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群義
在堅持農戶家庭經營的基礎上,大力發展農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必然要求。近年來,江蘇省鹽城市大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目前已取得積極成果。
一、大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鹽城市把培育和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為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重要內容、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引擎、促進農民創富的重要舉措來抓,推動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與規范提升,促進了農業發展、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一)抓加快發展,不斷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覆蓋范圍。大力發展專業大戶,全市已培育和發展各類專業大戶9895戶。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全市已發展家庭農場1561家,。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全市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8854家,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人數達181.12萬戶,占鄉村總農戶的96%,基本實現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村村全覆蓋和主導產業全覆蓋。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全市已發展規模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464家,其中,國家、省、市重點龍頭企業分別為5家、56家和293家。
(二)抓示范創建,不斷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化水平。按照“服務成員好、經營效益好、民主管理好、利益分配好、示范帶動好”的“五好”要求,積極開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創建活動,全市已爭創國家示范合作社22家,省“五好”合作社138家。按照“主體明確、規模適度、生產規范、管理有序、效益優先”的標準,積極開展示范家庭農場創建活動,全市已爭創省級示范家庭農場14家,認定首批市級示范家庭農場100家。按照“創建一個基地、致富一方農民、振興一個產業、對接一個農民合作組織,打造一個優勢品牌”的“五個一”要求,積極開展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五個一”示范創建活動,不斷提高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的“雙帶”能力。大力實施“雙百”提升工程,由市委農辦對“雙百”實施工程單位授牌,實行重點重抓、標識管理,重點培植和樹立一批標桿,典型示范,帶動面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與質的提升。
(三)抓指導服務,不斷加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推進力度。強化組織領導,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把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列入各級政府農業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進行考核,大力推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加強宣傳培訓,安排專門經費,多形式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農村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訓,提升發展能力和規范建設水平,樹立一批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典型,加以宣傳、引導、示范,充分激發廣大農民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熱情。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下發《關于建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名錄制度的意見》,明確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名錄的條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府優先扶持名錄,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名錄實行動態管理,每年公布一次;明確各級各類農業扶持項目,優先委托和安排列入名錄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施;各項用于農業的資金應當優先支持列入名錄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建設和發展;凡承擔財政項目或獲得政府資金扶持的,必須列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名錄。鹽城市財政安排12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二、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作用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解決“誰來種地、如何種地”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促進農業規模經營作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土地流轉,推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鹽城市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面積已達605萬畝,其中,專業大戶經營面積390萬畝,家庭農場經營面積117萬畝,土地合作社經營面積98萬畝,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比重達到72%。
(二)引領現代農業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在推進農業股份合作經營,機械化、標準化生產,質量品牌創建,高標準農田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和農業板塊上市,現代市場營銷等方面發揮了一家一戶無法做到的作用,加快推進了農業現代化進程。
(三)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進了一大批現代高效農業新項目和新產業,填補了一些產業空白,促進了農業結構調整,帶動了農業產業升級。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帶動下,鹽城市高效農業、設施農業面積分別發展到746.1萬畝和171.78萬畝,全市大中型生豬規模養殖比重達85%。
(四)帶動農民增收。農村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通過農地規模經營,在增加農民土地經營權流轉收益的同時,吸納部分農村勞動力就業增收,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創業增收,對帶動當地農民發展新的專業化、規模化種養項目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三、高度重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鹽城市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雖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視的問題,需要認真加以解決。
一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在土地使用上,部分地區農民惜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用地難流轉、要價高,倉儲、冷藏等設施建設用地指標難審批,存在供地不足的問題;在財政扶持上,有的地方還沒有建立制度化、持續化的專項資金,專項扶持資金規模較小;在金融支持上,大部分地方尚未開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信用認定工作,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的抵押物少和信貸品種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難還比較突出;在農業補貼政策上,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沒有享受到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等農業補貼政策,補貼資金基本由原承包戶所得。
二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范化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相當一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五好”要求差距很大,有的只是在工商部門登記注了冊,拿了營業執照,沒有實際運作。農業龍頭企業聯農帶農機制不健全的問題也比較突出,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示范化建設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三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能力和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者素質參差不齊,經營現代農業存有能力不足問題。在加強農產品營銷、提高市場開拓能力,加強農業科技支撐、提高農技創新能力,加強質量安全建設、提高品牌創建能力,加強機制建設、提高聯農帶農能力等方面,仍需要加大力度培養。
四、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建議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關鍵,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方向,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業各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
(一)加快建立農業生產要素流轉機制,匯聚動能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建立健全農地流轉機制,抓緊抓實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發證工作,建立健全縣鄉農村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探索建立農村產權交易市場,采取租賃、入股等多種方式,引導農地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集中流轉。要建立健全職業農民培養機制,多渠道開展農民培訓,提高農業勞動力的素質;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教育,重點發展“初中后”、“高中后”農業勞動力新生力量;優化農村軟、硬環境,吸引外出務工人員、涉農大專院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回鄉創業,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輸送一批懂技術、善管理、會經營的職業農民隊伍。要建立健全投資融資機制,創新適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服務的信貸品種,創新貸款抵押方式,發展農地、林地、海域使用權和大型農機具等抵押貸款,開展多形式的銀農對接,拓寬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資渠道。
(二)加快建設現代農業“三大”載體平臺,集聚集約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按照“用地集約、產業集群、服務集成”的要求,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和農產品批發市場等現代農業“三大”載體,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配套服務功能,開展農業招商引資。筑巢引鳳,鼓勵引導工商資本和廣大農民到現代農業“三大”載體開發現代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流通業,發展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和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努力使現代農業“三大”載體成為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戰場和集散地。
(三)加快實施提質升級工程,培大育強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按照“專業化、規模化、集約化”的方向,引導農村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提質轉型發展,充分發揮家庭經營在生產環節的精耕細作優勢,把家庭經營打造成糧食等重要農產品規模生產經營的主體。要大力推進農民合作社規范化建設,規模化發展,產業化經營,品牌化提升,不斷提高經濟實力、發展活力和帶動能力,充分發揮農民合作社帶動散戶、組織大戶、對接企業、聯結市場的服務優勢,提高農業規模化、組織化水平。要大力實施農業龍頭企業提升工程,引導和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做大規模、創新科技、創建品牌,提高帶動產業發展和帶動農民增收能力;充分發揮農業龍頭企業在資金、技術、管理、信息、市場等方面優勢,增強對產業鏈發展和農民增收帶動作用,提高“產加銷”一體化規模經營水平。
(四)加快推進“產加銷”一體化經營,互聯融合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中,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是直接從事種養業的現代農業生產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為同類農產品生產經營者提供服務的現代農業服務主體。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是以農產品加工流通為主業的現代農業加工主體。這四大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在主體功能上雖各有側重,但在同一產業鏈上又相互依存,互聯互通。應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思路,積極引導構建“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龍頭企業”的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形式,把更多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融入“產加銷”一體化經營的產業鏈,結成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鏈,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整體競爭力和發展活力。
(五)加快構建指導、服務、扶持體系,加大激勵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措施。各級政府應加強對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組織領導和規劃指導,制定本地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政策激勵措施。建立健全發展新型農業經營的工作推進、服務和考核機制,農業、財政、工商、稅務、國土等有關部門應加大支持服務力度,形成合力。各級財政應建立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專項扶持資金,逐年加大扶持總額,制定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指南,引導和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農業。國家對農業補貼政策,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應與農民一視同仁發放,新增補貼應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在稅費減免、用地用電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委農村工作辦公室)
責任編輯: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