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偶然對鏡盥洗不禁嗟嘆,時間都去哪兒了?匆匆一晃,歲月流逝了40多年。覺變少了而想法卻多了。回顧往昔,值得欣慰的是,現在的生活離年少時的夢想并不遙遠。
小時候想長大后成為一名畫家,而現實卻是進了博物館做了20多年的文物修復工作。好在工作與興趣愛好相去不遠,但書畫篆刻則成了真正的業余愛好,環顧四周,發現身邊有不少朋友皆是如此。
如果興趣愛好的方向對了,再加上長期堅持,應該會有所收獲。由于工作、所學專業,以及興趣愛好等原因,接觸了許多的良師益友,所以在學藝途中雖無師承,但也沒怎么走彎路。
由于自己在物質上沒有多高要求,生活上也沒有多大壓力,所以書法篆刻的學習自上學至今從未間斷,全國各種書法篆刻的展覽也參加了不少。這幾年展覽倒少有參加,平時倒是常抄寫些古文、佛經,只當是做些功課。畫畫兒則是斷斷續續,只是近幾年才稍多了一些。畫得咋樣倒沒太在意,大多只是娛己而已。年輕時也曾想過在書畫篆刻上揚名立萬,弄著弄著才發現這事好像沒想的那么簡單容易。開始是想學誰像誰,學著學著又想著學誰不像誰了。原來搞藝術這事并不簡單。要靠這個掙大錢忒難了,咱沒在多高的位置,也沒那個能耐,還是算了吧!慢慢的也就把名利這事給拋在腦后了。把這件事太當回事活得就累了,如果當成像打牌、喝酒一樣的愛好還是不錯的,起碼投入少(物質上),回報高(精神上),還不傷身體……反正是好處多多,套句文詞就是“書畫延年”吧!
這兩年也緊跟時代步伐玩起了微信,在朋友圈里經常看到朋友發的作品,試著也發些自己平時弄的書畫印章作品,尤其是去年畫的一批“羅漢系列”,多取自平時在書上、網上所看到的比較有意思的題材,怎么想怎么畫,再題上幾句順口溜,沒想到卻得到了不少朋友的喜愛。每天早上到單位就把頭天晚上打好的腹稿畫出來,多半八九不離十,每天有不少朋友期待著我的“小紅人”。自己覺得這些只是屬于當下一種小人物自嘲式的表達而已。間或也畫些山水、花鳥,有時為了作品的題材和完整性自力更生地刻上幾方小印章,前些日子整理了一下,加上扇子、冊頁、卡紙雜七雜八的居然有400多幅,也算是高產了。當然,沒感覺、狀態差的時候就喝喝茶、看看書,倒也很是愜意。
有時想想,能寫會畫挺好,朋友多了也挺好,至少弄這些東西朋友看得高興,自己玩得盡興,結果姑且不論,開心就好,先這么弄著吧……
于風雷
字巽震,別署達齋、益齋、老益、妙益。1969年出生于吉林長春,祖籍遼寧興城。先后畢業于首都師范大學書法專業、北京師范大學傳媒藝術學院首屆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生課程班。現為京華雅集藝術社團執事,北京師范大學京師印社副社長,北京印社社員。
論文及作品發表于《中國書畫》。
主編出版有《如許集·于風雷書畫篆刻選》。
作品被洛陽白馬寺釋源美術館、臺灣佛光緣美術館以及國外的馬來西亞佛教大學等機構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