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超霞 馬志君
摘 要:該文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比較法,將學校乒乓球專修課教學訓練方法與校外乒乓球俱樂部的教學方法進行異同點的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結論:學校乒乓球專修課教學內容比較簡單,缺乏外界俱樂部教學訓練的針對性;傳統教學訓練模式受到學時、學期的限制。建議在乒乓球教學過程中增加對外部教練員教學訓練手法的引用,適當增加學習的時間,從而實現體育人才 “一專多強”的培養目標。
關鍵詞:乒乓球 傳統教學 俱樂部
中圖分類號:G8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5)03(c)-0199-01
乒乓球項目是我國的“國球”,受到數以億計球迷的喜愛。不僅在民間受到大眾的喜愛,同時也是高校體育課堂上不可或缺的術科項目,也是眾多高校體育專項學生的必修課程。乒乓球項目的教學不是一成不變的,是動態發展的過程。為了提高乒乓球教學質量,不僅要了解傳統的乒乓球課堂教學的模式及手段,同時也要了解校外俱樂部如何對學員進行教學的模式。通過對傳統教學模式與校外俱樂部模式的比較,發現學校乒乓球教學的缺陷,進而發現兩種模式的優劣之處,以求彌補校園乒乓球課堂教學的缺陷,吸收校外俱樂部乒乓球教學方式與手段,引入優質的乒乓球教學模式,從而大幅度提高傳統學校教學模式的乒乓球教學質量。
1 傳統學校教學模式與校外俱樂部教學模式的相同點
乒乓球專修課與校外乒乓球俱樂部都采用了多球教學訓練方法。多球教學是根據自己受訓對象的真實情況對教學的內容、目標進行綜合分析,并在乒乓球教學中較多使用的一種教學發法,根據不同受訓者的訓練水平和特點出發,可以連續不斷地發出不同落點、旋轉、力量、速度的球,增加訓練的強度與密度,以求達到預期教學目標。傳統乒乓球教學模式下,多球訓練是乒乓球教學訓練中重要的教學方法與手段,被專業隊及高校與俱樂部教學廣泛使用,教師會利用上課時間分好組別兩人一組進行互發互練,已達到動力定型的效果。俱樂部教練員一般通過一對一或一對多的使用多球訓練教學方法,對學員的基本動作、基本跑位進行糾偏。
2 傳統學校教學模式與校外俱樂部教學模式的不同點
2.1 相同練習內容的練習順序不同
傳統學校教學模式專修課一般練習順序是:反手擊球練習——正手擊球練習——發球接發球練習——弧圈球練習——實戰練習。校外乒乓球俱樂部練習順序是:正手擊球練習——反手擊球練習——發球接發球練習——弧圈球練習——實戰練習。
2.2 練習內容不同
傳統學校教學模式與乒乓球俱樂部的練習內容相比較,乒乓球俱樂部練習內容較為豐富,除了對正反手基本擊球技術的學習外,乒乓球俱樂部教學內容還包括:正手滑步擊球練習,擺速練習,反手側身攻球練習,反手側身攻撲正手練習,在此練習期間,可以根據學員自身水平的高低進行有的放矢的練習,同時也重視基本步法的練習,以及戰術練習和組合戰術練習。
2.3 練習時間不同
傳統學校教學模式乒乓球專修課每周進行3堂課,每堂課1.5小時,每周練習時間共4.5小時,一學期進行十五周課,一年兩學期,一年專修學生練習時間共135個小時。通過走訪俱樂部教練員了解到,乒乓球俱樂部每個學員的練習時間平均為每周4個小時,一周四天練習,因天天練習學員會感到疲勞,而且學員還要進行其他文化學習,另外三天的文化課學習可以保證學習成績,多數情況乒乓球的練習不會耽誤學員的學習成績,家長因此也不會減少對乒乓球訓練的時間,同時學員家長會對練習時間進行合理調控,否則,經濟上也會承受更大的壓力。由上述訪問得知外部俱樂部學員每周的平均練習時間為4小時。傳統學校教學模式乒乓球專修課每周3次課,每堂課1.5小時,一周總共4.5小時,在訓練時間上看起來基本相同,但是,經過訪問,教練員說,這里訓練全年除了特殊節日進行放假,幾乎天天練習,所以,在一年里總的練習時間長于傳統學校教學模式乒乓球專修課的練習。
3 教學傳統學校教學模式與校外俱樂部模式不同因素分析
3.1 訓練順序不同的主要原因
校外乒乓球俱樂部是以教練員最終連續供球,教練員的反手供球技術很強,可以從一開始將球供到學員的正手位,使其進行連續正手攻球練習,最先形成正手技術動作定型。傳統學校教學模式的專修課是由一個教師教學,多個學生學習,不可能做到教師單人的陪練供球,因此,傳統學校教學模式是以提高學生的反手技術,在以學生的反手技術提高的前提下進行相互的供球與動作的學習,因此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最先學習的是反手技術。
3.2 訓練內容不同的主要原因
傳統學校教學模式專修課教師也意識到其他技術的重要性,但專修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乒乓球基本技術,為學生畢業后具有一定的基礎技術并能實施在乒乓球教學事業中,其他技術由于時間和教師無法兼顧所有學生。校外乒乓球俱樂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從發球、接發球、正手進攻技術、反手進攻技術和步法等幾乎所有方面進行提高,進而提高其競技能力。
3.3 練習時間長短不同的主要原因
乒乓球專修課屬于學校體育,學校是有學時、學期、學年、假期的限制。在放假期間,學生處于停練狀態,以至于每年兩次假期還需要大量的時間找回上學期學過的內容以及手上的感覺,建立動作定型的時間相對延長。校外俱樂部乒乓球練習屬于社會體育,社會體育不受時間、地點等因素的限制,可以全年無間歇進行提高訓練。
4 結論與建議
4.1 結論
傳統教學模式下乒乓球練習內容相對簡單,應增加更多對抗性學習內容,對學生的技術水平和競技能力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校內學生乒乓球技術水平明顯低于外部乒乓球學員,學生只能依靠互相練習緩慢地提高技術水平,明顯劣勢于校外乒乓球俱樂部所提高的技術水平。校內乒乓球專修課練習時間相對較短,專修課教學是一個教師教學,多個學生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法兼顧所有學生,大多時間都是學生相互練習。
4.2 建議
4.2.1專修課教學起初,樹立學生互相練習的思想,在教學途中,對學生進行校外乒乓球教練員教學手法的教學,通過學生對教學手法的學習和熟練應用,既可以挺高專修課學生乒乓球技術的提高,也可提高其畢業后從事乒乓球教學的能力。
4.2.2適當增加專修課的教學學期,傳統學校教學模式專修課教學開始于大二第二學期,有增加學期的空間,并且,傳統學校教學模式對于體育學生的培養目標是實現學生運動項目技能的“一專多能”。增加學期的數量有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同時增強傳統學校教學模式在外界的良好評價。
參考文獻
[1] 彭瑞.青少年乒乓球運動員有氧無氧能力代謝特點的研究[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1994(1):62-68.
[2] 李裕和.多球訓練在女子乒乓球運動員專項素質訓練中的運用[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05,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