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艷
邯鄲廣播電視臺作為市級的傳媒,把民生信息的傳播放在首位,注重把民生新聞的傳播無論從內容上還是形式上都做到了進一步貼近民生,以人為本,向人本、民本回歸的體現,它堅持在信息資源渠道上來自于老百姓,在內容上貼近百姓日常生活,在制作上立足于服務廣大民眾,在新聞評價中植根于百姓立場,是新聞“三貼近”原則的具體表現。但是,隨著各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的快速發展,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不足與問題,如題材狹窄,內容千篇一律;報道形式花哨,新聞價值不高;問題報道過多,侵犯他人隱私;缺乏深度報道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生新聞質量與傳播效果的提高,成為業內人士必須要解決的重點問題。據此,本人在民生新聞內涵及特征介紹的基礎上,淺析地方電視民生新聞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并探討其中的主要原因,然后結合實際制定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和同行們交流,以促進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的發展。
一、民生新聞理論概述
(一)民生新聞內涵
民生新聞是一種積極倡導聚焦民生熱點,關注民眾生活方方面面的新聞欄目。民生新聞的社會性為其本質屬性,因此民生新聞的內容主要涉及社會現象和社會焦點問題。同時,狹義上民生新聞被人理解為市民新聞。民生新聞主要以普通老百姓的論調和想法為主要內容,關注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變化與思想民風發展趨勢,關注百姓需求、生存現狀及與百姓生活密切相關的民生熱點話題,如生存困境、環境污染、教育醫療和民眾意愿等等。民生新聞可以最直接地反映基層百姓的生活現狀,立足于民眾,自下而上地表達民意,堅持從最底層的視覺發現問題,貫徹“以民為本”的價值原則,將話語權由官方轉為普通民眾,賦予了新聞更多新鮮的生命力與血液,拉近了百姓與新聞及官方之間的距離,使電視節目能夠更加深入基層,貼近百姓,有效提高了新聞的實效性。
(二)民生新聞特征
首先,和經濟、政治等新聞相比,民生新聞以平民視覺為報道立場,其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政治色彩,在內容上更加靠近基層、貼近百姓,善于從百姓的角度來發現新聞,評價新聞事件,是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新聞形式,這是也民生新聞的一大特色。其次,普通百姓的生存與發展空間問題是民生新聞的主要報道題材。縱觀民生新聞事實可以發現,區別于傳統政治新聞,只注重國家政策方針、大事件的新聞內容不同,民生新聞內容都是與百姓日常生活、百姓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小事”、“身邊事”,包括醫療衛生、勞動就業、收入分配、農村土地改革等等涉及民眾生存利益的事情,并且注重從細節入手講述“大事件”,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傳達民生新聞信息。再次,在報道形式上,民生新聞更加豐富多樣,拓寬了信息維度。當前,民生新聞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生動故事講述型、簡單資訊介紹型、事件評價總結型、深入探究調查型等,能夠結合不同的新聞內容選擇多變的新聞報道形式,在輕松愉悅的節奏中引導民眾了解新聞,接受最新信息。此外,在表現上,民生新聞更加注重與觀眾之間的互動,貼近受眾生活,注重新聞事件的現場性,縮短了新聞與民眾之間的距離,電視觀眾由原來的被動接受客體積極轉變為電視節目的參與者和新聞內容的利益相關者。
二、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存在的不足與問題
(一)題材狹窄,內容千篇一律
