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蘭英

在宜興紫砂壺變化萬千的造型中,常常以梅人壺,寄寓高風亮節的情懷。梅花凌霜傲骨的品格為歷代文人雅士與紫砂高手所欣賞,故以梅人壺就成為紫砂制作經久不衰的題材,常見以梅花為題材的品種有“高梅壺”、“矮梅壺”、“扁梅壺”、“合梅壺”、“松竹梅壺”及“梅段壺”、“梅樁壺”等。
顧景舟的眾多作品中。這把“詠梅壺”(見圖1)外形精美、做工精細、頗具特色,這把壺最初歸屬于宜興陶瓷陳列館,其后歷經滄桑、幾易其主,一度流落海外,近年來悄然回歸。在40余年后的2014年嘉德春季拍賣會上,“詠梅壺”以2875萬成交,這把壺可謂經典中的經典:精選底槽清泥料,色澤沉穩內秀,流、把均為梅樁彎折扭曲而成,因而虬勁有力;壺流、壺身相接處。塑一梅枝連接于壺身正面。梅枝蜿蜒向上、端麗穩重、精致傳神。該作品中的梅花從技法上參照了唐云的梅花圖譜,就其氣質而言,傾注了顧景舟先生的品質、性情,演繹了梅花的崇高境界。
正如著名畫家亞明所評:“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高手不過十余人。顧兄景舟當為近代大師。顧壺可見華夏之哲學精神、文學氣息、繪畫神韻?!比藗兤毡檎J為,顧景舟的光器乃一代宗師,其實通過這把“詠梅壺”我們不難看出他的花器,亦正亦諧、活潑生動,完全擺脫了“工藝腔”,文靜中自有氣勢,這是他多年對文學、繪畫、歷史等學科的研究表現。
“聞道梅花坼曉風,雪堆遍滿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億,一樹梅花一放翁?!泵坊ㄓ芯辏瑢懸夥枪ぞ?。像什么,不像什么,只是花器的一般境界。似像非像,亦幻亦真,才是花器的最高境界?!傲k梅花壺”(見圖2)以紫泥為胎,壺體呈六辦梅花狀,壺身與壺蓋渾然一體,蓋紐塑為花蒂,構思巧妙、線面清晰、制技細膩、韻味秀美?!傲k梅花壺”壺體分為六辦筋紋形,等分均勻規整,似瓜若果,新穎別致,壺蓋亦做成花形。與壺口契合。全器線條飽滿豐腴。中腹向外鼓出,極富張力;壺鈕以娟秀的梅花造型捏塑成,為點睛之筆;嘴、把輔以簡潔的造型;壺身似梅花或盛開、或待放,姿態優美動人。
“六辦梅花壺”壺體端莊,氣勢沉穩凝重,造型簡潔,高雅超逸,整體傾注敦厚、渾樸的韻味,以精妙奇巧的構思化為清秀不俗的紫砂茗壺。壺嘴自壺腹胥出自然;壺把高挑圓潤,與壺嘴對應出勢,凝重端莊、古樸素雅:筋紋式壺鈕處理得當;壺蓋和壺身上下一體,顯示出筋紋器特有的氣質:壺體敦厚飽滿、曲張有致、氣度渾樸大方,雕塑工藝嫻熟、信手拈來、氣暢神怡、筋紋流暢、脈絡清新、精細規整,壺式亦古樸亦風雅。得到了眾多行家的喜歡。
老一輩紫砂藝人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作為新時代的紫砂藝人,在天時、地利、人和的創作環境下,可謂得天獨厚。紫砂壺千姿百態。傳統壺的儒雅、莊重體現出古韻美,現代壺的靈巧精致體現技藝美和時代美。紫砂壺藝人在創作上一方面要體現民族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還要向著時代性的紫砂藝術邁進。體現新時代紫砂藝人對美的感悟、對紫砂藝術的見解,去發揮個人獨到的藝術魅力,把傳統與現代、生活與藝術之結合起來進行設計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