑量灌胃2 w,陽性對照組按照50 mg·kg-1·d-1尾靜脈注射1次,模型組和陽性對照組小鼠灌胃給予生理鹽水0.8 ml,連續2 w。
1.4 抑瘤率 給藥后14 d稱重后處死小鼠,嚴格剝離干凈皮下腫瘤組織和脾臟使用電子秤稱重,計算各組脾臟指數和腫瘤抑制率。
1.5 血清IL-2的測定 離心分離血清,按試劑盒說明采用ELISA法進行檢測。
1.6 腫瘤細胞形態學的觀察 瘤體固定在10%甲醛中做石蠟包埋切片,HE染色,光鏡下觀察細胞形態。
2.1 地錦草對移植性肝癌H22小鼠生長的影響 用藥后高劑量地錦草與陽性對照組對移植實體瘤均有明顯抑制作用。高劑量地錦草組瘤重量較模型組明顯縮小(P<0.05),但其抑制作用不如陽性對照組;低劑量和中劑量地錦草組與模型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與模型組比較,高劑量與陽性對照組的抑制率明顯上升(P<0.01),但中劑量和低劑量無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各組移植性肝癌H22瘤重及抑瘤率比較(x ± s,n=10)
2.2 地錦草對移植性肝癌H22小鼠脾指數和血清IL-2的影響 用藥后地錦草與陽性對照組小鼠脾指數均有升高,但地錦草組與模型組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其抑制作用不如陽性對照組。地錦草與陽性對照組小鼠血清IL-2均有升高,高、中、低劑量地錦草組與模型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各組移植性肝癌H22小鼠脾指數和血清IL-2比較(x ± s,n=10)
2.3 組織形態學變化 模型組瘤區腫瘤細胞部分呈橢圓或圓形,胞核大深染,病理性核分裂象多見,核質比增大,有明顯的異型性,細胞排列成團塊狀。地錦草組和陽性對照組腫瘤細胞數量明顯減少,可見明顯的核固縮和核碎裂;部分瘤組織內有不同程度的壞死呈紅染區及淋巴細胞浸潤,以高劑量組最為顯著。見圖1。

圖1 各組腫瘤的形態(HE,×20)
中醫學認為熱毒是惡性腫瘤發生、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如《靈樞·百病始生篇》云“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矣。”和明·徐春圍在《古今醫統》中亦指出“氣血日虧,相火漸熾,幾何不致噎膈。”即熱邪久留體內,血遇熱則凝,津液遇火灼為痰,熱與痰、瘀等蘊結形成熱毒,熱毒阻塞于經絡臟腑形成腫瘤〔4〕。且腫瘤的機械壓迫致使臟器血管受壓或梗阻,造成臟器功能失調及血循環障礙,容易發生感染。炎癥或感染往往是促使腫瘤惡化和發展的因素之一。清熱解毒中藥能控制和消除腫瘤及其周圍的炎癥和水腫,臨床上常使用清熱解毒藥物治療腫瘤,阻止腫瘤發展〔5,6〕。如清熱解毒中藥白花蛇舌草可使癌細胞有絲分裂象受到顯著的抑制,使癌組織變性壞死〔7,8〕。本研究觀察給予清熱解毒中藥地錦草后瘤重明顯減輕,抑制率升高,且光學顯微鏡下腫瘤細胞數明顯減少,出現核深染、異形細胞減少,固縮和死亡的腫瘤細胞增多,淋巴細胞浸潤增多的形態學變化,提示地錦草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脾臟的臟器系數是衡量機體免疫功能的初步指標〔9〕,IL-2是參與免疫應答的重要細胞因子,并參與抗腫瘤效應和移植排斥反應。IL-2促進T細胞激活,增強T細胞殺傷活性,延長T細胞在體內時間,同時還可以誘導T細胞產生IFN-γ、TNF等細胞因子,增強機體殺傷腫瘤細胞能力〔10〕。本實驗結果顯示地錦草能提高脾指數、增加血清IL-2的水平,推測這是地錦草提高機體的免疫力來抑制腫瘤細胞生長機制之一。現代藥理學研究證明地錦草的抗炎、抗真菌及調節免疫作用與黃酮、三萜、香豆素、甾醇、鞣質及酚酸類等化合物的有效成分有關〔11〕。地錦草提高機體免疫力來抑制癌細胞生長的具體成分有待深入研究。
1 瑋 罕,耿果霞,李青旺,等.地錦草抗宮頸癌活性研究〔J〕.中國畜牧獸醫,2010;37(3):192-4.
2 孔 薇.周仲瑛辨治泌尿系統腫瘤的思路及方法〔J〕.江蘇中醫藥,2011;4(6):10-1.
3 劉海軍,孫晉民,賈蘭玲.杜香提取物抑制荷瘤H22小鼠生長的實驗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9):3743-4.
4 李 超,樊巧玲.從“毒邪”論治惡性腫瘤〔J〕.山西中醫學院學報,2012;13(3):134-5.
5 劉磊磊,陳娟,師彥平.清熱解毒中藥抗腫瘤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12;43(6):1203-12.
6 王洪琦,崔娜娟,胡 玲,等.清熱解毒中藥對荷瘤鼠惡性腫瘤HSP70免疫作用影響的實驗研究〔J〕.新中醫,2006;38(2):91-3.
7 胡 玲,王洪琦,成曉燕,等.白花蛇舌草對H22肝癌細胞熱休克蛋白70表達的影響〔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4(1):44-6.
8 于春艷,李 薇,劉玉和,等.白花蛇舌草提取物體外抗腫瘤作用及機制研究〔J〕.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5(5):412-6.
9 湯小軍,黃建春,黃仁彬,等.六月青多糖對S180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 p53,Bcl-2,Bax表達的影響〔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3;19(4):250-4.
10 Weiss JM,Back TC,Anthony J,et al.Successful immunotherapy with IL-2/anti-CD40 induces the chemokine-mediated mitigation of an immunosuppressive tumor microenvironment〔J〕.Proc Natl Acad Sci,2009;106(46):19455-60.
11 李治建,古力娜·達吾提,斯拉甫·艾白.維藥地錦草的研究進展〔J〕.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08;8(8):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