題材狹窄,內容趨于一致是當前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報道中存在的普遍問題之一。從報道對象及民生新聞內涵界定來看,絕大多數的市民與農民,廣大的中下層民眾是民生新聞中的”民“,但是當前部分民生新聞在報道中卻忽略了這個最需要關懷、龐大的報道對象,導致民生新聞導報體裁范疇單一、狹窄,只以城市為中心,沒有給予廣大農村、農民以足夠的關注。此外,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播報時間、內容趨同,在欄目設計上各地方電視臺互相克隆,缺乏本地特色與創新,導致在同一個時段每個地方電視臺都在播出類似的新聞內容,進而使民生新聞傳播同質化問題逐漸嚴重,造成受眾審美疲勞,從而失去觀賞興趣,降低了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收視率,影響了新聞傳播效果的提升。
(二)報道形式花哨,新聞價值不高
民生新聞熱衷于反應關乎民眾日常生活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反應老百姓的生活中的要緊事、突發事件、感人事件等,旨在于幫助廣大人民群眾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督促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的行政態度與執行力。但是縱觀當前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現狀可以發現,部分新聞民生新聞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選擇不夠確切,呈現在觀眾眼前的新聞內容過于表面化、形式化、瑣碎花,新聞價值不高,不能夠全面、具體地反映百姓關心的重點問題,而是通過打架斗毆、偷盜搶劫、車禍流血等一些列驚險刺激的話題與畫面來吸引受眾的眼球,過于追求新聞的娛樂化,重視報道形式的花哨,缺乏新聞內容的深層次內涵挖掘,缺乏人文關懷。這樣的民生新聞報道內容不僅降低了新聞內容的價值,影響了收視率的穩定提高,還導致民生新聞失去了應有的播出意義。
(三)問題報道過多,侵犯他人隱私
民生新聞關乎百姓日常生活,通過對社會問題的適時、適度報道傳播,旨在提高相關部分及公眾解決問題的能力與速度,促進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保護。但是當前對于社會問題的選擇,部分地方電視臺出現了過分重視問題報道的現象,為了吸引大眾眼球,不斷圍繞社會問題進行報道,并在報道的過程中可以渲染事件情節,熟不知,這樣的報道不僅不利于民生社會問題的解決,反而還會導致社會問題過于泛濫和頻繁的出鏡率而影響人們對某些社會問題的判斷與認識,形成具有一定偏頗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報道家庭糾紛、情感糾葛等負面新聞時,通常會涉及到當事人的隱私問題,部分地方電視臺在隱私保護上工作不到位,無意中侵犯了他人隱私,給當事人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擾。這也是當前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報道中普遍存在的不足之處,有待于進一步解決。
(四)缺乏深度報道
簡單地還原事實、就事報事,忽略事件背后的深層原因,是部分民生新聞欄目普遍存在的不足。部分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題材比較豐富,內容龐雜,表面上看起來很熱鬧,對“收視率”起到立竿見影的功效,但卻缺乏對事件背后深層次的根源性的透視,有悖新聞報道的原則與規律。直白的播報不僅讓新聞失去了應有的深度,也丟掉了原本可能具備的新聞價值。觀眾雖然天天看,卻很難對此有所思考,沒有發揮民生新聞應有的社會意義。
三、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一)一味追求市場和經濟效益
