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泗安 劉增良 (齊齊哈爾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6)
對于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常采用的治療方式為手術治療,特別是急性重癥患者,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不斷更新,現在有多種應用于高血壓腦出血的血腫清除手術治療方法〔1〕,常見的有大骨瓣開顱血腫清除術、內鏡下血腫清除術、錐顱血腫引流術等〔2〕。其中微創手術在高血壓血腫清除術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尤其是老年患者,而其相比于開顱手術所造成的創傷更小。本研究將對微創血腫清除術以及開顱血腫清除術對老年患者的療效以及相關指標的變化作如下研究。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壓腦出血患者90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各45例。觀察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62~82歲,平均(68.03±8.25)歲;出血量 20~113 ml,平均(43.73 ±12.51)ml;出血部位:基底節17例,腦室14例,腦葉7例,丘腦5例,其他2例。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年齡63~85歲,平均(67.35±5.41)歲;出血量 19~112 ml,平均(42.68±11.37)ml;出血部位:基底節18例,腦室13例,腦葉9例,丘腦3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經過CT檢查確診,手術失敗、硬膜外血腫或顱內動脈瘤患者不納入本次研究。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出血量以及出血部位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術方法 選用北京萬特福公司生產的YL-1型號穿刺針進行穿刺,經頭顱CT定位穿刺點以及穿刺深度。局麻后應用電鉆在顱骨處鉆孔并將穿刺針帶入血腫區域,首次血腫抽吸量在一半的出血量以上可以顯著降低顱內壓力,減輕腦組織的受壓程度??梢苑执畏磸统槲S嘌[,同時向其中注入2~5萬U尿激酶使血腫液化以利于反復抽吸。可以根據腦室出血量判斷有無進行側腦室穿刺的必要性。術后每日對血腫腔進行抽吸,CT復查確定無出血后決定是否拔針。
對照組進行開顱血腫清除手術。全麻下氣管插管,根據出血量、昏迷程度選擇手術切口。術中需充分減壓、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牽拉損傷,避開腦組織的重要功能區域。術中止血以升高血壓后無再出血為宜。術后進行常規抗感染、預防應激性潰瘍等處理。
1.3 觀察指標 應用神經功能缺損(NIHSS)評分方法比較兩組患者術前以及術后3 d、1 w、1個月后的神經功能缺損情況以及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SE)、神經營養因子(NTF)-α、C反應蛋白(CRP)變化水平變化情況(采用ELISA法進行檢測),采用格拉斯預后評分(GOS)評定患者術后效果〔3〕:良好:術后基本功能恢復正常,無再出現神經功能障礙;中度殘疾:患者術后可獨立生活,基本恢復社會活動,有輕度神經功能障礙;重度殘疾:需在他人的幫助下自理生活,無社會活動能力,有神經功能障礙;持續植物狀態:患者生活無法自理,無社會活動能力,肢體出現反射性反應;死亡。采用生活質量核心量表(QLQ-C30,從心理、軀體、社會3個方面對患者進行測評,總分100分,分數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好)。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1、3、6、12月時的臨床療效 (通過再次住院、門診隨訪或電話隨訪方式)。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軟件進行t檢驗;χ2檢驗。
2.1 兩組手術效果比較 術后隨訪6個月后,兩組恢復良好患者、死亡率比較均有統計學差異(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 治療后3 d兩組患者NIHSS評分、NSE、NTF-α、CRP 水平比較無明顯差異(P >0.05),治療后1 w以及1個月均較治療后3 d明顯改善,且觀察組改善更明顯(P<0.05)。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n=45〕

表2 兩組治療后的臨床指標比較(x ± s,n=45)
2.3 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術后1、3、6、12個月觀察組的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術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x ± s,n=45)
高血壓腦出血是老年人常見的危重腦血管疾病,在我國急性腦血管疾病中約占20% ~30%〔4〕,其實際上是由于腦實質出現病理改變所引起的,從而導致了顱內血腫,而最后將以繼發性或原發性中樞神經系統改變為終點。外科手術處理可以顯著改善高血壓腦出血情況〔5〕,而基本原則是將血腫清除,同時改善局部的血流狀況,緩解占位效應。早期進行治療可以有利于血腫的分解,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一般在出血后6~7 h進行外科手術治療是最佳時機,而超過這個時間窗進行治療則會因細胞內毒性物質積聚而引起繼發性腦血腫,出現不可逆損傷〔6〕。
目前微創手術以及傳統開顱減壓術是高血壓腦出血常用的兩種治療方法,微創手術時間較短、操作方便,對于腦組織的損傷較小;但缺點是止血不夠徹底,容易出現再次出血〔7〕。
本研究結果發現,微創鉆孔引流術后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傳統手術,這是由于微創錐顱血腫抽吸減壓術可以準確定位,保證引流通暢效果,避免血腫損傷而引起的再次出血〔8〕。此外,錐顱血腫抽吸引流所應用的硅膠軟管道具有較好的變形效果,容易調整,不會對引流效果產生影響。且患者術后生活質量明顯優于對照組,這是由于微創手術操作簡單、手術時間較短,可以有效緩解血腫對腦組織所產生的壓迫作用,避免了開放手術對腦組織造成的過度損傷。既往有研究指出〔9〕,血清炎癥以及NSE、NTF水平可用于對腦出血治療效果的評價。而本次研究結果可見通過微創手術治療明顯改善了患者的炎癥狀態,降低神經損傷作用。而微創手術適用于腦部各部位的血腫清除,尤其是深部血腫以及無法耐受全身麻醉手術患者,但是其無法立刻緩解患者的病情,且有可能出現再次出血,所以在術后需要配合良好的護理措施,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測,將血壓控制在一定水平,防止出現大幅度波動。
1 徐廷偉,周 毅,秦永芳,等.高血壓合并腦出血的臨床診治分析〔J〕.中華神經醫學雜志,2014;13(2):195-6.
2 黃明火,羅 杰,徐春林,等.老年高血壓腦出血的手術治療及其預后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0):5115-6.
3 駱健明,劉 斌,趙澤林,等.手術放大鏡輔助超早期經側裂入路清除高血壓基底節區腦出血〔J〕.山西醫科大學學報,2014;45(7):628-30.
4 張玉海,楊允學,許 真,等.經外側裂島葉手術及電針對殼核腦出血運動功能的影響〔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4;13(4):356-7.
5 單 波.立體定向手術治療對老年高血壓少量腦出血患者預后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21):5467-8.
6 張宏敏,張衛華,陳保忠,等.微創穿刺引流術對基底節區腦出血水腫帶變化的影響〔J〕.實用醫學雜志,2014;30(14):2286-8.
7 馬書明,夏海龍.高血壓腦出血微創軟通道引流術治療的臨床分析〔J〕.激光雜志,2014;35(3):82-4.
8 岳景齊,鐘志堅,孫海鷹,等.內鏡輔助下血腫清除加去骨瓣減壓術治療重癥高血壓基底節腦出血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2):6465-7.
9 Huang J,Upadhyay UM,Tamargo RJ.Inflammation in stroke and focal cerebral ischemia〔J〕.Surg Neurol,2006;66(3):2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