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媚
著名語言學家David Wilkins指出:“沒有語法幾乎不能交流思想,沒有詞匯根本不能交流思想。(Without grammar very little can be conveyed,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由此可見掌握詞匯的重要性(王俊星2010)。根據(jù)《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高中階段九級語言知識目標是“學會使用4500個左右的單詞和一定數(shù)量的習慣用語或固定搭配”(教育部 2003)。而現(xiàn)階段使用的新高中英語教材(NSEC)比以往使用的高中教材增加了不少詞匯,其中有不少原本是大學的詞匯。大量的生詞不僅阻礙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還給教師的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如果對課文中詞匯、語法進行詳盡地講解,課時就不夠;如果跳過不講,又怕學生難以應(yīng)付閱讀材料中出現(xiàn)的生詞(王俊星2010)。就“該不該專門花時間來處理新詞匯?”這個話題,教學中有以下幾種處理形式。
在一個單元開始前,教師應(yīng)先用一個課時專門講解新詞匯,包括拼讀單詞,糾正發(fā)音,補充詞性、詞形變化,學習重點詞匯用法,練習鞏固等,這樣在之后的閱讀課中教師就不必再對詞匯進行講解。這種設(shè)計主要是想讓學生在深入學習單元內(nèi)容前對所學詞匯有個初步的了解,然后通過后續(xù)的學習不斷復(fù)習,從而達到鞏固的目的。
根據(jù)教學進度,教師應(yīng)當把每個單元的詞匯按照它們在課文中出現(xiàn)的順序分塊教學。經(jīng)常是通過課型來分塊,比如“warming up&reading”“grammar”和“ using language”等。在學習相關(guān)的新詞匯時運用這一教學方法,有利于降低學生的記憶難度。
在完成一個單元的學習任務(wù)(主要是閱讀)后,教師把生詞(尤其是高頻詞)從課文中挑出,不僅講解該單詞在本課/句中的意思,而且把該單詞的其他義項一一列出,再舉例詳細說明,這其實就是專門的語言點講解。
有的教師認為應(yīng)該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新詞匯,重點培養(yǎng)學生通過上下文猜詞的能力、閱讀理解能力以及讀說能力,而忽視新詞匯的教學,至多在閱讀前讓學生讀一遍生詞。
應(yīng)該在單元開始前處理新詞匯嗎?哪一種形式更好?筆者通過嘗試,將幾種形式的優(yōu)缺點比較匯總?cè)绫?:
從下表不難看出,每一種學習新詞匯的方法都有其優(yōu)缺點,但教無定法,教師應(yīng)根據(jù)課時、教學內(nèi)容難易度、學生水平及教學目標等進行相應(yīng)的調(diào)整。以下是筆者在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表1
備課時要關(guān)注“高頻詞”(區(qū)別認知型和運用型的高頻詞),這些詞需要“細學、直接學、反復(fù)學”。但在閱讀過程中,成功的閱讀者往往運用技巧理解生詞。猜詞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能力,它主要依靠各種語言線索和語言知識來進行(王俊星2010)。因此,教師在新詞匯教學中,對于一些低頻詞,可以故意“忽視”,以便能在之后的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理解能力和根據(jù)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
有些單元的生詞詞義較難記憶,而在閱讀中又因為上下文提示不明顯,導(dǎo)致學生猜測詞義有困難,如果不在讀前及時進行處理,就會影響學生的閱讀。這類詞匯可以借助圖片、圖畫、標志等幫助學生理解其意義。這樣不僅能讓詞匯學習變得更直觀、形象,而且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降低因話題生疏而帶來的理解難度。如earthquakes(必修1,Unit 4)中的相關(guān)詞匯“volcano eruption”“tsunami”“water pipes crack and burst”等。
語言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交際,只有在一定的語境里才能體現(xiàn)詞的各種用法,才會對詞匯的搭配和詞性產(chǎn)生感性認識,而反復(fù)誦讀和背誦詞匯的做法并不能有效地幫助學生認知和運用詞匯。所以,創(chuàng)設(shè)情境對于學生學習新詞匯非常有必要,這種做法可用在學生熟悉的話題或有較多舊詞重現(xiàn)的單元中。常見的練習有“用括號內(nèi)詞的正確形式填空”和“根據(jù)句子意思及首字母寫出單詞”等。教師可以給出一篇短文,以選詞填空的形式進行練習,如在每個單元“l(fā)earning about language”中選詞填空,或者改編雜志日報中的文章讓學生填空。
很多詞匯都是由學生以前所學過的詞匯衍生或變化而來的,對于這些詞匯宜分類處理,既能擴大學生的詞匯量,又能幫助學生理清記憶思路,更能讓他們掌握一些構(gòu)詞法。如the Olympic Games(必修2,Unit 2)中,可將詞匯分類為以下幾部分:Part1,詞性轉(zhuǎn)換類,如:responsibility(n.)—_______(a.負責任的);physical(adj.)—______(n.物理);host(vt.)—______(n.男主人,男主持人)______(n.女主人,女主持人)等。Part 2,同義詞、反義詞、意義相對詞類,如:join(in)/attend(同義詞)______ ;regular(反義詞)______;physical(相對詞)______等 。Part 3,短語類,如:take part in,stand for,as well,in charge,one after another等。
根據(jù)《課程標準》,高中英語課程強調(diào)在進一步發(fā)展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chǔ)上,著重提高學生用英語獲取和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注重提高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教育部 2003)。所以在新詞匯教學時,教師不僅要在視覺上多次呈現(xiàn)詞匯,而且要讓學生充分調(diào)動多種感官鞏固知識。教師可設(shè)計一些相關(guān)的聽、說、讀、寫練習,讓學生既學習了新詞匯,又提高了語言綜合應(yīng)用的能力,避免了孤立地記憶詞匯。如Music(必修2,Unit 5)一單元中,可根據(jù)單元話題設(shè)計以下對話要求學生用所學的詞匯完成:
Tom:Hi!Peter,I found that______(你在假裝看書)when the teacher came in just now,but actually you were sleeping.
Peter:Hehehe...______(老實說),I dreamed that I______(組建了一個樂隊).You______(熟悉我)and know I am always crazy about music.
Tom:Really?______(你沒有開我玩笑吧?)Forming a band is not an easy thing.______(除了會唱歌外),you must know how to play the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write your own songs.
Peter:Don’t worry,______(我對自己有信心).You know my friends Jim and John can play the guitar and bass and other instruments very well,and______(最重要),I am a good singer.
Tom:Wow,you were talking______(好像)you had formed a real band.
Peter:As a matter of fact,______(我們要成立一個樂隊)after graduation.I hope I can______(謀生)by playing music.
Tom:You have a good dream.But I think you should_____your attention______your study.______(畢竟),you are just a high school student and should______(重視學習).You can not go further without knowledge.
Peter:Got it!______(我會靠自己的).
在以上對話里,括號內(nèi)的中文都是該單元要求掌握的重點。讓學生在認讀了詞匯的基礎(chǔ)上完成此對話,既能進一步鞏固詞匯,又能提高他們用英語思維來表達的能力。如果在學生說之前(或之后),教師就要求學生把詞匯寫出來,那么他們“寫”的能力也會得到提高。當然,此練習可根據(jù)學生的水平靈活變化,如對層次較高的學生,可以只給一個大概的思路或提供一些關(guān)鍵詞(key words)去編造對寫或短文。
對于學生來說,詞匯的記憶和鞏固遠比初學要困難得多,所以詞匯學習應(yīng)該貫穿在整個單元的學習中,而教師設(shè)計教學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正確的學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