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印江 夏吉秀
【摘要】在高等院校中,有重點院校和普通院之分及生源之差異,而大學英語這個現代社會發展中具有全球意義的交際工具,其差異不僅表現在英語知識的掌握上,還表現在英語之間的運用能力及范圍之上。那么針對普通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怎樣來確定自己院校的英語教學政策和教學規劃,充分體現地方本科院校自身的特色,是衡量大學英語教學成敗之關鍵。
【關鍵詞】地方本科院校 大學英語教學 特色
21世紀的重要標志之一就是全球化向縱深發展,展現全方位,涉及方方面面,而在文化上體現得就更加明顯,諸如:經濟全球化、貨幣全球化、體育全球化、旅游全球化,特別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全球化更趨明顯。因此,近年來,為適應市場經濟體制社會發展的需求,又有一批新型的本科院應運而生。而作為新型的普通本科院校,要鼎立于強勢林立的大學群中,它必定要有自己的品牌,方能生存、發展。專業的設置,師資的搭配,乃至學校環境,固然是不可忽視,但還有一點極為重要,那就是隨著我國對外開放逐步深入,對外交流日益擴大,客觀形勢要求我們培養的專業人才更能適應社會的發展,能與世界交流。而大學英語——這座搭起與世界交流的橋梁,便顯得舉足輕重。那么怎樣才能提高普通本科院校學生的英語素質,使學生能在英語領域運用自如呢?根據一般普通本科院校多元化的特點,即有???、本科,英語級別的運用層次分別設有三級、四級、六級、NETEM、TOFEL等至GRE、IELTS以及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等關系,要提高整學校的英語水平,將是一個系統工程。心理語言學認為外語教學質量的高低是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而為了能達到理想的效果,筆者認為采取以下措施將實現提高大學英語教學的目的。
一、進行分級教學,以“動態思維”促教學
大學英語分級教學有著其必要性和優越性,那么怎樣進行科學地分級呢?宗旨是:必須嚴格地按教學大綱分級,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在入校時進行一次入校英語考試,是哪一級就歸哪一級。級別可分為A、B或A、B、C三個等級,本科一個層次,專科一個層次。如果能進行分級教學,將有效地進行因“才”施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及競爭意識。對于各級期末考試,按大綱控制試題難易度。歷年來,那些已過三級或四級的學生,在以后的英語學習中就覺得無所適從,因此開設一些更高級的課程輔導,如輔導學生參加口語過級考試,或是為參加更高級的英語考試,如TOFEL、GRE、IELTS、PE等很有必要。而根據學生不同的程度及目標,最后一年的英語教學又可以分為EGAP教學(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ESAP(English for General Academic Purpose)。通過這種形式,給學生傳授一些領域知識的發展動態,如金融、信息、網絡、生物工程、高新科技動態,使學生思維與社會發展同步,通曉當今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趨勢,有利于提高學生在英語實際運行方面的能力,從而也培養了他們的外向型綜合素質,而為成社會發展及現實所需的既懂一定專業知識又精通英語的實用型人才。再者,由于教材與進度統一,為全校執行統一試題,集體閱卷,提供了可行性。既能了解教學效果,又能通過統一考試進行教學情況分析,達到了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二、師資力量的分配,取決于教學效果的高低
歷年來,大學英語教師都承擔著繁重而單調的教學任務。通過大學英語分級教學,能使教學教育有專長,即可分為精讀、泛讀、聽力、寫作等幾門課程來教,這樣每位教師即能在自己所教領域進行學術研究,又能避免資源缺乏。因為分級教學之后,全院班級的人數及規模、時間都可進行統一安排,并進行教研室一級組織的管理職能,充分發揮它在組織集體備課、教學法研究、教材研究、教學情況分析、觀摩教學課程考試等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作用,通過這種形式而促進教師業務水平、教學質量的提高。鑒于以上情況,因此,至少規定每個月進行一次教師集體備課,并要求每次集體課時,教師之間能彼此傳遞的知識與信息。
