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舉
夏紅系山東省果樹研究所李林光選育的優良毛桃品種,該品種系Snow Prince的芽變,2010年9月15日通過山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魯農審2010082號。夏紅在正式審定前曾經叫夏雪,離核、自花結實,果實大型,果個均勻,平均單果質量200克。果實近圓形,果頂平,縫合線淺,兩半部對稱。果皮底色白色,果面茸毛短,成熟時,全面著紅色(深紅),色彩艷麗,果肉白色,肉質硬脆,掛果期15天,風味甜,硬度大,耐貯運。費縣地區果實采摘期6月25日至7月5日,與倉方早生采摘期接近,因為離核,不需要授粉,綜合性狀好,是有希望替代倉方早生的品種。我們于2012年從山東果樹研究所將夏紅桃引入費縣,經過4年的栽培觀察,該品種果實大,著全面紅色,硬溶質,耐貯運,品質優,豐產性強,綜合性狀優于當地主栽品種中油4號、早鳳王、倉方早生,上市時間正是桃果空檔,價格較高,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桃主干形栽培模式也是近年來開始應用在桃樹生產中新技術,是廣大果樹專家、果農朋友在生產實踐總結出來的較為先進、科學、實用的桃栽培技術,使桃種植2~3年即可達到投產的要求,筆者在夏紅生產過程中也采取了桃主干形栽培模式,現將夏紅桃主干形栽培技術規范做一個總結。
本標準主要適用于正常氣象要素下,費縣夏紅桃樹生產栽培,也適用于其他桃樹主干形栽培。
1 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夏紅桃主干形栽培的園地選擇、苗木選擇及種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生長調節劑應用、病蟲害防治及采收等八個方面的技術要求。
本標準主要適用于正常氣象要素下的操作,也適用于其他桃樹栽培操作,如遇特殊自然災害應靈活應用。
實施本標準,一般種植后第2年即可進入投產期,比傳統的自然開心形栽培技術可提早2年結果,畝產量可提高2~3倍。
2 高產優質樹相指標
2.1 幼樹(種植2年生)
2.1.1 產量 1 000~1 500千克/畝
2.1.2 總枝量 0.6萬~0.8萬個/畝,其中:長枝為40厘米以上,中枝為20~30厘米,短枝為10厘米以下。長:中:短=5:3:2,以長枝結果為主,結果枝占80%。
2.1.3 樹高 2.5~3米。
2.1.4 根莖粗 4~8厘米。
2.2 投產樹(3~10年生)
2.2.1 產量 2 500~4 000千克/畝。
2.2.2 總枝量 0.9萬~1.2萬個/畝,其中長∶中短=6∶4結果枝占85%。
2.2.3 樹高 3.0米左右。
2.2.4 根莖粗 10~30厘米。
2.2.5 單果重 200克以上一級果占60%以上。
2.2.6 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13%以上。
3 種植
3.1 園地選擇
應選擇土層深厚,土地肥沃,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較低,(一般在1米以下)交通方便的地塊作果園,必須采用起壟種植,做到排水暢通。
3.2 種植密度
株行距為1.2米×2.5米,每畝220株,機械化果園1米×3米。
3.3 種植時間
從落葉后到春分前的適宜時間內越早越好。
單行長方形種植,行距大于枝距,朝向以南北向為好。
3.4 苗木選擇
應以成苗種植為好,苗木要達到枝干皮色有光澤,芽眼飽滿,高80厘米以上,根莖粗0.8厘米以上,嫁接高度20厘米,砧木為毛桃砧木,根系發達的無病壯苗,堅決杜絕重茬苗。
3.5 整地施基肥
定植前應開寬80厘米深80厘米的溝,將秸稈、表土、肥料施入底部,優質腐熟有機肥料2 500~5 000千克/畝,進行灌水起壟。
3.6 定植
按株距先挖小洞,將苗木處于中央,舒展根系,扶正,橫豎成行,隨后填入表土,輕輕提苗,保證根系舒展并與土壤密接,然后踏實,澆透水。栽植深度復土到苗木根頸處,嫁接口要略高于地面。
4 土肥水管理
4.1 土壤管理
(1)土壤翻動,翻動以秋季為最適宜,結合秋季施肥進行,可以用開溝機開溝,施入肥料后及時填平澆水,或者肥料撒入果園,進行旋耕機旋翻。
