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君
四川省南充縣,古稱果州,因盛產柑橘而得名。史料記載,南充柑橘種植歷史超過1 800年。南充建市后,原南充縣所轄區域一分為三:順慶、嘉陵、高坪區,柑橘產業在高坪區一直享有盛名。
2010年,南充啟動建設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高坪區等4個縣區被確定為重點縣,乘此東風,高坪區柑橘產業得以飛躍發展,如今全區年產柑橘18萬噸,總產值超過9億元。目前,該區正重點打造“果州”牌高坪甜橙這一地標產品。
1 高坪柑橘產業源遠流長
高坪柑橘產業得以大發展始自新中國建國后大集體時代,柑橘“上山下灘”,由原先的房前屋后延伸到山野河灘,成規模地形成了一大特色產業。
第一輪農村土地改革過后,20世紀80年代,柑橘產業發展出現第一個高峰,“那時到處是種柑橘的萬元戶!”高坪區農牧業局副局長唐志敢說。
石圭鎮璧山村的劉洪亮就是當年的萬元戶之一。劉洪亮現有柑橘6畝,柑橘每年產值5萬元以上,除去成本純利不低于3萬元;但這不是他家的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精明的老劉做起了柑橘販賣生意,“我每年要拉35多萬千克柑橘到全國各地,收入不低于10萬元?!睋?,像劉洪亮這樣的柑橘營銷大戶全區有100多個。
然而,隨著外出務工熱興起后,以家庭為單位的柑橘種植模式漸受沖擊,從80年代中期起十余年時間,南充柑橘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外界也不再稱南充為“果城”,南充自身也著力打造新的名片“千年綢都”。大約10年前,隨著國家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柑橘才又被高坪區提上重點發展的產業之列。
四川吉言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高坪區涉足農業的第一家公司,2007年,該公司經政府招商引資落戶高坪區青居鎮煙山村,流轉土地1 000余畝,投資2 000余萬元,并成立合作社,帶動農戶54戶,而今柑橘已見效益,每年柑橘收入上百萬元。
2 現代農業挑起柑橘振興重擔
在高坪區溪頭鄉,四川本味農業產業有限公司計劃投資2.29億元,建立“種豬繁育-商品豬生產-有機肥生產-優質柑橘-杭白菊-樹莓”等高品質產品一體化發展的特色產業園,目前年出欄3萬頭的養豬場已投產,5 000畝柑橘園已經掛果。
這個園區由四川省農科院園藝研究所和高坪區農牧業局承擔技術支撐,著力打造柑橘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
據總經理鄧勇介紹,園區采用種養結合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共種植柑橘16個新品種,主要以奈維林娜、塔羅科血橙新系早中晚品種居多,保證一年四季均有商品果采摘,當下血橙晚熟品種即將上市。林下種植以中藥材和蔬菜、飼料為主。
園區采用的新技術主要有聚土成壟、寬行窄株、地布覆蓋、營養診斷、注射施肥、留樹保鮮、綠色防控。綠色防控手段除了用生物農藥和用太陽能殺蟲燈、黃板、性誘劑等殺蟲技術外,廣泛運用捕食螨技術讓人耳目一新?!拔覀冊诿恳恢旮涕贅渖蠏煲淮妒瞅x卵,待這種蟲卵孵化后,它會爬上樹,專吃危害柑橘樹的紅、黃蜘蛛。”工作人員說。
更吸引人眼球的是園區安裝的24小時可視追溯系統,20多個攝像頭,每個攝像頭可監控方圓1.5公里范圍內的情況,攝像頭可360°旋轉、上下高低及遠近甚至特寫調整拍攝。
農戶帶動方面,公司采用二次返包和賒養扶貧的模式,調動周邊農民參與種養循環的產業發展。據了解,農戶在園區承包10畝以上果園進行管理,公司每年補助給承包戶1 000元/畝的管理費,這樣,農戶在得到土地租金的同時,還能增加1萬元以上的管理勞務收入;另外,農戶還可以向公司賒仔豬養,育肥后賣給公司掙取養殖勞務收入。
3 做大“果州”牌高坪甜橙
目前,高坪區柑橘種植面積達23萬畝,以鮮食優質甜橙品種為主,種植面積達85%以上。高坪甜橙從本地柑橘品種中不斷選優,同時引進國內外優良品種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一個地方性品牌。
由村民獨創的甜橙窖貯技術,能夠將甜橙的貯藏期延長到1年以上,該技術還寫進了農業大學柑橘專業教科書,目前全區共有甜橙貯藏窖10萬余口。農業部農產品初加工項目2012—2013年在高坪區石圭鎮、溪頭鄉、青居鎮、走馬鄉實施,建成2噸貯藏窖2 315口,20噸組裝式冷藏庫1座,目前均已投入使用。
2008年以來,高坪區把柑橘產業作為區內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重點產業來抓,同時樹立了打造“中國甜橙之鄉”的奮斗目標,規劃了以南(南充)前(廣安前鋒)線為重點,沿嘉陵江流域100余公里長的產業帶。
近年來,甜橙產業布局不斷優化,甜橙生產逐步向優勢區域集中,沿嘉陵江一帶的石圭、溪頭等15個鄉鎮,均已建成規模化的甜橙產業基地。
隨著甜橙栽培管理技術水平的提高,全區甜橙優果率逐年上升,經濟效益增強,示范區甜橙商品化處理率達50%以上。
“眼下,區上準備依托‘果州注冊商標,重點打造‘高坪甜橙這一區域公用品牌,并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同時制定相關產品質量標準,讓高坪優質甜橙能名正言順地以‘果州之名抱團闖市場。”唐志敢說。
(據《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