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前面的介紹,想必大家對于太沖的各個方面都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那么,這個穴位在實際中是怎樣應用的呢?使用后是不是真的那么有效呢?看完下面這幾個例子,我想大家自然就心中有數了。
我們的前輩是如何利用太沖的
相傳,清朝乾隆年間,蘇州有一位知府姓李,為人寬厚,平時待人也很和善。但是他一旦生起氣來,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怒目圓睜,青筋突起,怒發沖冠,歇斯底里,樣子非常嚇人,簡直就是李逵再世。大家對他的這種情況很不適應,他自己也非常犯愁,可一旦發起脾氣來,他根本就沒辦法控制自己。除了這個問題之外,還有一個嚴重困擾他的問題就是脫發,才剛剛35歲的他,頭發已掉得很嚴重了。
為了這兩個問題,他不停地請醫求藥,大夫看了一堆,藥也吃了不少,但是始終沒見什么起色,就這樣停停治治地一年多過去了,不但沒有什么療效,頭發反而脫得更嚴重了,頭發再掉下去就成禿頂了,這可急壞了李知府,心情也更加煩躁了。
這天,他在路上遇到一個衣衫襤褸的游醫,那人看他年紀輕輕就頭頂光光,于是上前詢問。李知府雖然覺得對方沒什么本事,但自己實在沒辦法了,就權且一試吧,于是就把自己的情況跟他說了一下。這個游醫聽完,看了看他的舌脈,然后對著李知府娓娓道來:心情、飲食、起居、寒暑、溫熱都是人體生病的根源。人在發怒時,肝氣是往上沖的,人會感覺臉紅、臉熱、心跳加快等。時間一長,上面的消耗大了,下焦肝腎的陰氣自然就變得不足了,沒有了肝陰、腎陰的滋養,頭發自然就慢慢地掉了。其實這個問題并不難治。說完,他向別人討來紙筆,寫下兩句話便揚長而去。這李知府越聽越覺得有道理,剛要問有沒有解決問題的辦法,卻發現這游醫早不知去向了。于是他打開紙一看,只見上面寫道:常按太沖疏肝火,怒氣慢從足趾躲。從此,李知府每晚睡前一定會命仆人替他按揉太沖,這樣堅持了2個月,他自己就覺得心情舒暢了好多,發脾氣的次數也明顯減少了。即使是有脾氣的時候,也不像之前那么難以控制了,頭發也不再掉了。就
這樣,他堅持每天按壓太沖,同時配合一些疏肝、養陰、生發的中藥慢慢進行調理。一年以后,他的脫發的毛病總算是痊愈了。
現代人是如何利用太沖的
我們家鄰居有位爺爺是我們當地很有威望的一位老中醫,他家學甚深,又經過了幾十年的臨床歷練,在看病上很有一些奇思妙想,每次回家跟他聊天,我總能有不小的收獲。有一年春節,我們大年初一去給老人家拜年,正好碰上另一家鄰居,聊天的時候偶然提到這位阿姨今年體檢查出患有脂肪肝,于是就請教老人家有沒有什么簡單的法子可以治療,但是前提是不能扎針,因為她是個很怕疼的人。
老人家一邊笑她年紀一把了還不長進,一邊拿筆在紙上寫著,然后把紙給她看,阿姨看了看,歪著腦袋說:“這能管用?”老人家說:“你又不愿扎針,只能試一試了,3個月要是沒有起色,你就另請高明吧。”我拿過紙一看,原來就是讓這個阿姨每天用兩粒桑葚放在兩只腳的太沖上做穴位貼敷。我也很是納悶,于是就
請教其中的道理。
老人家那天心情不錯,于是就慢慢解釋給我聽:人之所以會得脂肪肝,是因為肝本身的功能變差了,不足以應付日常的工作,所以身體希望讓另外一些東西來支持肝臟,但是這些東西畢竟不是原來正常的肝細胞,所以不但不能改善肝不足的狀況,反而成為了一種負擔。所以治療脂肪肝最重要的是補肝,而不像通常想的那樣需要化痰。選太沖穴,是因為它是肝經的原穴,是肝經之氣的根本所在。而選桑葚呢,是因為它具有“巽木之性”之效,肝在五行中就是屬木的,所以,這個東西本身就可以補肝,這兩樣東西都走肝,都補肝,合在一起,雖然是外用,效果也必然是不錯的。看老人家說得頭頭是道,阿姨也有了信心,照著這個方法堅持了2個多月,情況大有好轉,到醫院檢查,一些肝功能指標大大下降。
上面這兩個故事都證明了太沖治病的有效性。那么,有了前人給我們做的這些實踐,我們是不是可以充滿信心地把太沖應用到日常的預防保健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