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
草科雞是我國貢嘎山南坡自然風景名勝保護區境內豐富的動植物垂直帶譜中, 自然形成的肉、蛋、藥兼用型的優良地方禽類品種,因為出產于四川雅安地區石棉縣草科藏族鄉而得名。其品種特性主要表現為:外形高大雄壯, 羽色亮麗;野性強,耐粗放,耗料少,山林地放牧生存能力和采食利用青綠飼草能力強;肉質細嫩、風味獨特、營養價值高等。
外貌特征:草科雞體型渾圓,體格碩大,體質結實;頭部清秀、寬短,耳呈圓形、紅色;冠多為紅色單冠,冠齒6~9個。眼大有神,虹膜呈橘紅色,瞳孔為黑色;喙直,短而粗,多為黑色,極少數為灰色。肉髯鮮紅色呈三角形;頸長而靈活;皮膚肉色,部分為黑色;脛多數為灰黑色,少數為全黑。草科雞中27.1%為烏骨雞,10.7%為全烏雞,16.4%為半烏雞。公雞體大雄壯,冠大直立,羽毛多為黑色,梳羽、蓑羽多為紅色,少數為金黃色鑲邊黑羽,富有光澤。烏骨雞公雞全身羽毛黑色發亮;非烏骨雞公雞約有48.8%為大紅公雞,42.2%為灰黑紅公雞。母雞羽色復雜,主要有黑黃、麻、灰、白、蘆花等色,黑羽占43.8%。成年公雞體重3.7~6.0公斤,母雞體重3.1~4.2公斤。
品種性能:6月齡公雞活重3.28公斤,母雞均重2.73公斤;4月齡前為快速生長期。成年公雞平均半凈膛屠宰率82.20%,母雞79.60%,平均全凈膛屠宰率為69.59%,母雞為65.25%。草科雞肉用性能的特點是胸腿肌發達,成年公雞胸腿肌重達1169.2克,占胴體重的40%~50%,母雞胸腿肌重1033.7克,占胴體重比值與公雞相近。草科母雞216日齡開產,種蛋受精率為92.6%,受精蛋孵化率為85.4%。年產蛋量158枚,平均蛋重55克,平均蛋殼厚度為0.37毫米,平均蛋形指數1.33。蛋殼多為淺褐色,少數為白色。
營養價值:2001年8月,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成都)與四川省農科院中心實驗室,采用“日立835.50型高速氨基酸分析儀”,將草科雞和市場銷售的普通肉雞所含的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脂肪酸和礦物質元素等主要營養成分的含量進行了對比檢測與測試,結果表明:與市場銷售的普通肉雞相比,其蛋白質高2.8%、脂肪低5%、賴氨酸高11.7%,蛋氨酸高9.6%;草科雞屬高蛋白、低脂肪食品,氨基酸含量豐富,滋補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