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見星
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
自從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創立生物進化論后,多數人相信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產物,現代人和現代類人猿有著共同的祖先。但人類這一支系是何時、何地從共同祖先這一總干上分離開來的?為了解開這一謎題,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努力探索。從考古學到分子生物學,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人類起源于非洲,世界各地的人,都是古人類不斷遷徙的結果。其中,位于坦桑尼亞的奧杜威峽谷,因為擁有人類祖先存在的最早證據而聞名于世,古人類學家在這里已經發現了可追溯至數百萬年前的幾百塊骨骼化石和石器。作為人類的搖籃——奧杜威峽谷,我非常想去一探究竟。
從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前往塞倫蓋蒂的納阿比山大門(東門),中途會經過一條岔路,前行大約6千米,一道干燥、貧瘠的峽谷就呈現在眼前,不遠處一座赭紅色的土堆赫然在目,這就是號稱“人類的搖籃”的奧杜威峽谷。奧杜威Olduvai是馬賽語Oldupai的錯誤拼寫,Oldupai是一種野生劍麻,在這個地區很常見。
奧杜威峽谷位于著名的東非大裂谷內,形成于3萬多年前,是劇烈的地質活動和溪流沖刷作用的結果。峽谷東西走向,深約90米,總長近50千米。我沿著陡峭的山崖,如履薄冰地下到了谷底。頭頂驕陽似火,峽谷內悶熱得讓人難以忍受,連呼吸都感覺困難。我環顧四周,除了一叢叢枯黃的蒿草和滿目漆黑的火山石,找不到一點水源。真難以想象,人類漫長的進化史,就濃縮在這道荒涼得嚇人的峽谷之中。
奧杜威峽谷的發現充滿偶然性。大約100年前,一位德國昆蟲學家在旅行途中無意中進入了奧杜威。他在土層中發現了幾塊古生物化石,于是帶回歐洲檢驗。結果令所有人大吃一驚,這是一種早已滅絕了的三趾馬的牙齒。這位昆蟲學家意識到奧杜威可能蘊藏著一個巨大的考古寶藏。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探索奧杜威的工作被迫中止。
數年之后,英國人路易斯·利基在柏林見到了這些三趾馬化石。經過認真分析,他推斷奧杜威與人類的起源可能有某種聯系。從此,奧杜威就跟路易斯·利基這個名字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但直到1931年,利基才第一次來到奧杜威。他找到了一些古生物化石,更關鍵的是,他還發現了幾件粗糙的石器,應該是猿人使用過的工具,這更加堅定了他的信念。
19世紀末20世紀初,關于人類起源存在多種說法,比如達爾文的非洲說、海格爾的南亞說、馬修的中亞說,還有風靡一時的歐洲說。不過,他們均相信人類并非上帝創造,而是生物進化的產物,即現代人和現代猿類有共同的祖先。但人類這一支系何時、何地從共同祖先這一總干上分離出來的?分離的標志是什么?原始人類又是何時、何地轉化為現代人的?目前無人能夠給出準確的答案。
帶著這些疑問,利基帶著妻子瑪麗進駐奧杜威峽谷,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考古發掘中。然而,起初的進展并不盡如人意。直到1959年,瑪麗才終于找到了第一塊猿人化石:這是一個近乎完整的頭骨和一根小腿骨,經過鉀—氬法測定化石年代,這是距今約175萬年的一種猿人的骨骼。這種猿人被命名為“南方古猿鮑氏種”。這一發現可謂驚天動地,不僅引起了學界的廣泛關注,也極大地鼓舞了利基夫婦,很快他們把兒子、兒媳婦也接來加入了發掘隊伍。全家人齊心協力,整天拿著工具在炎炎烈日下埋頭苦干,不知疲倦地挖掘著。
