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在學前專業課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前教育理論與學前教育實踐結合的中介與橋梁。在高校學前教育教學中,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注重學生對理論體系的把握和了解,因而采取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這顯然不能適應當前社會對幼師的要求。本研究旨在此課程的教學中,探索一條適合本門課程發展的有效途徑——模擬實踐教學法。期待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模擬實踐教學法,能夠解決目前高校學前教育實踐教學面臨的種種困難。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課程 模擬實踐教學法
【基金項目】本文是“內蒙古師范大學第七批教學研究課題項目(專科教育教學建設研究)”(項目號:137250)的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7-0025-02
1.前言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是高校學前專業為迎合幼兒園課程改革形勢下應運而生的一門新學科,是學前教育專業必修理論基礎課,也是師范類學前教育專業的新型課程,在學前專業課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結合的中介與橋梁。在高校學前教育教學中,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注重學生對理論體系的把握和了解,因而采取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這顯然不能適應當前社會對幼師的要求。《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從理論的綜合和指導作用看,它具有鮮明的理論綜合性特點;從理論與實踐結合的角度看,它又具有強烈的實際操作性要求。因此,課程教學要求教師把學前教育理論與實踐進行綜合運用,對活動主題、目標、內容以及活動過程進行科學的設計和有效的指導。
基于此,本研究試圖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教學中,探索一條適合本門課程發展的有效途徑——模擬實踐教學法。期待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模擬實踐教學法,解決目前高校學前教育實踐教學面臨的種種困難。
2.《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學科特征、教學要求及可行性
2.1《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學科特征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在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關系到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質量和培養未來學前教育工作者專業技能程度的高低,所以,對其課程教學方法的探索與研究,是加強《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建設,有效提高本課程教學質量和培養合格幼兒園教師的關鍵。它與學生的技能訓練、見習觀察、實習實踐等共同構成實踐課程體系,在學前教育課程體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因而在教學中對教師和學生都有很高的要求。
2.2對教師和學生的要求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介于專業理論課和專業實踐課之間,是一門融合學前教育理論實踐,注重學生實際訓練的應用型課程。這門課程在整個學前專業的課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論性和實際操作性。所以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把學前教育理論和實踐進行很好的結合,對整個課程的活動要進行科學的設計和有效的指導。
《幼兒園教學活動設計》是學生學習的最重要的課程之一,所以要在理論和實踐之間建立一座橋梁,將理論及其研究成果具體化為可操作、可應用的知識,指導兒童的發展與教育。模擬實踐教學法則可以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加深理解,培養學生的多種能力。
運用模擬實踐教學法不僅是創設一個空間和情境,還要使學生對教學內容深刻理解,關鍵在于教學過程。在《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這門專業課中運用模擬實踐教學的方法,把實際教學中的角色、工作程序等實施模擬演練,這樣無疑就增強了教學的仿真程度,提高了教學效果。同時,也能使學生及時自我檢查對所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在模擬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
2.3模擬實踐教學方法在本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是通過探討《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學科特征及教學要求,論證模擬實踐教學方法在本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以及結合實際的案例研究,摸索出模擬實踐教學實施的具體步驟,為學前教育專業其他課程的應用型教學研究打下基礎。
