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北京交通大學供稿
大數據與城軌交通發展論壇以國際化、大數據與城市軌道交通為特色,借鑒國際經驗,在大數據與新技術背景下,圍繞著中國城市目前以軌道交通為核心的城市綜合交通與城市空間發展的關系出發,探討城市通勤、職住平衡、區位交通效率、TOD、軌道交通相關房地產開發等話題展開討論。在國內外大數據在城市研究的應用中,城市軌道交通關注的重點已經從簡單的技術層面擴展到了經濟發展、社會公平、空氣污染等綜合領域。
主題發言環節,由北京交通大學建筑與藝術學院夏海山院長主持,邀請嘉賓包括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城市與區域規劃中心主任William Rohe杰出教授,北卡羅萊納大學教堂山分校城市與區域規劃系主任Roberto Quercia杰出教授,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公共事務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曹新宇副教授,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龍瀛博士。
William Rohe杰出教授的發言題目是《漫長通勤路:有限政策性住房的環境、經濟和社會影響》。他提出,在美國職住空間關系是城市發展十分重要的問題,職住平衡不僅可以減少交通出行量,也可以促進就業和減少城市貧困。然而由于歷史和規劃原因,通常在美國城市中觀察到職住空間不平衡的現象:富裕起來的白人家庭居住在郊區、而城市主要就業崗位集中在城市中心區,從而產生了職住空間的失衡。講座將以北卡艾什維爾的案例,說明軌道交通的發展和住房政策配合,如何促進職住平衡,減少小汽車的使用。

Roberto Quercia杰出教授的發言題目是《區位交通效率和貸款風險》。講座從能源消耗和風險管理相關性的角度,來說明房地產選擇的交通效率。采用社區特別計劃(CAP)中的貸款數據庫,收集了每個房地產的位置和其他住房信息,將其與房產轉移因素關聯起來。特別是,這些區位怎樣與中低收入家庭和少數族裔家庭關聯起來,以檢驗是否包括交通通勤成本在內的家庭能源消耗,是低收入家庭貸款表現的重要部分。
曹新宇副教授的發言題目是《輕軌建設預期下的房地產開發—來自美國圣保羅市的經驗研究證據》。根據他的研究,城市軌道交通不僅會影響房地產價值,還會引導土地利用的發展模式。對于輕軌來說,不僅已經建成的輕軌可以影響土地利用——在人們的預期下,規劃中的輕軌也可能會產生影響。本演講以美國圣保羅市的案例說明在輕軌開通的預期下,沿線居住、商業房地產的改造和開發是如何變化的。同時,揭示圣保羅市規劃部門如何利用規劃工具和手段來達到促進土地發展的目的。
龍瀛博士的發言題目是《公交地鐵刷卡和交通出行調查數據支持下的北京極端出行行為研究》。報告將基于傳統的居民出行調查數據和新興的公交地鐵刷卡數據一同,對北京的公共交通的極端出行行為進行刻畫。他在國際已有定義的基礎上,結合中國大城市的實際情況,將極端出行行為擴展為四種,早出、晚歸、長距離通勤和過多次數出行。刷卡數據被用于刻畫每類極端出行者的居住地、就業地、通勤出行和日常出行等方面,而調查數據則用于分析每類極端出行者的社會經濟屬性。深入了解這些狀況,有助于城市管理者科學制定公交線路優化、公交補貼、產業布局、時間規劃等政策。此外,他還將對其最近的研究成果進行介紹,如極端出行人群的長周期演進等。
接下來的圓桌討論環節由盛強副教授、張純副教授主持,四位嘉賓同與會觀眾一起充分互動。在“大數據分論壇”中,通過研討職住空間關系、區位交通效率與貸款、軌道交通開發與發地產發展,以及極端出行的研究等,擴展了大數據、新數據支撐下城市與交通學科交叉研究領域、研究視野與研究方法;大數據與新技術的應用為城市交通相關話題提供了新方法、新機遇,也為應對上述這些新出現的問題提供了新的解決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