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
中國油畫經過了100多年的傳入、引進與普及,到了21世紀,當然應該更寬闊地走中國自己的路。我曾經說過,中國油畫不僅要吸引人,更要吸引中國。也就是說要在研究吸收西方古往今來的各種油畫流派風格包括創新等基礎上,更多地尋找對中國山水、中國大地的表達。也包括在大地上,在自己的家園里,在自己腳下這塊堅實的土壤上升華自己的感受。這里面說大的可以包括大的文化影響或者說文化關切,說小的是自己面對真山真水的真情感,所以油畫的寫意應該是中國油畫的一條必然之路。當然油畫可以有不同的風格存在,有不同的觀念支撐各種風格的探索。但是就寫意而言,它應該是中國油畫的應有之義。因為中國作為一個不間斷藝術歷史的大國,多少年來中國繪畫、書法、建筑等視覺藝術,甚至包括所有的文學藝術的各個題材和種類,都貫穿了寫意這條主線。也可以說寫意是對中國文學藝術的一個總體概括。它是一個大的、方向性的、取向性的課題,由此中國油畫在當代更多地朝向寫意的方面去探索,我覺得這是很有價值的。它至少可以修正和糾偏我們許多年來總是在吸收歐洲、前蘇聯的外來風格。所以寫意既包括了一種藝術精神、藝術觀念,觀察世人和世界的方式方法,也包括了在油畫上的藝術形式探索。而所有的這些探索,我認為它最直接的價值是會使畫家自己的風格面貌擁有這個時代總體的學術方向。
我也相信所有優秀的畫家都能夠在自己的經驗基礎上,不斷地錘煉出語言的表達,由此形成鮮明的風格。這樣來說的話,寫意是一個大的方向或者維度。在這個維度里所展開的,自然是畫家自己不同的經驗積累和更加具體的語言關切。由此寫意油畫最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就在于把文化關切和油畫本題的關切兩方面能夠形成更加有機的結合。因此可以展望寫意油畫能夠開辟出21世紀這個時代新的方向。
當然在寫意和寫生之間也有許多話題值得探討,寫意和寫生兩個詞都以寫為當頭。當然一個講生,一個講意,嚴格來說它們的內在是共通的,所以寫生和寫意又有相互交集、統一性發生的可能性。不見得所有的寫意畫家都要到大自然寫生,但是寫生肯定是不斷錘煉自己的意向表達。對這一點來說,應該是很有幫助的,至少我自己有這樣的體會。面對大自然,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思考,大自然可能有萬千氣象讓人感動,每一次創作大概只能取其之一,由此在自然面前的感受,尤其是在自然面前形成自己提取物象的方式方法,進而組成畫面的結構語言,我覺得這對于推動油畫的發展,至少使得中國油畫避免了現在大家都有同感的過分照片化、圖像化、數據圖像化的弊端與傾向。所以我想寫生應該是寫自然之生機、天地之生氣,如果能夠把握好這一點,意也就在其中。由此可以說我們很多油畫家同仁,這些年來堅持走向大自然,堅持把自己的工作室設在田頭、山腳下,設在具有濃郁的泥土芬芳的各個地方。我想這是中國油畫界一個很值得關注的現象,在寫意的大題里面自然而然要連續寫中國自己的傳統,這個傳統不僅僅是中國畫,它還包括了中國書法、音樂、詩詞、戲曲等總體的文化傳統。
因為我覺得就寫意油畫而言,它的知識、營養、修養的支撐應該是整個中國文化,特別是中國文化中早已被總結概括出來的那些重要的學理。也包括了對整個文化發展的一種關聯。就像任何一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總體氛圍,在中國幾千年的寫意大題里面,我們可以看到秦漢、唐宋、元明清不同時代的風格。這說明寫意這個領域雖然已經高峰壁立,今人難以超越,但是它仍然有自己足夠的資源支撐,這就需要藝術家同仁們更加把寫意當作一個研究性的課題。從浩瀚的傳統中,從中國文化的靈山蹈海之中尋找那些與自己的性格、向往更加內在契合的陰陽,從而把傳統的藝術精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