(2)生草覆蓋,行間生草或種草,樹下覆蓋或清耕,在果園進行生草覆蓋,不僅能增加土壤有機質的含量,減少水分蒸發和徑流,防止水土流失,還能抑制鹽堿地返鹽堿等,且操作簡單。生草技術要點,選擇適宜的生草方式。果園生草一般宜種多年生草,如禾本科的黑麥草,豆科的紫花苜蓿,紅、白三葉草,多變小冠花等。禾本科草長勢旺,與果樹爭氮較激烈,但耐陰性強,產量高,在土壤中分解慢,殘留量多,豆科作物與之相反,故宜采取兩種混種。另外,苕子也可采用一種多年、自生自滅的生草方式。及時割草。當草長到20~30厘米高時,要及時刈割。在果樹用肥、水關鍵期,必須普遍割草,一般每年刈割4~5次。樹下覆蓋無紡布效果較好,既能防草,又能保濕。
4.2 果園施肥
(1)基肥。一般以秋季9月下旬結合土壤深翻為好,以有機肥為主,2 500~5 000千克/畝。
(2)追肥。幼樹栽后當年,新梢長到5厘米以上時,澆沖施速效氮肥和聚肽蛋白液,每棵澆水10千克加尿素、聚肽蛋白液各50克,以后視生長情況可每隔7~10天連續澆2~3次。結果樹在發芽前,硬核后期,果實膨大初期,根據樹勢結果狀況,氣候條件等進行追肥,其中以硬核后期一次最為重要,必須進行。肥料以磷鉀復合肥為主,每畝施50~100千克,有條件的可以在膨大期應用果蜜樂。
(3)根外追肥。一般在生長期根據結果狀況,噴尿素或聚肽蛋白液2~3次,濃度為:尿素0.3%(w),聚肽蛋白液400倍,前期以尿素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也可結合噴藥同時進行。
4.3 水分管理
費縣由于每年3-6月份為旱季,應注意澆水,澆水采取滴灌或微噴效果最佳。而7-9月份為雨季,應注意排澇。
一般果園內應做到圍溝、腰溝和步道溝配套,由深到淺,排水暢通,要做到天下大雨后園內無積水現象。
5 整形修剪
5.1 種植當年
定植后及時定干,芽苗(半成品)從接口向上兩厘米處剪去。成品苗接口上留20厘米,當新梢長至30~40厘米,只留一個強壯新梢,其他的梢扭梢下垂。力爭多發二次新梢,5月中旬至6月上旬,當二次新梢長到30厘米左右進行選留2個牽制枝的工作,牽制枝離地面60厘米,方向為西北東南,牽制枝以上要留15~20厘米摘心,摘心要逐步進行,等長到1.5米以上時停止摘心,改為捋枝。如遇新梢過密,可適當疏除,使其分布均勻,通風透光。到9月中旬后可進行定枝修剪,每主干留30~40個新枝,其中有60%以上新梢能分化成優良結果枝。冬季修剪可不再進行。對主干頂端新梢應順其延伸,不必摘心。對主干基部60厘米以下的新梢應在6月底前及時抹除。
5.2 種植第2年
當春季萌芽后,新梢長到20厘米左右進行第一次摘心,以后新梢進行反復摘心,一直到6月底止,頂端新梢仍不摘心,繼續延長生長。在整個生長期中可采用疏枝或扭梢等方法控制直立旺枝,果實采收后進行疏枝和回縮修剪。
5.3 種植第3年及以后若干年
夏季修剪仍以摘心為主,輔以修剪和扭梢,同時要開始培養健壯的結果枝組,使其緊靠主干,分布均勻,行間保證通風透光。每年9月中旬前后及時回縮修剪,頂端延長枝可以回縮到2~2.5米高。冬季落葉后可視長勢進行短截更新,將樹冠控制在1.2米左右,每株應留有結果枝30~40個(以長、中結果枝為主)。約有中小結果枝組20個。
6 花果管理
6.1 預防晚霜危害
據天氣預報,凌晨最低溫度低于5℃應提前給果園澆水或在凌晨放煙霧、噴霧以及噴防霜劑。
6.2 疏果
由于夏紅自花授粉,花粉量大,坐果容易,開花結束后,對坐果較多的植株要進行疏果。一般在第2次生理落果結束后,在長果枝上保留二個果,中、短枝上保留一個果。全園留12 000~15 000個果,切記勿留果過多。
7 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1)應在種植后應用生長抑止劑,一般采用PP333(多效唑)。
(2) 使用方法:噴霧。種植第一年在7月份噴15%(w)多效唑200倍濃度1次,到9月初,如生長仍旺盛再噴第2次(濃度和第1次相同)。二年以后的2~3年中,每當新梢長到20厘米左右噴200倍濃度1次即可。多效唑這些年存在用量過多問題,果農不可一味依賴多效唑控制旺長,要結合修剪進行控旺。
8 病蟲害防治
8.1 主要病害
桃褐腐病、桃炭疽病、桃細菌性穿孔病、瘡痂病、桃根瘤病。
8.2 主要蟲害
蚜蟲、桃蛀螟、梨小、潛葉蛾、紅蜘蛛、桑白蚧、紅頸天牛等。
8.3 防治措施
請參照本刊2015年第5期刊登的主干形桃樹全年病蟲害綜合防治歷。
9 采收
(1)從開花到成熟約85天,一般在6月底7月初成熟。
(2)另可根據果實成熟度確定采收日期,由于夏紅桃子全紅后才進入迅速膨大期,果農不要看到桃子紅了就采摘,應該在充分膨大后再采摘,該桃掛果期長,等含糖量達12以上具有一定風味時才可以開始采摘。
(3)同一樹上可進行分批采收,采收后應進行分級包裝,剔除病蟲果及傷、爛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