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留申等



摘要 [目的]探尋不同果袋處理條件下錦繡黃桃果實生長發育和品質形成的規律。[方法]研究不同種類套袋對錦繡黃桃果實外觀及內在品質的影響。[結果]套袋果實外觀品質、商品果率均明顯優于未套袋果實,其中套黃色袋和褐色袋的果實外觀較好,套黃色袋和雙層袋的采前落果比例較低,其商品果率較高;套袋果實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低于未套袋果實,但套黃色袋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未套袋果實差異不顯著。[結論]為提高錦繡黃桃果實品質和市場商品化率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套袋;果實品質;影響
中圖分類號:S66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5)08-022-02
錦繡黃桃是上海農業科學院育成的鮮食兼加工的優良晚熟品種,成熟期8月中下旬,是上海種植面積最大的黃桃品種,約占上海桃樹總面積的25%,該品種以味美、色艷、個大、豐產性佳而著稱。
套袋可有效改善果實外觀及內在品質,減少病蟲危害,控制外界機械損傷,提高果實食用安全性和商品性[1],而套袋對桃果實品質的影響在于改變了果實生長的微域環境,紙袋種類不同所提供的微域環境也各異[2]。
不同紙質和顏色的果袋在桃樹栽培中應用也較多,不同紙質和顏色的果袋對同一品種的果實外觀和內在品質也有差異。目前,錦繡黃桃果實套不同紙質顏色果袋對其品質影響等方面的研究較少,筆者以錦繡黃桃為試材,通過采用不同種類的果袋進行套袋試驗研究了不同果袋處理條件下其果實生長發育和品質形成的規律,旨在為提高錦繡黃桃果實品質和市場商品化率提供理論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試驗于2014年4~9月在上海浦東新區桃科研基地上進行,選擇管理水平及樹勢基本一致的6年生“錦繡黃桃”品種為試驗材料,砧木為毛桃,定植株行距5 m×4 m。
1.2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6個處理(5種套袋,1個對照,具體情況見表1),每個處理共9株樹,每3株為1個重復,共設3個重復。試驗自6月13日進行套袋,套袋方式為全株套袋,以不套袋桃樹為對照,掛牌標記各種紙袋類型;套袋前進行疏果,其留果量基本一致;8月1日進行拆袋處理,8月中旬待果實成熟時,每株樹按照東、南、西、北從外圍隨機選果10個(即每重復30果,每個處理90個果)帶回實驗室,進行相關指標的分析和測定,并進行商品果率統計。
1.3 測定項目與方法
1.3.1 果實縱橫徑。每處理隨機選取果實90個,用游標卡尺進行測定,計算平均值。
1.3.2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每個處理每次選果90個,用MB32BA-100R-46型無損傷果實內含物測定儀進行測定,每個果實在縫合線左右赤道部位對稱測定2次,取其平均值。
1.3.3 單果重。每處理隨機選取果實90個,用電子天平進行測定,計算平均單果重。
1.3.4 其他指標。用肉眼觀測果實果品外觀、果面色澤與果面底色;落果比例按照每株套袋樹采收時落在樹下的果實總量占整株果實總量的比值,之后再求每種套袋樹體落果的平均值。
1.4 統計方法 對試驗測定結果用Excel和DPS數據處理軟件進行相關性和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套袋對錦繡黃桃外觀品質的影響 由表2可知,套袋果實除處理②稍差外,其他處理均為果面光滑、潔凈、有光澤,而未套袋果實果皮粗糙、光澤暗淡,有日燒斑點。套袋果實縱橫徑和單果重均極顯著高于對照(P<0.01),處理③的果實縱徑和橫經均顯著高于其他4個處理(P<0.05),處理④的單果重最大,說明套袋對果實縱橫經和單果重有一定影響。套袋對抑制果實落果影響非常明顯,對照株采前落果比例較高,不同處理之間落果情況也不一致,以處理④最高,處理②最低,說明套袋是抑制桃果實采前落果的最有效技術措施之一。
2.2 套袋對錦繡黃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響 由圖1可知,果實套袋后,其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下降明顯,對照果實的可溶性果形物含量除與處理⑤表現為差異不顯著外(P>0.05),與其他4個處理均表現為差異顯著(P<0.05);另外,5個處理中,以處理⑤可溶性果形物含量最高,處理①最低,但可溶性果形物含量也達15.25%。
