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樓市呈現回暖趨勢的同時,土地市場卻在持續降溫。據統計顯示,8月份,全國300個城市共成交土地1531宗,環比減少30%,同比減少36%;成交面積5389萬平方米,環比減少29%,同比減少40%。
在土地成交量大幅減少的同時,多城土地出現流拍現象。有業內人士向記者指出,8月全國300個城市共推出土地2610宗,成交1531宗,流拍土地多達1079宗。其中,流拍的住宅用地有335宗。
對于多城土地頻繁出現流拍的現象,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一線城市供應用地相對減少且供應的土地多位于市郊,二三線城市雖然供應用地較多,但對開發商難以產生足夠的吸引力,所以土地流拍的現象便時常發生。
美聯物業深圳區董事總經理江少杰指出,不同于樓市的紅紅火火,深圳土地市場表現相對平靜。今年1月至8月,深圳共成功出讓32宗地(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地塊),共計89.04億元,同比大減八成。
點評:按照目前全國的推地類型來看,住宅用地供應持續減少,下半年全國土地市場或難回暖。

142家房企超兩成負債率逾80%
截至目前,滬深兩市(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142家上市房企2015年中報已經披露完畢。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142家上市房企上半年負債合計接近3.4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約達13%。不過,這142家上市房企的資產總計為4.41萬億元,同比增長幅度約達14%,與負債增長水平相持平。根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計算,2015年上半年,142家上市房企的平均負債率為76.8%。“這樣的平均負債率水平是適中的,反映了房地產行業整體上沒有太高的杠桿模式”。嚴躍進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不過,預計下半年房企負債率可能會上升。
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獲悉,截至2015年中期,資產負債率大于80%房企占22.54%,在70%-80%之間占比為20.42%,60%-70%之間的占比為20.4%。
對此,蘭德咨詢總裁宋延慶表示,開發商普遍采用高杠桿和高資金成本驅動的以債養債模式,致使部分房企負債風險“攀上新高”。
點評:負債規模上升的房企背后,是其外部融資規模在繼續增加。通過持續負債的方式,為房企的去庫存獲取新的資金。同時,這也說明此類上市房企依然在積極謀求戰略擴張。
外資購房套數不受限
日前,建部、商務部等6部委聯合發布《關于調整房地產市場外資準入和管理有關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有資格境外機構和個人可在國內購房。這意味著除了還在實行限購政策的城市,境外人士在國內購房套數已經不受限制。《通知》提出,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比例,按照《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關于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比例的暫行規定》執行。取消外商投資房地產企業辦理境內貸款、境外貸款、外匯借款結匯必須全部繳付注冊資本金的要求。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至7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到位資金利用外資185億元,同比下降24.5%。專家認為,此舉有望增加部分外資投入房地產。外商房企的注冊資本金降低也明顯有利于部分企業的資金周轉。
點評:雖然實際影響有限,但對于市場的購房者信心有所影響。對于一二線城市來說,特別是中高端物業將有直接的利好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