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
【摘要】隨著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對象過渡到全面的“90后”時代,如何針對“90后”學生人群的特點進行有效課堂教學成為教師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試圖就此問題進行探討,并且對農林類專業學生的大學英語教學心得進行梳理。
【關鍵詞】90后 農林類大學 英語課堂教學
目前的大學英語課堂已經進入到以“90”后為主要群體的時代。“90后”人群在這個信息社會高速發展的時候有著別于“80”后的顯著特征,在這樣的形勢下,就如何結合本校農林特色組織好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成為作者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一、農林類“90”后學生群體的特征
1.“90”后群體的特征。據統計,目前我國在校“90”后學生約為1億,又據2005年中國青少年發展狀況調查,90后一代在性格特點上具有幾大特征:即充滿自信但較為脆弱、富有理想但不甘平凡、重視維權但時常受限、喜歡學習但負擔較重、消費自主但習慣攀比、主動使用媒介但容易失控、親子關系緩和但溝通不暢、渴望同伴友誼但矛盾較多、親近教師但對教師要求偏高。這些在目前高校學生中都有體現。
2.農林類學生特征。根據作者一直在課堂上對授課對象的興趣取向和對課堂的要求進行跟蹤調查。對于本校被調查個體的英語學習,超過50%的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有興趣,原因在于他們希望了解其它國家文化,希望能聽懂英文電影,希望將來能出國深造等等。對于目前課堂教學方式,80%的學生提出希望能改變高中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希望能通過多聽多說,多進行實戰訓練提高英語實用水平。另外較頻繁出現的要求有如,希望課堂老師能多用雙語教學,對學生不理解的地方要用母語重復和解釋;希望課堂上多進行同伴之間的交流和討論,減少老師對學生的單獨提問和交流;課堂教學應該多應用網絡多媒體等教學方式;改變目前的百分制的評分方式,改為等級考核。只有極個別學生表示可以完全跟著老師走。通過調查可以發現,“90后”學生在語言學習方面對于自己想要什么以及通過各種方式達到自己的目標有著較明確的想法,他們已經不像“80后”那樣可以接受教師主導的課堂教學方式,而是希望課堂教學可以加入“我”的元素,有“我”喜歡的部分。
同時,又由于本校農林特色,在對大一學生的調查中,學生表示雖然自己對英語學習較感興趣,但是感到很難與專業學習結合,學習驅動力不足,導致大一完全放棄英語學習。
二、農林類“90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成為一個完善的人。大學教育的終極目標應該是通過四年教育使得學生成為一個完善的人,語言文學教學作為人文課堂的一部分更應該為這個目標貢獻力量。實現這個目標的方式和途徑有:同伴教學,分組學習,自我評價,通過真實的問題環境進行實踐教學等等。這些方式在英語教學課堂上都可以得到實現。在實踐這些方式的過程中要始終圍繞人本主義的精神,以建立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情感紐帶為目標,構建和諧健康積極向上的課堂學習氛圍。
2.通過學習培養能力和增強素質。語言行為帶有很強的群體性和社會性,語言教學的目標就是使得授課目標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融入社會,加入群體。就農林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而言,我們的教學應該在打好聽說讀寫基礎上,圍繞學生的專業發展,滿足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面向未來的需求,以培養人的各種能力尤以實踐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為重。
3.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大學英語教學既是高中英語教學的延伸,也是為將來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重中之重便是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中努力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和主角。
三、農林類“90后”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方法的反思和總結
1.提高教師自身素質和能力,做好傳統教學方式和網絡多媒體教學方式的結合。針對教學對象和課堂特征的顯著改變,教師們應該轉變觀念,積極加強自身學習。除了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儲備外,應該加強對網絡多媒體運用能力的學習,主動探求新的語言理論知識和教學方法的欲望以及能夠靈活運用網絡多媒體技術的能力,提高自身的認知水平。在目前的形勢下,課堂教學容易出現過分強調網絡多媒體教學的傾向。本人認為我們不能完全拋棄書本黑板的教學方式。放眼美國加拿大等頂尖高校,盡管高科技的教學方式已經相當普及,教師仍然十分強調學生對書本的閱讀。一些經典的語言讀物仍然是以白紙黑字的方式出現,所以我們不能完全放棄。
2.大膽進行教學方式改革和創新。“90后”在社會上是新鮮群體,那么他探討針對這個新鮮群體的課堂教學方法也是新課題,所以本人認為教師不妨對課堂教學方法進行大膽創新和改革。本著以學生為中心的原則,教學方式可以有多種多樣的,例如小組討論,小組寫作,有準備演講,即興演講,小組辯論,舞臺劇表演,模仿表演等等,評價方式也可以由學生進行自我評價或者交叉互評,使得學生們能夠自始至終參與到教學中來,教師需要做的只是制定游戲規則和對過程加以規范和引導,在后期進行客觀評價和總結。
3.做好語言學習和專業知識學習的結合。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基礎是教師關心學生們的專業學習進展和目標,并且邀請學生參與準備學習內容。例如我會經常在課間或者課外和學生交流他們專業學習的進展和需要,邀請學生提交他們感興趣或者和專業相關的影音資料,再結合語言學習的特點在聽力課和網絡自主學習階段進行講授。雖然效果在短期內難以顯現,但是可以讓學生了解到大學階段英語學習并不是游離于專業學習之外的。
所有這些做法的要求是教師需要在課前進行大量的準備和思考,并且在課后能夠和學生,和同事多進行溝通交流,聽取反饋意見和評價,不斷思考,才能有效幫助學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