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隆回縣自2008年立項實施中央財政支持現代農業生產發展項目以來,立足縣域實際,搶抓政策機遇,以規劃為引領,以整合為手段,大力開展以農田水利為主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傾力打造一個個民心工程,極大地促進了各項目區的民生改善與發展。7年來,累計投入建設資金34568萬元,建成排灌渠道351.84公里,機耕道59.49公里,改造基地公路30.3公里,整治河道18.4公里,維修山塘71口,小型水庫除險加固7座,維修中型水庫1座,大型灌渠配套20公里,解決17140人口的人畜安全飲水問題,建成優質稻基地15.45萬畝,新增灌溉面積8.26萬畝,改善排灌面積7.19萬畝,農業生產和民生條件得到了巨大改善。
一是改善生產條件,降低勞動強度。項目區修建的渠道、機耕道充分發揮了應有的作用,渠水流進了高岸田,道路通到了深山溝,實現了農田自流灌溉和機耕機收機運,切實改變了項目區農民群眾肩挑手提和人背馬馱的艱難歷史,實現了輕松生產。
二是強化基礎設施,提高抗災能力。實施中央財政現代農業項目覆蓋的18個村有10個溝谷長垅,特別是牛形嘴、羅古石、禾木山、恒江、米家、柳山、花沖、樟石等項目村,項目實施前每遇洪水都會成災,建成大排渠工程后,防洪抗災能力極大增強,經歷了多年多次特大洪峰考驗,項目工程排洪通暢,完好無損,沒有出現任何險情和生命財產損失,農業生產和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有了可靠保障。
三是優化鄉村環境,提高幸福指數。堅持項目建設與農村環境治理相結合,農田工程配建農資廢棄物收集地、取水碼頭、生物通道、田間道路、農機進出工作臺等民生設施,近村工程配建排污溝、攔污柵、垃圾池、清潔碼頭等環保設施,生產上推行標準化種植,規范化操作,最大限度減少化肥、農藥污染,優化和美化了農村環境。
四是加快生產發展,帶動農民增收。現代農業項目實行工程建設與農業技術推廣同步并舉的新模式,以工程建設帶動生產發展,以生產發展促進工程建設,每年安排20%的項目資金用于推廣優質稻新品種新技術,幾年來累計推廣優質稻新品種31.85萬畝,推廣優質稻綜合豐產配套技術34.35萬畝,增產優質稻谷1519.5萬公斤,帶動農民增收8660.1萬元,項目區農民人均年增收300余元。
五是增加農民就業,促進農村穩定。通過項目建設,減少了生產成本,提振了優質稻產業發展的信心,提高了優質稻生產的經濟效益,拉動了優質稻生產發展,增加了項目區農民的就業機會,項目區大批農村勞動力“回流”,累計增加農民3.2萬人。
(湖南省隆回縣財政局 邱冬竹供稿)
責任編輯: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