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早提出大數據時代到來的是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麥肯錫稱:“數據,已經滲透到當今每一個行業和業務職能領域,成為重要的生產因素。人們對于海量數據的挖掘和運用,預示著新一波生產率增長和消費者盈余浪潮的到來。”
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亦是如此,且伴隨發展勢頭穩步加快,行業科技水平持續走高,“互聯網+城軌”已經從理念落實到實踐,全產業鏈條無不在與時俱進,以大數據為基石的統計分析工作,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城軌行業在快速健康發展期中的走勢。
然而,礙于種種原因,至今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數據統計工作開展得并不理想。基礎數據的部分缺失,和統計口徑、統計門類等層面的參差不齊,削弱了行業統計數據的分析價值,也在很大程度上致使從業經驗甚至行業感覺成為不可或缺的參考。實際上,在大數據時代,基于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每一條數據,都應該聚合為行業發展的智庫,以數據分析為主導的決策,也許能發揮出更大、更好的功效,包括但不限于咨詢、建設和運營,更覆蓋著城軌裝備的全生命周期。
與此同時,在城市軌道交通業界之外,和城軌系統息息相關的乘客們,在享受城軌出行的便捷、高效之余,也開啟了“互聯網+城軌服務”的大數據時代。有觀點認為,服務需求和服務提供者之間的信息對接,是大數據時代的城軌系統可能產生的新商業價值。
這一切所能發揮作用的前提條件,就是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統計數據工作的夯實。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組織召開的2015年度統計工作會議,以及同步推動“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統計及效能分析平臺”的應用,為城軌行業統計工作定下了基調,找準了方向。
筆者知道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統計工作做起來的難度,也知道羅馬非一日建成,行業統計工作的規范化、即時化和標準化,尚需時日。但相信在協會的大力促動下,行業統計工作勢將步入快車道。
行業數據,夯實基礎的目的是靈活、高效地使用。從數據中見趨勢,從數據中得對策,從數據中增價值,已在其他行業中有所體現,對于城市軌道交通行業來說,更應該浸入到每一位統計工作人員心中。
夯實數據,用活數據,城市軌道交通行業在大數據時代的基本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