三、教師在教學中應采取傳統與現代化手段相結合,實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教學中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宗旨。在外語教學中,通常包括認知法、聽說法、語法翻譯法、視聽法以及近年流行的功能法語言學和交際教學法,由于現在正是由應試教育轉入應用能力教育的過渡期,因而,現時的外語教學應是以學生為主體,而教師則充當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督促者、組織者和評估者,以各種方式開發學生潛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主要包括:1.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如預習、筆記、復習、晨讀。2.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策略,如單詞巧記、聽力、閱讀、寫作技巧及提高口語水平技藝等。3.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師要適當放松對學生的控制,指導、幫助學生制定計劃,協助學生選材、設問,并參加學生組織的討論。讓學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最大限度的發揮其能動性。為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開展第二課堂活動,諸如英語角、英語晚會、英語小報、寫作、演講、知識競賽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如采用多媒體技術手段,實施和實際很接近的模擬情景教學,通過圖文、聲情、視聽一體的場景,實現信息交互集成,共同從多個角度刺激學生大腦,加深他們的理解與記憶,提高教學效率,從而改變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語言模仿和應用能力。
四、充分培養學生聽、說、讀、寫能力,著重提高學生英語語言的應用能力
應用能力的培養,也是系統工程的表現,那么究竟怎樣實施,才能行之有效呢,具體分聽、說、讀、寫,可采取以下措施。
1.聽力教學方面:以著名逆向英語學習專家龔德隆教授之觀點,聽,重在反復。當然聽可分為泛聽、精聽。泛聽能起到培養語感、熟悉語言環境之功能,諸如平時聽VCD、收音機、無線電臺發射系統播放等,而精聽則是要輔以材料及做記錄的聽力,筆者認為后者更加重要。除了聽,聽力課教師的主要目的是不以學生聽懂材料內容為主,還要講究技巧,并傳授文章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
2.口語教學方面:從語言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口語教學不完全是被動接受語言的心里過程,即使是在閱讀過程中,也要經過認識、理解、解釋、推斷、評價等一系列與作者交流過程。因此,為了達到學生說的能力,有必要讓學生對文章的觀點進行剖析、對比、評價,充分發揮學生暢所欲言的能力,當然課堂前幾分鐘的值日報告或問答形式都是可取的。
3.閱讀教學方面:現代語言學理論強調做好篇章教學和實際能力的培養。根據學生的特點將句子水平教學和篇章水平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明確精讀、泛讀和快速閱讀之間的關系,強調對學生閱讀技能的培養和社會背景知識的教學,并進行針對性的訓練。
4.寫作教學方面:在語言能力培養中,寫的能力非常重要,寫作能力是在語言能力的基礎上發展到交際能力的升華,具體寫的方式:初級階段通過單句翻譯和造句訓練,使學生在詞法、句法、拼寫和過渡句用法幾個重要方面打下較堅定的基礎;中級階段側重段落的寫作和寫作技能訓練,教師在閱讀課上注意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并具結合閱讀文章和寫作范文講解用語言表達思想的方式和手段,要求學生每周或每兩周寫一篇作文,實行目標管理,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
地方本科院校外語教學是一個系統工程,全面提高學校的外語教學質量不僅僅是外語系或大學外語教師之事,而應全校都來關心,齊抓共管,只有學校創造了一種多維立體式的外語教學環境,將學生置于外語學習的海洋,促使他們在海洋中學會游泳,諸如發動學校學生會等的支持配合,開展第二課堂,組織英語沙龍、英語角、英語講座、英語演講比賽、多種英語競賽等多渠道創造積極的英語學習環境,形成自己獨特的英語教學模式和管理模式,
創造自身的學科品牌。以品牌立校,科研強校的思想促進地方本科院校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曾凡貴.大學英語教學與研究[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
[2]王立非.現代外語教學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3]張慶宗.英語教學法[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4]黃遠振.新課程教英語與學[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5]Nunan,D.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
[6]CohenA,D.Assessing Language Ability in the Classroo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