為了提高收視率,不斷擴大自身市場份額,部分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表現出“泛娛樂化”傾向,絞盡腦汁去報道一些標新立異的內容來吸引受眾注意力。在部分新聞中,不乏媚俗、庸俗、世俗的事件內容,這些新聞內容的過多出現,不可避免會影響受眾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會導致部分觀眾對民生新聞產生厭煩的情緒。而這種現象的背后無疑是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媒體對于經濟利益和市場份額的過分追求,如此,不僅會將民生新聞帶入絕境,還會導致惡性循環怪圈的出現。長期如此,必將對社會文明產生消極影響,所以,媒體還是應該在堅守自身專業素養和職業道德的前提下來考慮經濟效益和市場收益的問題。
(二)過分強調自身輿論監督角色
在民生新聞報道過程中,地方電視之所以會出現問題報道過多,侵犯他人隱私等情況,主要是因為其自身角色定位偏差,過分強調輿論監督角色。地方電視臺在幫助百姓解決重難點問題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能夠將百姓的疾苦快速傳達給地方政府及各相關部門,替廣大百姓發聲,影響社會輿論,以督促問題的解決。但是部分地方電視媒體在實行輿論監督的同時,過分強調和放大了自身的協調、監督角色,從而出現了媒體審判的越權行為。從本質上說,就是為了簡單的迎合受眾的口味,獲得他們的青睞而走了一段錯路,造成了在自身在角色定位和實施過程中的迷失。
(三)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專業人才匱乏,人才建設的力度不足是導致民生新聞突出的問題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民生新聞從業人員新聞專業知識及業務能力欠缺,理論知識掌握不夠牢固,缺乏新聞敏感性,在日常工作中不能夠深入到基層一線民眾當中,不能站在民眾的角度考慮問題,新聞事件報道缺乏新意,深度報道能力不足。還有部分民生新聞從業人員職業素養有待提高,在有些民生新聞的報道中,會發生侵犯當事人隱私的現象。這就是新聞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缺失的表現。
四、邯鄲電視臺《民生大視野》實例分析
《民生大視野》是邯鄲電視臺第一民生新聞欄目。真心對待呼聲,真實反映生活,真誠幫忙服務,真摯促進和諧是《民生大視野》欄目宗旨,該節目立足本土,關注民生,服務百姓,例如幫助陽春小區通行公交車;幫助新澤園小區查找暖氣不熱原因,解決一千多戶居民取暖問題,是邯鄲電視臺民生新聞的重要品牌節目。欄目內容涉及范圍比較寬泛,囊括與民眾相關的各種新聞事件,如食品藥品安全、公益事件、城管與商販沖突、環境問題等等,題材豐富、具體,能夠做到真正立足于百姓日常生活,服務于百姓。《民生大視野》還在新浪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上開通了互動論壇,節目組會定期選擇話題節目與觀眾進行互動,并收集和采納網友留言與意見。自開播以來,《民生大視野》欄目取得了較好的口碑,在邯鄲市民中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能夠為民眾解決部分生活問題,但是其中也還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分析解決,以促進節目更遠更高的發展。
首先,內容瑣碎,部分民生新聞報道浮光掠影止于表層,缺乏深層信息挖掘與分析。如2015.1.12期節目中有關《人民路與鐵西大街交叉口輛車相撞 無人員傷亡》報道為例,在短短的1分13秒的新聞中,止于簡單地還原事實,沒有對發生交通事故的原因進行分析,也沒有就此次交通事故而給觀眾是當個的提醒,新聞存在于“播”的形式,缺少應有的適當點評,影響了民生新聞傳播效果的提高。
其次,新聞內容傾向于民眾生活,時政新聞略顯缺位。在內容方面,《民生大視野》對百姓日常衣食住行、喜怒哀樂的觀眾遠遠多于時政新聞。有部分人員對時政新聞“心存誤解”,認為其內容只關乎領導、會議、政策、文件,與百姓生活相距甚遠;還有一種觀點認為百姓反感時政新聞,只有精英階層才對其有興趣。以上兩種觀念導致了民生新聞在實踐中,選題過度“原生態”、“平民化”,時政新聞缺位。
五、民生新聞在地方電視臺的發展趨勢
(一)提高新聞價值,真正解決民生問題
