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忠梅

【摘要】 衛星移動通信信道具有衰落性和復雜多變性的特點,其具有的多普勒效應和陰影效應等給通信帶來很大影響,甚至中斷通信。針對這個問題,專家們提出將協作通信技術引入衛星系統,協作通信技術利用不同節點的協作,帶來分集增益的好處,能夠更好的抗衰落。達到讓衛星系統功能的穩定,更好的達到信號傳輸的目的。
【關鍵詞】 協作通信 衛星 抗衰落 信號傳輸
前言:衛星通信是全球通信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具有容量大,限制小,傳輸快等特點。但是衛星通信的陰影效應和多普勒效應等影響著信號的傳輸,甚至會中斷通信。在此問題上,專家們引入了協作通信技術。協作通信技術是受MIMO技術啟發產生的新技術,該技術需要用戶間相互合作,資源共享,利用分集優勢來對抗衛星系統的衰落性。達到衛星系統的穩定高效傳輸的目的。本文首先介紹了協作通信技術,然后介紹衛星協作通信技術,最后說明協作通信技術應用到衛星技術所帶來的好處。
一、協作通信技術
1、協作通信。協作通信技術是受MIMO技術啟發而發展的一門技術。該技術是利用分集優勢來對抗衛星系統的衰落性,該技術需要用戶間相互協作,資源共享,最終達到穩定衛星通信系統的目的。協作通信技術的原理如下圖所示:
圖中,S是源節點,D是接收節點,R是協助節點,首先由S節點發出信號,R和D共同接信號,R接收到信號之后,經過特殊處理再發送給D節點,D節點收到R和S的信號后,經過整合后進行檢測,最終達到增益的目的。
2、協作策略協議。協作策略是中繼節點和源節點的協作,是信息經過中繼節點轉發的一種方式。解碼轉發、編碼轉發和放大轉發是中繼節點處理信息的方式。解碼轉發要求中繼節點的性能較高,需要對收到的信息進行破譯、對比,然后發給接收節點。編碼轉發是指將收到的信息重新編碼然后發送到接收源點。放大轉發是指中繼節點把收到的信息經過放大處理,然后發送到接收源點。固定中繼、選擇中繼和增量中繼是源節點和中繼節點的協作方式。固定中繼是指中繼節點始終參與協作,這種協作方式的缺點是當信號較差時,中繼信號可能會經過錯誤的轉發,這樣接受節點收到的信息就是錯誤的。選擇中繼是指信號傳輸很好的時候中繼節點才會協作轉發,當信號較差時,中繼節點不會進行協作。增量中繼是指中繼節點可以收到目的節點發來的反饋信息,只有當目的節點接收不到信息時,中繼節點才會協助運行。增量中繼是目前最好的協作通信方式。
二、衛星協作通信技術
1、衛星相互協作。目前,衛星移動通信系統的衛星數目較多,方便覆蓋較多的區域,衛星之間的相互協作就會進行信息的多元化傳輸,這樣可以節省很多資源,又可以達到信息傳輸的多樣性。例如衛星一只接收地球的信息反饋,把收到的信息發給接收終端,這樣終端收到的信息就只來源于衛星一,接收單一很可能造成收到的信息錯誤,或者信號弱,甚至中斷。然而,衛星一要是和監測另一區域的衛星二協作,由衛星一收到信息反饋發給終端和衛星二,衛星二經過對信息的處理再發給終端,這樣終端收到的信息就可以進行分集,整合。達到信息正確穩定的傳輸。經過簡單的例子不難看出,單一的衛星信號很差,但經過衛星合作而處理后的信號穩定而準確,突顯了合作化的重要性,這是衛星發展的重要一步。
2、用戶相互協作。衛星通過天線發出信號時,覆蓋的地方會有很多車載站和手持站收到信息,用戶會對這些信號進行審查,若是自己的就進行接收,若不是就丟棄。這樣的做法會使一些車載站和手持站處于空閑狀態,造成很大的浪費,一些用戶也會因為信號弱而苦惱,這就需要用戶之間的相互協作,達到互利共贏的局面。例如衛星將一段信號發給了手持站1,手持站1由于地理位置問題信號不好,接收不到,然而此時,手持站2和車載站一收到了這段信息,衛星和手持站1有合作關系,把這段信號經過整合放大發給手持站1,手持站1就可以收到這些信號,在經過特殊處理,就可以完整的收到這些信息。由此不難看出,用戶之間的相互合作,不僅可以節省資源的空閑,還可以保證用戶接收信息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結語:衛星信號傳輸的衰落性嚴重的影響著信號的傳輸,協作通信技術有效的補充了MIMO技術,應用于衛星技術之后,抵抗了衛星通信技術的衰落性,有效的降低了中斷率,提高了通信系統的性能。所以我們要努力發展協作通信技術在衛星通信技術中的應用,讓我們的通信質量上升一個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