1960年,利基的兒子喬納森發現了一個10歲或者11歲小孩的部分頭蓋骨和下頜骨,此外,還有一個成年人的手骨、鎖骨和近乎完整的足骨。通過檢測,這是189萬年前出現的一種猿人,腦容量有600立方厘米,有證據證明他們已經能夠制造和使用簡單的工具,因此被稱為“能人”。
1978年,瑪麗在峽谷內一個叫萊托利的地方發現了一組腳印化石,根據對足弓形態和步態的分析,可以認定是猿人直立行走時留下來的。這是人類兩足直立行走的最早證據。他們被稱為萊托利人。萊托利人屬于南方古猿,比現代人矮小許多,平均身高1.2米到1.4米,大腦容量也只有450立方厘米。
隨著不斷的研究發現,利基家族發表了多篇研究成果報告,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找到了從猿到人的四個演化階段的化石,即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進化體系,印證了達爾文關于人類起源于非洲的這一推斷。
其次,確立了南方古猿在整個人類演化系統中的地位,使得南方古猿的生存年代與遺傳學家通過DNA研究計算出的人猿分離時間更為接近。
最后,人類的演化過程比原來想象的要復雜很多。在相同的時間范圍內,南方古猿的幾個種群同時存在,但只有一個種群向人屬的方向演化,而其余的最終都滅絕了。這說明人類的演化是按照“叢林法則”進行的,而不是按照傳統的直線方式進化的。這一點對于豐富生物進化理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奧杜威峽谷旁有一個博物館,展示著利基家族的照片、發掘花絮和重大發現。還有各個階段的猿人化石、石器和古生物化石實物。古動物化石包括已經滅絕的劍齒虎、巨鬣狗、胡狼、兩種大象、白犀牛、巨長頸鹿、巨角馬、鱷魚等。我發現,奧杜威古人類遺跡的形成和周邊的火山運動有很大的關系。不同時代噴發的火山灰落在地面,累積形成了五種顏色不同的土壤層級,每個層級都保存著人類及各種古生物的進化密碼。在過去數百萬年中,奧杜威經歷了多次火山噴發和地殼變化。曾經大面積的湖水干涸了,森林消失了,我們的祖先不得不改變生活方式,適應嚴酷的自然環境。直到大約20萬年前,智人出現了,腦容量增加為1400立方厘米,成為現代人。
離開博物館,我沿著奧杜威峽谷穿行。驅車大約2千米后,來到“南方古猿鮑氏種”的發現地,那里豎立著一塊紀念碑。紀念碑不大,上面是黑色的英文,寫著日期——1959年7月17日。紀念碑的臺基和地面上散落擺放著各種古生物化石、火山石和礦石。有古長頸鹿腿骨化石,比我的腰還要粗。骨頭已經完全石化了,拿在手上特別沉。化石是不允許帶走的,我又輕輕地放回原處。
紀念碑的四周是光禿禿的山脊,陽光刺得我睜不開眼睛,汗水浸透了前胸后背的衣服。我不禁感慨再三,在這煉獄一般的環境中,真不知道利基夫婦是怎樣堅持長達半個世紀之久的!換了我,可能半個星期都撐不下來。
猿進化為現代人所經過的四個階段
1.南方古猿階段。南方古猿存在于距今500萬年到170萬年前。根據對化石解剖特征的研究,南方古猿有別于猿類,最重要的特征是能夠兩足直立行走。
2.能人階段。存在于距今170萬年到115萬年前。最早的能人生存于約190萬年前。能人的腦容量明顯大于南方古猿,并能以石塊為材料制造(石器)工具。
3.直立人階段。直立人的生存年代距今約100萬年到40余萬年前。除了奧杜威,直立人化石在亞洲、非洲和歐洲均有發現。
4.智人階段。智人分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萬多年到10余萬年前。晚期智人的生存年代約始于10萬年前。其腦容量已與現代人基本相當,因此又被稱為現代人。
旅行小提示:去奧杜威峽谷
路線:從恩戈羅恩戈羅保護區大門驅車駛往塞倫蓋蒂的方向,大約80千米之后,看到路邊奧杜威峽谷的指示牌,進入岔路后6千米,到達奧杜威景區大門。
時間:一年的任何時候都適合參觀。
住宿:可住在恩戈羅恩戈羅火山口山頂,也可住在恩杜圖湖附近的酒店或帳篷。
門票:20美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