2.3 套袋對錦繡黃桃商品果率的影響 通過試驗可知,套袋可有效提高果實商品果率,是提高果實品質的主要措施之一。由圖2可知,未套袋的果實商品果率僅為33.31%,而各處理的果實商品果率均達到55%以上,套袋果實的商品果率均極顯著高于未套袋果(P<0.01);各處理之間相比,處理②、⑤的果實商品果率較高,處理④最低。
3 討論
李桂祥等發現,套袋可使果實免于風雨、藥劑和機械摩擦的傷害,顯著提高桃果實的果面光潔度,從而提高了果實的商品品質[3]。該試驗結果表明,錦繡黃桃套袋之后,能明顯改善果實外觀品質,果面光滑、潔凈、有光澤、無日燒斑點,著色程度也優于未套袋果,果實商品性得到較大提升,特別是使用黃色袋和褐色袋的效果較好,這與前人研究基本一致。
套袋對果實的大小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但研究的結果不盡相同,沈玉英等的研究結果表明套白袋 黃袋和橘紅袋均使湖景蜜露桃果實的單果重下降[4],但據馬艷芝等報道,晚西妃桃套黃色雙層果袋后單果重增加[5]。該研究結果表明,果實套袋后,其果實單果重和果實縱橫徑大小均明顯高于未套袋的果實,其原因可能是不同桃品種的生長發育特性對套袋存在一定的差異。
據韓濤等研究發現,果實套袋后,病菌和害蟲侵入的機會大大降低[6],楊樺等研究了瑞光油桃的防病蟲效果,套袋后的油桃病蟲果率、落果比率都有明顯降低[7],另據研究,桃果實套袋可有效防止桃褐腐病、炭疽病、桃蛀螟等病蟲的危害[8],從該試驗結果可知,套袋對降低病蟲為害、抑制果實落果、提高果實優質果率非常明顯,使用黃色袋和雙層袋的果實落果比例最低,商品果率較高。
劉厚宇等研究表明,套袋使桃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總糖 VC 含量等內在品質指標均略有下降,這可能與套袋營造的弱光環境有光[9],該試驗結果與前人研究基本一致;但馬瑞娟等對霞光油桃的研究結果發現,套一定透光率的果袋時,霞光桃果實可溶性糖含量略微降低但降低程度不顯著,這可能與品種特性有關[10],在該試驗中不同類型套袋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表現也不一,5個處理中,黃色套袋果實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較高,與未套袋果實差異不明顯(P>0.05)。
不同品種選擇不同的套袋則效果不一,而針對該試驗,2014年度錦繡黃桃套黃色袋表現效果好,比較適宜;然而,由于受氣候、套袋時間、降水等影響較大,今后需在不同年份進行重復驗證。
參考文獻
[1] 關軍鋒.果品品質研究[M].石家莊: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2] 高志紅,宋琴芳,徐長寶.套袋對新川中島桃果實品質的影響[J].中國南方果樹,2008,37(2):61-63.
[3] 李桂祥,馬瑞娟,俞明亮,等.套袋對桃果實品質影響的研究進展[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6):265-267.
[4] 沈玉英,李斌,賈惠娟.不同紙質果袋對湖景蜜露桃果實品質的影響[J].果樹學報,2006,23(2):182-185.
[5] 馬艷芝,張玉星,劉玉祥.果袋透光性對晚西妃桃裂果率和果實品質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09,22(5):1496-1498.
[6] 韓濤,李麗萍.果實和蔬菜中多酚氧化酶的作用[J].北京農學院學報,1998,13(2):115,124.
[7] 楊樺,湯福義.瑞光油桃果實套袋的效應研究[J].西南園藝,2003(3):7-8.
[8] 郭曉成,鄧琴鳳.桃樹栽培新技術[M].楊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2005:74-109.
[9] 劉厚宇,李源念,劉國琴,等.套袋對艷紅桃果實品質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09,37(5):152-153.
[10] 馬瑞娟,張斌斌,蔡志翔,等.不同類型果袋對霞光油桃果實品質的影響[J].江蘇農業學報,2012,28(3):627-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