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生
日本在侵華過程中,空軍自始至終充當著先鋒角色。中國空軍裝備雖然落后,但絕大多數飛行員都是在國難當頭、民族危急的時刻,懷著一腔報國之情而投筆從戎的青年。因此,這支年輕的空軍隊伍在抗擊民族之敵的戰爭中,表現得特別英勇、頑強。
中日空中開戰之初,中國飛行員都是沒有空戰經驗的新手,戰術、技術水平還十分稚嫩,但他們面對裝備精良、訓練有素的日本空軍,卻有一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在空中與之拼起了“刺刀”,大挫日本空軍的銳氣。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當天下午2時,國民政府便下達了“空軍作戰命令第一號”,并將主力向華東集結,以重點保衛南京和上海。14日晨,中國空軍奉命出擊,正式開始對日作戰。
空戰爆發后,第一個升空迎敵并首開中國抗戰期間空戰擊落敵機紀錄的是空軍第四大隊大隊長、有著“空軍軍魂”之稱的高志航。空軍第四大隊轄21、22、23中隊,有美式霍克-Ⅲ型戰斗機36架。
14日中午,高志航率領的空軍第四大隊剛剛飛抵筧橋機場,就接到日軍九架轟炸機突然來襲的消息。還沒來得及補充油料的中國戰機立刻升空迎敵。這時,杭州上空一帶受臺風影響,能見度極差。高志航率部在云層中穿梭,耐心尋找。在發現日軍轟炸機后,立即加大油門猛撲過去。驕橫的日機并不示弱,也迎頭沖來。眼看兩機就要相撞,膽寒的日軍躲避了。就在這一瞬間,高志航成功“咬”住了敵機的尾巴,迅速瞄準后猛烈開火,敵機應聲爆炸,變成一團火球墜落下去。這是中國飛行員在中日空戰中擊落的第一架敵機。親眼看見大隊長擊落敵機,中國飛行員信心大增,很快與日機混戰成一團。中隊長李桂丹與兩架僚機相互配合,居高臨下,輪番發起攻擊。不一會兒即擊落敵機一架。第22分隊隊長樂以琴以平時練就的過硬功夫上下翻飛,彈無虛發,很快一架日機就冒著黑煙栽了下去。印尼華僑出身的梁添成也擊落敵機一架。
15時40分,燃油耗盡的中國飛機撤出戰斗,“比分”鎖定為6比0,中國空軍首戰告捷,一舉粉碎了日本航空兵不可戰勝的神話。為此,中國共產黨發表了《英勇的中國空軍萬歲》的贊文。
8月15日上午9時,日軍45架艦載轟炸機從“加賀”號航空母艦上起飛,分頭撲向浙江的四個機場,企圖報復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全體飛行員聞“機”起舞,大隊長高志航又是身先士卒,打下兩架敵機。樂以琴則用其嫻熟的技術打掉四架敵機。梁添成少尉也創下了擊落兩架敵機的佳績,由于過于興奮,他在返航著陸時竟然忘記放下起落架,來了個“機腹迫降”。在大家奔向戰機時,梁添成從駕駛艙內跳出來大聲喊道:“我干掉了兩架!”所有人哭笑不得。
空戰爆發后,年輕的閻海文還只是名見習飛行員,所以開始并沒有安排他升空作戰,經再三要求,他終于得到批準。17日清晨,指揮部命令閻海文所在的第24中隊即刻派六架飛機轟炸江灣、北站一帶敵軍陣地。在執行任務時,閻海文的飛機被日軍高炮擊中,他被迫棄機跳傘,不幸被風吹至敵人陣地。當敵人蜂擁包圍上來時,閻海文沉著地用手槍連續擊倒五名鬼子,隨后用最后一發子彈射入自己頭部,在場鬼子被他的這一壯舉驚呆了。
劉粹剛是空軍第四大隊第24中隊中隊長,是一個典型的關東大漢。20日,劉粹剛駕駛他的戰機首開紀錄,擊落日軍戰斗機、偵察機各一架。23日,第24中隊在掩護友軍轟炸日軍運輸艦時,遇到五架敵機阻止。劉粹剛率先殺入敵陣,左沖右突,擊落日機三架。10月,日軍在中國戰場投入了最新式的九六式驅逐機,這種飛機善爬高、速度快,駕駛它的都是日本空軍的王牌飛行員,但他們很快就領略了劉粹剛的厲害。12日,在南京上空,他打下了第一架九六式飛機。接下來,劉粹剛愈戰愈勇,又打下十余架日本飛機。不幸的是,在10月25日轉場遠征的途中,因氣候惡劣,劉粹剛因飛機失事而身亡。
中國空軍第四大隊在上海空戰中創造了輝煌的戰績,七天之內擊落敵機60余架,高志航、劉粹剛、樂以琴、梁添成(一說為李桂丹)被譽為中國空軍的“四大金剛”。
淞滬會戰后不到十天,日軍精銳的“木更津”和“鹿屋”飛行隊就被中國空軍殲滅過半,日軍海軍航空兵大佐石井義被迫剖腹自殺,以向天皇謝罪。
(邱寶珊薦自《國家人文歷史》2015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