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屆高層論壇主題是“都市圈和城市群城軌交通一體化發展”,現在很多城市開通運營城軌交通線路,還有很多城市在規劃、建設。那么,我們應該吸取經驗,也應該吸取一些教訓。
交通一體化發展,就是各種交通工具之間很好地銜接,修地鐵也好,發展其他交通(方式)也好,就是為老百姓方便出行,比如說換乘問題。換乘做得不好,老百姓天天受罪;做好了,老百姓享受。在這一點上,我認為關鍵問題是說規劃,規劃時要是沒有考慮幾條線在同一個車站換乘,再要改是不可能的。我講(這個)的目的,現在好多城市在規劃地鐵,設計軌道交通,應該去了解什么叫零換乘,怎樣能夠方便群眾。
所以,要做好這個前期工作。16字原則中有一條叫做統籌銜接,包括的范圍非常廣。我認為現在很多開始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應該從規劃開始做好換乘工作,把各種交通方式的換乘,包括地鐵自身的換乘做好。
還有高效,高效靠什么?很重要的一個標志是行車間隔。現在從通信、信號保證安全,保證縮短行車間隔,是在高效上保證安全。提高行車效率,縮短行車間隔,也是方便群眾。
現在還有一個問題,就是老百姓從小區里到地鐵站,換乘非常不方便。最近北京市在搞微循環,就是在小區跟地鐵之間用小型車免費把乘客送到地鐵站,實際上使地鐵能發揮骨干作用,提高客流量。我認為這需要好好總結,然后在更多城市推廣,能夠方便老百姓。
另外,還有一個原則叫做經濟實用。實際上,經濟實用要求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城市軌道交通制式,這是規劃人員最重要的責任之一。在規劃的時候,是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城市的綜合交通規劃,再來制定城市軌道交通規劃。根據客流預測,采取不同制式,順理成章就是因地制宜的。
我們都知道“量力而行,有序發展”的方針,量力不但是財力,而且也牽扯到人。像莫斯科地鐵,最初設備不先進,它靠的就是管理人才的技術水平,這非常重要。培養一個技術人才,不是很容易的,要從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等方面考量,要懂得全過程,才算有經驗的人才。所以,就現階段而言,培養人才非常重要。

另外,規劃定了以后,不能隨隨便便(更改),規劃應該很認真地做。科學地規劃是最大的效益,規劃的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的折騰是最大的忌諱。所以,我說應該很好地明確把城市軌道交通的規劃做好。
最后,我想說一點,就是現在有些車站追求裝飾豪華。這個豪華實際上對乘客沒太大作用。
換乘做得不好,老百姓天天受罪;做好了,老百姓享受。在這一點上,我認為關鍵問題是說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