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莉 曹君君 李宗歡
【摘要】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迅速增強,中國國際地位快速上升,世界各國人民越來越希望了解中國,漢語熱正在世界各地悄然興起,如何利用這一熱潮,進一步加快漢語國際傳播的步伐,如何進一步擴大漢語和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挑戰。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屬于非漢字文化圈,在這些國家推廣漢語的一個比較突出的阻礙就是漢字教學。在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生眼中,漢字優美而古老,但是其結構復雜,猶如天書,漢字的難學難記,導致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生學習漢語時淺嘗輒止,往往停留在初級水平,很難跨越中級,甚至因為對漢字的畏難情緒而徹底放棄漢語的學習?!皾h字難”成為“漢語難”的主因,這嚴重影響了漢語在非漢字文化圈國家中的推廣。
一、漢字難學的成因
漢字不同于拼音文字,是記錄漢語時具有形、音、義三要素的最小自然結構單元。正由于漢字這樣的特點,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漢字難學難記的觀念根深蒂固,漢字教學也歷來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要方面。
非漢字文化圈學生在學習漢字時,往往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但是收效并不理想,于是他們對漢字產生畏難或排斥情緒,究其原因,可以分為兩個方面:學生自身認知模式和現行的漢字教學模式。
國內普遍采用的漢字教學模式并不適應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生。目前,國內的大學一般不開設獨立的漢字課,或者即使有漢字課,也是依附于綜合課。這種模式的缺點是:1.對于初學漢語的學生,識記漢字占據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從而限制了聽說課的進度,降低了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2.教材中所出現的漢字是雜亂無章的,學生一開始就面對“您”“謝”“起”等復雜的合體字,使學生覺得漢字難寫、難記,仿佛“天書”一般,一開始就對漢字產生了畏難情緒,甚至影響到漢語學習的興趣;3.由于漢字教學沒有把漢字作為一個有規律、有理據的組合系統來教,學生對漢字的部件、結構、理據性了解不足,影響了學生對所學漢字的靈活運用能力,以及自學漢字的能力;4.漢字教學受“詞本位”影響,學生在學習時總是以詞為整體,缺乏語素概念,不注重對每個漢字意義的深入了解和學習,制約了“以字構詞”的能力,進而影響學生的閱讀能力。
現有的教學模式完全不適應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生,我們為了擴大漢語的傳播范圍,加快漢語的傳播步伐,必須針對教學對象,同時結合漢字的特點,改革漢字的教學模式,并編寫相應的教材。
二、教學模式改革
針對非漢字文化圈的學生,初級階段可以采用“語文分進”的教學模式。當學生掌握了基礎的日常會話,并且識字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時,再回歸“語文合流”的模式。在這個階段,學生對漢字字形已有認識,漢字教學從字形轉向字義,立足于“字本位”原則,通過“以字構詞”的方式,將被動的因詞而記字轉變為主動的因字而組詞,使字的記憶變成一種在理解基礎上的擴展和生成過程。這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另一方面擴大了學生的詞匯量,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這個階段主要教授漢語課中已經出現的漢字,以精讀課詞匯表中的漢字為基礎,結合字形、字義、構詞特點,圍繞核心字(有筆畫、部件、結構上的典型性和類型性,便于擴展聯想出其他的字)適量擴展,以達到核心字反復出現的目的(王漢衛,2007)。這樣,漢字不再是漢語學習的“攔路虎”,反而有助于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漢字教學的內容與重點的確定往往取決于對漢字性質的認識。翻檢已有的漢字教材,有關認讀或識字一般有兩多:一是講字源的多,二是充當意符的獨體表意字多,可以充當音符的極少,甚至沒有。具體教學,因考慮留學生在學校的時間限制,有關漢字認讀和書寫的教學內容主要安排在第一學期。各校和教師在具體操作中可能會各有偏重,卻不會偏離這一整體思想。在學習漢字的各種方法中,利用形旁推測詞義的比例最高,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根據形旁義辨別形似的形旁。這些反饋信息可以說明我們的教學已經達到了預期的效果,但學生在讀音方面面臨著諸多困難,其中“見字不知音”是最大的困難。由此可見,我們的漢字教學還需進一步的提高和完善。
三、對外漢語教學方法建議
首先,漢字教材的編寫可以借鑒閱讀法的相關原理進行組織編排。以同階段的綜合課為準,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增加內容的趣味性、真實性、實用性,讓學生從開始學習就產生興趣,看到自己學習的成果。
其次,漢字教學的課程設置也應符合教育學、心理學等有關學習的規律。我們的課程設置要把握好時間和頻率,不能一周只有一節課,也不能在短時間內過于集中,之后就不再安排漢字教學。此外,注意漢字課與其他漢語課的聯系,要考慮內容的相關性,從而選擇恰當的時間和順序安排漢字教學。
再者,漢字課堂的具體實踐要遵循基本的教學原則,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獨體的象形字比較容易認讀和書寫,在學過基本筆畫和筆順后,可通過多媒體展示,進行認寫。
練習部分的設計也要有一定層次性,要難易結合,注重漢字音、形、義的結合,還要兼顧認讀、書寫和運用的結合。課后作業的設計要重視,應結合內容的趣味性,與其他課程的相關性。其實,在整個漢字教學過程中,需要教師融匯很多知識和方法才能完成漢字的教授。教師除了識記性的知識要扎實和豐富外,還要學習更多的現金的理論和方法,利用好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來完善漢字教學。
四、結語
漢字教學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以往的教學模式和教學經驗不再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需求,為了進一步加快漢語國際推廣的步伐,我們必須對漢字教學進行改革。近年來,這一領域越來越引起學者們的重視,不少學者已經提出了優秀的改革建議,但是如何實施這些建議,如何根據改革建議編寫新型的漢字教材等工作仍然亟待完成,仍然需要更多的人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