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銘
【摘 要】動畫專業現行的分數評定已經成為專業發展的滯礙。本文以作者的實際教學經歷為出發點,從三個方面分析了動畫專業以最終表現效果進行評分的方式對專業發展的影響,對動畫專業的教學改革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動畫 分數評定 最終表現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08-0072-01
動畫專業各個課程的教學任務與教學目標長期以來處在一種相對迷茫的狀態:學生究竟應該是以熟練掌握學習內容為主呢,還是應該以藝術創作的最終表現為主?目前,動畫專業的各個課程均以最終表現效果為評分標準,相對寬松的創作環境雖然有助于學生的藝術創作,但是這樣的評分方式卻有著諸多問題,并成為限制專業發展的滯礙。
一 以最終表現效果進行評分帶有濃厚的主觀色彩,很難形成一個清晰明確的標準
在評分時,究竟是以班級為單位,還是以年級為單位?又或者是以歷年來的優秀作品為標準?如果專業發展處在一個上升通道,總有優秀的作品出現,所以這一問題會被專業的整體發展所掩蓋。但是當專業發展進入平行階段甚至下行通道的時候,以最終表現效果為評分方式的劣勢就會凸顯出來,一方面,過于優秀的作品會變成一個高不可攀的標桿,當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基礎無法通過自身的努力而達到時,這一標桿就會嚴重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過于優秀的學生作品無形中會變成教學目標的參考標準,進而演變成授課教師的壓力,當壓力背負到一定階段時,必然會將教師壓垮,開始逃避這些課程的教學。
事實上,很多地方院校的動畫專業本科教學已經進入了專業發展的平行階段。當前嚴峻的就業環境讓動畫專業很難招到基礎扎實的學生,鮮有優秀作品的問世進一步加劇了優秀學生的流失,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以筆者自身的教學經歷為例,很多學生會在學習過程形成一種得過且過,能保證課程及格即可的心態;在課程評分組的專家面前,授課教師的處境也會變得極為尷尬,評審專家一直以歷年來的優秀作品為評審標準,質問為何學生的作品水平大大低于往年,而無視學生的專業基礎,久而久之,教師也喪失了對這些課程科研與自我提高的興趣,轉而尋求其他方面的突破。這些,都是以學生作品的最終表現效果為評分標準所帶來的負面因素。
二 以最終表現效果進行評分容易混淆綜合能力與本課程學習任務之間的關系
每一門課程都有著明確的學習任務,但是很多課程作業的最終完成卻并不一定會用到本課程內所學習到的知識。如今的教學現狀,專業內部進一步分化和細化,同時,學科之間知識內容的交互性也進一步增強,很多課程都會或多或少地使用到其他課程的內容。
例如,在動畫專業影視欄目包裝這一課程中,除了創作思維的引導外,主要向學生傳授Adobe After Effects這一軟件,同時,會對部分輔助類軟件的實用技巧有所涉及。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發現,僅僅使用輔助類的軟件一樣可以完成作業,并且最終的表現效果并不差,那么,我們是否應該算是達到了教學目標了呢?很顯然,僅靠學生作品的最終表現效果評分混淆了個人能力與學習任務之間的概念,模糊了評分界定標準。除此之外,還會給學生完成作業就是完成了學習任務的假象,進而影響到學生其他課程的學習。
三 過于注重單個課程作業的最終表現反而會忽視動畫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
動畫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是什么?是利用四年的學習,讓學生具備制作動畫影片的能力,將制作動畫總體的學習任務分解后,就變成了具體的課程設置。如果一名專業課教師沒有從宏觀的角度上來設計教學內容,很容易就陷入單科教學成果優秀,卻無法滿足專業需求的陷阱。以動畫角色設定課程為例,一個靜態的動畫角色如果要內容豐富,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大量添加裝飾性的服飾道具,但是這樣靠大量的表現元素堆積出來的角色,雖然靜態畫面表現效果優秀,卻無法轉變為可以用于動畫制作的角色。在制作二維動畫角色時,過于豐富的服飾道具會加大動畫的工作量,在三維動畫中,則會影響到角色的動作,最終,動畫角色設定課程也就變得毫無意義。如果孤立地以單個課程的最終作業表現為依據進行評分,只會讓學生過于專注于片面的表現效果的訓練,“揀了芝麻,丟了西瓜”。從畢業生的回訪信息來看,學生參加工作后很快地可以成為業務骨干,卻鮮有獨當一面的將才出現,這些都是學習期間以最終表現效果為學習目標所埋下的伏筆。
四 優秀的最終的畫面表現效果并不能代表其能制作出優秀的動畫影片
動畫是一個綜合性的視聽表現藝術,歷年來,畫面優秀但是故事糟糕的作品比比皆是,這實際上都是我們過分注重最終的畫面表現效果所帶來的后果。作為教師,如果沒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很容易讓學生走入注重單個鏡頭的表現而輕視故事講述的怪圈。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教學現狀,其根源在于動畫專業開設之初,決策者過多地看重了專業技能的學習而忽略了動畫影片的本質。這就造成了教師隊伍大部分均是以掌握動畫制作某一方面的技術手段為主。動畫專業的教師隊伍中長期缺乏統籌全局的帥才,單個課程教師又長期以來各自為政,只管教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打分的時候均是以單科課程的最終表現為主,學生作品的情況也就可想而知了。
綜上所述,動畫專業現行的分數評審方式已經不能滿足于現有的專業發展,甚至可以說是動畫專業教學改革的最大障礙,以最終表現效果評定學生成績,只會讓教師各自為政,只有打破以單科教學成績評定業績的陋習,才能更好地從宏觀角度、專業發展的角度上設計教學內容,滿足相關課程的需要,最終實現專業總體的抬升。
〔責任編輯:龐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