提高新聞價值,真正立足于解決民生問題不僅是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長遠發展的基礎,也是今后民生新聞不可改變的發展趨勢。為此,地方電視臺首先要改變民生新聞過于形式化、缺少新聞價值的現狀,對新聞節目形式及內容進行重新定位,摒棄為吸引眼球,追求市場與經濟效益而增加的娛樂化因素。科學合理選擇新聞題材內容,立足于“民生新聞”內涵,專注于報道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重難點問題,反映百姓疾苦,充分發揮電視民生新聞為百姓代言、替百姓說話的作用,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幫助百姓解決困難為己任,在社會中積極傳遞正能量,發揮電視媒體的輿論監督作用。
(二)擴大新聞線索渠道,豐富新聞內容
擴大新聞線索,是豐富新聞內容的重要途徑與手段。為了進一步擴充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內容,使新聞內容更加具有實用性、服務價值,貼近百姓生活,地方電視臺應該不斷壯大并培養電視臺通訊員隊伍,他們是分布在各個部門、行業、街道的一線人員,他們既有一定的新聞采寫基礎和新聞興趣愛好,還熟悉、接近基層一線,不僅可以獲得第一手的新聞源,還能夠掌握老百姓的新聞關注點,有助于提高新聞閱讀價值。其次,還可以增設線索征集、微博互動和有獎回復等新聞線索渠道,注重與廣大觀眾之間的互動溝通,促使他們成為活躍在電視臺客戶端的積極“情報員”。同時,地方電視臺還可以根據時代發展趨勢,建立并完善網絡電視臺,面向受眾提供新聞點播會看服務,培養固定收視群體。但是最重要的新聞線索獲取渠道依然離不開廣大記者編輯的努力,需要記者培養新聞敏感性,圍繞節目內容廣開言路,豐富新聞內容,擴大新聞信息覆蓋面。此外,可以在各個社區發展與培養信息員,建立民生新聞直報網,保證新聞實效性、真實性,擴大新聞傳播效果。
(三)提高采編人員業務能力
作為民生新聞的主要創作人員,民生新聞采編工作者的業務能力和新聞專業水準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新聞的可讀性與價值。所以要提升民生新聞質量,就要提高采編人員業務能力。一方面,民生新聞從業者要與時俱進,注重學習,不僅要根絕傳播環境及時代的發展變化而及時接納和吸收新的專業理論知識,探索新的專業實踐,還要在專業學術上力求有所創新,豐富自身新聞專業素養。另一方面,民生新聞采編人員還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知識,力爭做一個“雜家”,在日常工作中密切關注涉及民眾生活的大事小情,對關乎民生的各方面內容做到心中有數,能夠形成自己獨特全面、系統的分析,掌握當前民眾需求、國家方針政策,使得自己在各類題材報道中做到游刃有余。
(四)注重差異化,塑造品牌魅力
品牌,已經成為競爭日益激烈的媒體環境中謀得生存并實現突圍,取得成功的重要手段,它是信任度、吸引力和競爭力的象征;而差異化是實現長遠發展,為欄目注入新的血液,滿足人們新聞審美需求的策略與途徑,所以注重差異化,塑造自身品牌魅力,是今后民生新聞在地方電視的發展趨勢之一,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節目收視率,促使觀眾對節目產生較高的美譽度和忠誠度,進而形成更高價值的經營附加值,創造一系列更多的無形資產。為此,地方電視臺的民生新聞節目要堅持獨特路線,避免盲目的效仿與刻板,以錯位競爭的戰略促進節目品牌的形成。在內容和播出時間等方面努力創新,注重內容質量的提升,保證民生新聞內容既貼近老百姓生活,又不庸俗,能夠真正服務與廣大觀眾,成為業內專家學者、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新聞欄目,在地方電視臺新聞行業內成為標桿典型。
結語 民生新聞類電視欄目的出現,可以說是一種積極倡導關注百姓生計,注重市民生活的新聞欄目。從它的出現,發展以及今天的不斷成熟,都無不彰顯著我國新聞工作者對新聞觀念發展的積極定位。作為一個新聞資訊類節目,它要想能夠長期留住觀眾的眼球,吸引更多的潛在受眾,如果僅僅從外表上對新聞節目進行包裝是遠遠不夠的。因為時間一旦長久,百姓會對節目的新鮮感厭倦,再加上新聞內容的質量沒有得到及時的提升,是不可能永久留住受眾的。因此,地方民生新聞欄目應該不斷提高新聞的播出和社會質量,提高新聞價值,真正解決民生問題;擴大新聞線索渠道,豐富新聞內容;提高采編人員業務能力;注重差異化,塑造品牌魅力,以服務大眾、服務社會為標準,關注民眾發展,促進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的廣闊發展。
(作者單位:河北邯鄲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