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斐斐 黃曉琳 胡瑩
摘 要:提問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一門藝術。這種啟發式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在教學中實現師生互動的重要表現形式。恰當合理的課堂提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提問藝術;課堂教學
傳統的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強調教師的“教”。體現在課堂上就是總是以教師講授為主,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容易使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而現代教育理論則提倡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的主動性。所以在授課時,不能夠只老師一個人站在講臺上講,而是需要把學生調動起來,讓他們也參與其中。那么讓學生參與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提問,提問就成為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位美國教法專家曾說:“教師教學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從他們所提的問題的性質和發問的方法查出來?!庇纱丝梢钥闯?,課堂提問是衡量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因素。
每一個提問就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了一種聯系,架起了一座橋梁。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育理念之下,提問發展成為一種雙向的互動關系,學生已不僅僅是回答者,也是提問者。但本文側重點在于,從教師的提問者身份出發,探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如何設置提問,增加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主動思維。
一、學習教材,尋找提問點
雖然提問是在課堂之上,或者說是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展開的,但并不是說想到什么問什么,而是要在上課之前全都“設計”好,哪個問題該出現在哪里,哪個問題該以什么方式提出,這都需要事前設計好。而所有的設計又必須建立在研究教材的基礎之上,只有對所授篇目了如指掌、爛熟于心,才能夠準確的找出提問點。陶行知先生曾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在一問,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要想做個教學的“智者”,就應該多加研究,而研究教材就是最好的起點。主要是研究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圍繞這三個方面形成暢通的教學思路,以問題為契機,精心設計,解答困惑,引導學生完成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
二、難度適中,層次鮮明
問題設置不能太難,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太難會打擊學生思考的信心,還會浪費課堂教學時間;問題設置太簡單又不會引起學生思考的興趣,不動腦就可以想出答案的問題,會導致學生的思考疲勞,甚至漸漸失去思考的動力。二者都不利于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這里的層次一方面體現為問題的難易層次,另一方面也體現為學生學習成績的層次。在實際教學班中,學生都可以簡單的分為優、中、差三部分,每一個問題要選擇好提問對象,成績好的同學可以回答相對難的問題,而相對簡單的問題可以找成績差的同學來回答。這樣做一方面,可以從學生的答案中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是深刻了解還是浮于表面,由此來隨時調整教學內容,是減慢速度降低難度,還是加快速度擴展內容。另一方面,兼顧各類學生接受知識的自身情況,還有利于調動全體同學的積極性,對成績好的同學起到激勵作用,對成績差的學生起到鼓勵作用。所以問題的設置也是有一定的技巧的,針對不同學生的接受水平、思考能力進行有層次的設置。
三、師生互動,注意啟發
在教學實踐中,互動可以多種方式表現出來,而提問則是師生互動的一種有效的形式。恰當的提問可以“一石激起千層浪”,石與浪的關系就是師與生的關系,石頭扔不好就無法激起浪花,所以教師要注意問題的設置。戴伯韜說:“教師當然須教,而尤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能逐漸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師教授之謂也。”當問題的設置有一定的難度的時候,學生不能立刻做出反應,作為教師就應該適時啟發。透露一點問題的思考角度,引導學生沿著正確的思路進行深入的自主的思考,逐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主動的思考者和學習者,這就是師生間一種和諧的互動。良好的提問藝術可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使教學任務自始至終在師生間和諧的交流中完成。
四、問題新穎,引起興趣
新穎的問題,更容易引發學生的興趣,觸動學生的靈感。在大學課堂上,很多學生不愿意回答問題,有的時候是因為問題太難,有的時候是因為問題太簡單,還有的時候是因為問題沒有新意,只是為了問題而問,沒有一點藝術性。提問的藝術性很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所問問題有新意,激發學生思考的興趣。
五、制造懸念,出其不意
有一些問題的提出不一定要學生立刻做出回答,比如在一堂課的開始,學生還沒有對篇章有深入的了解,這時候不可能準確全面的回答問題,但作為教師卻可以留下問題,制造懸念,讓學生帶著懸念去閱讀聽講,進而自己解答問題。
六、形式多樣,語氣親切
提問是老師與學生的對話,而最直接的表現方式就是語言的對話。一句話說出來,涉及到語氣、語速、語調、重音等多個方面的問題。在這樣的前提下,作為教師就應該加以注意。比如提問時語氣親切,學生回答的很好的時候,給與表揚和肯定;回答的有欠缺的時候,也不要一味的批評和否定,而是要設法找一個角度給與鼓勵,進而消除學生的畏懼感和恐懼心理,讓學生在放松的氛圍中活躍自己的思維。
課堂提問有很多好處,但是千篇一律的提問方式會引起學生的身心疲勞。所以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注重創新,針對不同的內容可以設計不同的問題,可以采用直問、反問、追問等多種形式。
由此可見課堂提問也是一門藝術,是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一環。課堂提問伴隨的是課堂解答,在問與答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善思、能辨,對學生提出的新穎、獨特的想法和意見,及時鼓勵和引導,進而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大膽思考的精神,讓學生不斷體會問題解決后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積極性和主動性。課堂提問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學生為中心,建構師生之間的融洽關系,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為此,教師必須注意課堂提問的藝術,以全面提高課堂提問質量。
參考文獻:
[1]馮翠云.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探微[J].江蘇:語文與教學研究考試周刊,2007.
[2]桂世權.心理學[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6.
[3]葉圣陶.葉圣陶教育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作者單位:空軍勤務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