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姍
【摘要】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很重要的地位,在促進經濟增長,創造社會財富,推動技術創新,增加就業等方面越來越重要。由于中小企業經營制度滯后,財務制度不健全等原因,導致融資之路不暢,尤其是隨著中小企業的不斷發展,其融資存在的問題越來越突出。
【關鍵詞】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一、中小企業融資相關理論
1 .MM理論
MM理論:是在理論假設前提到滿足的情況下,公司價值與資本結構無關,公司的價值取決于其實際資產,而非各類債務和債券的市場價值[1],這個理論是由美國著名財務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莫迪格利亞尼(Franco Modigliani)和米勒(Nerto Miller),《資本成本、公司財務與投資理論》一文中提出了M-M理論,此理論包括無公司稅時的M-M模型,有公司稅時的M-M模型以及考慮個人所得稅時的米勒模型。考慮企業所得稅條件下的M-M時的基本結論是:負債會因利息的減稅作用而增加公司價值[2]。以科學的推導的方式對資本結構與企業價值之間的關系進行了論證,創立了較為完整的理論體系,突破了早期資本結構理論濃厚的主觀臆斷色彩,為分析資本問題提供了一個起點和框架,帶動了資本結構理論研究的深入和發展。但其理論上的缺陷也是明顯的,如其交易費用為零,債務資本成本不變等前提,假設與金融市場現實不相符,只考慮負債會帶來的節稅價值,忽視了負債帶來的風險和額外費用。
2.金融成長周期理論
美國韋斯頓和布里拉姆(Weston and Brigham.1970,1978)提出一種假設,即企業金融成長理論,該理論在早期時,被分為三個階段:初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氣候,周期被分為三個大階段,三個階段及其融資來源的情況如下:創立期,融資來源為創業者自有資金,潛在的問題是低成本化;成長階段分為三小個階段,第一小階段融資來源為創立期的基礎上增加了留存利潤、商業信貸、銀行短期貸款及投資、租賃,這一階段潛在的問題是存貨過多,流動性危機;第二小階段的融資來源是在第一階段的機車上增加了來自金融機構的長期投資,其潛在的問題是存在金融缺口;第三小階段的融資來源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增加了證券發行市場,但潛在的問題是控制權分散;到達成熟期時,企業融資來源是以上全部來源;到了衰退期,企業并購、購票回購、清盤等金融來源退出。
從這一理論可看出,在企業的各個發展階段,受融資來源影響,其變化發展規律是:越早發展階段的企業。其融資渠道越受約束,業越狹窄,反之亦然。因此,企業的順利發展,離不開多樣化的金融體系,以滿足其不同階段的融資需求。金融成長周期理論的規律對我國中小企業的融資具有一定啟示作用。
二、我國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的劃分
(一)中小企業融資方式的劃分
企業融資方式是企業在融資過程中采用的形式、手段、途徑,是資金余缺調劑的具體形式、途徑和渠道,也就是企業從哪些渠道,通過什么方式籌集資金的問題。根據融資方式的不同特點,可以進行不同的分類,正規融資和非正規融資的劃分是很據方式合法與否劃分的;按照融資過程中作為金子需求者的融資企業與資金的供給者是否為統一體,分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兩種;根據資金是否發生所有權的變化,主要分為債權融資和股權融資;按照資金來源的國界,主要分為內資融資和外資融資;短期融資和長期融資是按照資金使用的時間的長短來劃分的。隨著企業和市場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將面臨著優勝劣汰的市場競爭,這就要求其盡可能地擴大融資,擴展規模,以在市場中贏得一席之地。
(二)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及特點
(1)內源融資和外源融資
內源融資是企業發展過程中從創業之初的原始資本積累到運營過程中的資本化,包括初始投資以及折舊資金,留存收費。它有以下特點:①原始性;②獨立性,由于它的來源是企業自有資金,可以再使用期限,用途等 較少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約和影響;③有限性;④低成本,低風險。內源融資是中小企業的首選方式。
外源融資是企業通過各種途徑從企業外部其他的經濟主體處籌得的資金,包括發行股票和企業債券從銀行貸款等。特點是:①募集資金的規模性;②有償性;③高效性,由于具有規模優勢,并且通過適當地利用財務杠桿,可以有效地增加收益,提高企業的利潤,所以效率更高;④高風險性。
(2)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
直接融資,直接融資是間接融資的對稱。亦稱"直接金融"。沒有金融中介機構介入的資金融通方式。在這種融資方式下,在一定時期內,資金盈余單位通過直接與資金需求單位協議,或在金融市場上購買資金需求單位所發行的有價證券,將貨幣資金提供給需求單位使用。商業信用、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以及企業之間、個人之間的直接借貸,均屬于直接融資。特點:①直接性;②差異性;③部分不可逆性。
間接融資是指以貨幣為主要金融工具。通過銀行體系吸收社會存款,再對企業、個人貸款的一種融資機制。這種以銀行金融機構為中介進行的融資活動場所即為間接融資市場,主要包括中長期銀行信貸市場、保險市場、融資租賃市場等。①)相對的集中性②信譽的差異性較小③全部具有可逆性。
參考文獻:
[1]朱坤林.中小企業融資理論綜述[J].商業研究,2011(5):36—42
[2]陳龍興.中小企業融資環境與融資行為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3]李海平.金融租賃:中小企業融資新思路[N].中國企業報,2003—01—31.
[4]鄭昕,秦志輝.中國中小企業年鑒(2012)[M].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