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咸斌 劉慶存 劉宏
【摘要】針對新形勢、新任務,對軍隊院校如何實施任職教育進行了初步研究,積極探索出推進院校任職教育進程的系列教學方法。
【關鍵詞】任職教育;教學方法
一、任職教育教學方法研究與探索是新軍事變革的迫切要求
在新一輪的世界軍事變革中,各國均非常重視任職教育。我軍要在新軍事變革中有所作為,必須建立具有我軍特色的職業教育框架。任職教育的教學法是構成任職教育框架的主要內容。知識更新、新技術發展、新武器的不斷研發已對我國軍事教育領域產生了強有力的挑戰。建國以來,我軍已逐步摸索和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軍校學歷教育的教學方法,但是,在任職教育方面起步較晚,其教學方法更是潰乏,需要我們花大力氣研究和探索。軍事院校的任職教育在相當長時間內一直被認為是學歷教育的附屬品,教學方法仍套用學歷教育的模式。隨著軍校教育任務的轉型,任職教育成為軍隊院校教育的主流。傳統學歷教育的教學方法已不能適應“能力本位”的任職教育,改革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已迫在眉睫。
二、任職教育中軍事理論教學法初探
(一)以人為本—促進教學法
促進教學法以人本主義的非指導性教學思想為依據。認為人的本性是積極向上的,這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來自其自身許多基本的內在需要。由于每個學員都有自己的不同需要,教學過程中必須尊重學員特性,使學員能夠最充分發展自己的潛力。教員要著力營造一種有利于學習的氣氛,幫助學員按照自己的興趣和特點去選定專題、設計學習過程,選擇學習材料,確定學習方法,進行自主的探索和自由的想象,并自我評價學習結果,從而在自我滿足中完成工作。
(二)教與學互動—互動式教學法
互動教育法核心就是強調教員和學員在教學活動中處于平等地位,通過互學、互問、互答等方式掌握所學的內容和技能。以教學內容為主線,教員有重點地講授,以激起學員想學愛學的愿望。在講授中有意識地設問題,使學員圍繞問題進行思考、鉆研和討論,形成自己的觀點。教員要對討論的思路、觀點和方法進行點評。此外,要引導學員自學,教會學員自學,培養學員自學能力,在自學中教員可提醒式地解答學員所提出的問題。
(三)拾級而上—專題討論教學法
專題討論法是將教學內容劃分成若干專題在學員中進行討論,并進行詳細講授。討論內容由低到高,由簡單到復雜,循序漸進,在學員討論水平提高后,可組織討論較綜合的專題,最終使學員知識和能力在討論中升華。此外,針對教學中已學過但學員普遍有疑問或理解不夠深刻的某一內容,采取集中討論,還可讓學員在課堂上進行隨機討論。
(四)綜合提高—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采用案例來組織學習、研究、鍛煉學員聯系實際的能力。課前由教員事先設立案例,學員閱讀熟悉案例后提出合理性假設,找出問題的癥結,積極地探索和制定多種方案,并找出最佳方案。課堂上,教員根據學員方案提出正反主題,要求學員進行辯論和討論,教員根據理論原則及學員意見對學員雙方方案進行總結評分。課后,學員根據討論情況,找出方案不足之處,并分析原因,向教員提交案例分析報告。
三、任職教育中軍事實踐教學法初探
(一)“沙盤作業”—模擬式教學法
軍校的模擬仿真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應用方面遠遠地領先于部隊。教學中可模擬貼近實戰的戰場環境,設置一些實際工作中不允許動手的項目,讓學員反復進行演練。對訓練和執行任務過程中因指揮或操作失誤造成的后果進行虛擬演練增強學員責任心。模擬人為制造的日常實際工作中少見故障,訓練學員快速判斷、果斷排除的技能,增強學員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摸石過河”—探究式教學法
軍隊院校教學過程的重要特點是教學中認識已知與探索未知相統一,在“認識已知”的教學活動中培養學員“探索未知”的科學態度。教學中,教員在教學內容上為學員提供緊貼學科前沿、追蹤發展動向、結合社會和部隊實際,并有選擇的展示不同學派、不同觀點,以及沒有定論的學說、假設,引導學員“探索未知”的熱情,營造一個研究的氛圍,讓學員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提高探究能力,培養積極探索的態度。
(三)“溫床育苗”—實驗式教學法
教員旁邊指導,學員獨立實踐。教學中,大膽使用學員,讓學員在演習中扮演重要角色,身臨其境進行實地指揮,催生學員崗位任職能力,并使學員認識到,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到基層任職才有發展空間。此外,還可開展小技術、小革新、小軟件、小課題、小發明的“五小”活動,培養學員的創新能力。
(四)“借梯攀登”—參觀式教學法
參觀式教學法就是組織學員到校內外一定場所,直接觀察、研究、驗證所學新知識的一種實踐性教學方法。把課堂設到實習基地或部隊去,聘請部隊有豐富經驗的干部擔任教員。通過傳、幫、帶的形式,使教學與實際緊密結合,開闊學員的視野、消化所學知識、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在參觀教學法的實施中,教員要給學員當導演、做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