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二叔
“考大學不如學技術,我兒子人生我大主宰!”據媒體報道,近日,一群黑西服、黑墨鏡的男子突然出現在北京大學校門前,抗議高考。他們每人手里拿著一個寫有文字的告示板站成人墻,旁邊還停放著一輛價值千萬的勞斯萊斯古斯特,一位戴著金項鏈、金戒指、金手表的男人站在豪車旁指揮人群,吸引了眾多圍觀群眾。
對于這個事件,不管出于什么目的,都不具備一點公信力,有關高考的話題,往往會因為大學生的廉價,最后得出讀書無用論。不過在北大校門前擺人墻抗議來講,不用多想,儼然又是一件口水表演秀。
從新聞圖片中我們很清楚地看到,指揮的是一位土豪,身披斗金,座駕豪車,他得出的結論是,“我有錢,我兒子不上大學照樣吃得開”。從源頭上講,這儼然還是拼爹文化在作祟。表面上是這位土豪是在抗議高考,玩行為藝術,實際上是一種炫富行為,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筆者想問的是,大多數人還是需要通過高考來實現人生的價值,如果這一條路你都否定了,其中的用意到底是什么?
至于讀書有沒有用?上大學有沒有用?其實答案很簡單,都是有用的。如今社會之所以對大學產生質疑,其實最大的原因是教育系統和學生的讀書目的都出了問題。很多的社會不公,得不到有效解決,逐漸回歸到教育的層面上,最后往往人們開始否定一切。說白了中國教育和中國醫療的困境一樣,單從個體層面去看,其實往往都是避重就輕,戳不中核心,到頭來媒體各種呼吁,民眾依舊困境,這樣怪圈只能周而復始,間歇性發作了。
“知識就是財富”,但目前的形勢偏偏讓“知識”與“財富”不成正比,“知識”在大幅度地貶值,貶得讓那些本想通過讀書去改變命運的家庭泄了氣。試想,父母是純靠種地刨食的農民,幾年下來,這幾萬元的培養費可砸出了債務的大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愿望在殘酷的就業形勢面前化為泡影,多讀書與少讀書沒了多大區別,還不如少讀點書。因而,現在農村新“讀書無用論”的“病毒”迅速擴散。
大學生就業難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是由市場供求嚴重失衡造成的——市場容納不了蜂擁而至的大學生就業大軍。其實任憑市場去主宰人才的發展方向是不行的,畢竟市場本身有缺陷,特別是法律規章缺位的情況下,很容易凸顯社會就業不公和人才的畸形發展。
農村大學生處于一定的弱勢地位,如果全由他們自己去闖蕩社會,撞得鼻青眼腫也就在所難免了。這對想讓孩子賺錢來改變家庭窘境的農民來講,是何等的失望!國家也好,地方政府也罷,對此等現象絕不能熟視無睹、放任不管,有必要出臺一些惠及農村大學生的幫扶政策,讓他們鼓起人生的風帆,去為國家的發展出謀獻策。現在國家鼓勵大學生當村官是一項挺不錯的政策,但必須看到的是,村官的崗位畢竟很有限,相對于龐大的大學生就業隊伍,可能只是解決就業的冰山一角。
怎樣做到人盡其才,讓大學生尤其是農村大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可能是擺在議事日程上的一項重要工作。不能等“讀書無用論”的“病毒”如“非典”一般肆虐時才想應對之策,也許為時已晚!沒有人才,國家難以振興。二戰后的日本遭遇了那么多的困難,其情勢遠甚于如今的金融危機,但日本政府優先發展教育、優先培養人才,使日本迅速崛起,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經濟強國。我國現在面臨的困難雖然很大,但想想一衣帶水的日本,還有多少堂而皇之的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