就本人所在的院校來講,雖然每學期都會有一周時間讓學生去幼兒園見習,了解幼兒園一日生活,但學生只是去聽幼兒園老師上課,根本無法真正了解幼兒的真正需要、興趣點和年齡特征,缺乏幼兒園幼兒教育經驗積累的機會,難于把握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而且頻繁的幼兒園見習,還影響了幼兒園的正常教學秩序,很多幼兒園考慮到本園教育質量問題也常常拒絕大批的見習生進園。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中使用模擬教學的方法能夠對傳統的教學方法有所改變,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很好的提升。同時可以使課程的形式得到活化,彌補不能進入幼兒園實際教學的不足。在教學中可以對學生多種能力進行培養,如觀察能力、創造能力、應變能力,是學生在學校認識社會以及進入到工作崗位的一種捷徑。
3.模擬實踐教學方法在課程教學中的實施步驟
3.1說明意圖
在進行課堂授課前,教師要對學生說明通過模擬教學法進行授課的意圖,并向學生征求意見,以獲得多數學生的支持,開創良好的教學環境。跟學生進行了對此課程的探討和認識,并且在思想上形成一定的準備,如“在正確的兒童觀、教育觀指導下,根據幼兒的發展情況,科學有效地設計、實施幼兒園教育活動,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為模擬實踐教學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心理準備。
3.2學生組合
在模擬教學課程之前,學生可以自愿進行分組,每組六到七個人,在分組的過程中,盡量選擇知識分層的方式,即把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和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分在一起,每個小組中都有不同學習能力和基礎的學生,效果更好,教學也會取得實效。小組學習的方法可以增加互動的機會,使學生小組成員信息的獲取與輸出的豐富程度大大提高。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成員互相貢獻對于具體活動設計的想法與設計思路,互相修正錯誤的信息,共享有價值的信息,理清模糊的概念,在課程的學習中,成為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組織方式。
3.3進行教學內容的選擇
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領域或者內容作為自己授課的內容進行學習,如果多組選擇同一教學內容,則在老師的指導下在教學方法上進行不同的方法探討。
比如,可以根據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一般流程,也根據近些年幼兒園招聘考試的一些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了學習的循序漸進性、 考核的可行性, 模擬實踐教學對于學生的促進性等綜合因素,可以對原先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整,設計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情境:給完整方案的活動實施、給目標和素材的活動設計與實施、僅給素材的活動設計與實施, 使學生的學習實現“模仿→遷移→創新” 的螺旋上升。并在每個工作任務中結合一個幼兒園集體教學中關注的專項技能(方法選擇的技能、有效維持幼兒注意力的技能、有效追問的技能、興趣激發的技能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設計和實施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能力。
3.4制定教學計劃
計劃是實現目標的藍圖。每小組由自己的小組成員民主推選一名組長,負責召集本小組成員進行教學計劃的制定,對教學中的課程進行協商備課,并整理思路進行集體分析,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3.5進行資料的收集
基于小組成員的認識和了解,小組組長合理對小組的成員進行分工,在自我興趣和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數據的收集和資料整理,制作教育與教學課件等,并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高質量的完成準備工作。資料整理過程可以與資料收集過程同步。在這種情況下,通過把資料與研究目的不斷對照,小組成員能夠對剛剛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各方面比對。在這個過程中,小組成員能及時發現資料存在的缺陷,有可能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補救。
3.6編寫教學教案
學生在基本的積極準備后,應對教學內容繼續進行豐富和充實。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編寫教學詳案,對團隊成員準備過程中需要的教學內容進行積極的探討,及時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見,使內容豐富,并有著密切的連貫性和銜接性,使教學不僅能與正規課程吻合,也使得整個教學方案詳略適當,主次清晰。
3.7對授課進行模擬
通過課堂教學進行了模擬授課,小組成員推選一名學生當老師,其他成員扮演幼兒。在模擬教學開始前,需要向同學澄清和明確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有關的各種所需材料。在教學過程中關注孩子們的態度和表現。教學時間的控制,可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年齡段來靈活安排。這種方式就可以對學生上課的課堂導入、講述以及提問等各個方面等等進行教學技能的訓練。
模擬授課可以檢驗學生對一堂實際教學課整體把握如何、教學方法是否合理、教學主題是否突出、教學各階段轉換是否流暢、教學內容設置是否科學等等,并不需要象一堂實際教學課一樣上滿40分鐘,而是需要試課老師對試課的內容有所側重、刪略,突出自己想突出的教學意圖、思想、特點。通常時間控制在15分左右。
3.8教學評價
在模擬教學后,教師應組織學生在學習內容、方法等方面進行總結。通過自我評估,他人評價和教師評價三個方面進行了綜合評價。主要的評價的方面包括目標制定方面、內容選擇方面和教學環節的銜接等方面,以及語言表達方面等綜合評價。在學期結束時應選擇最佳表現團隊,同時評選出在某項方面表現最為的突出學生,給學生精神和物質獎勵。
本文通過探討《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課程的學科特征及教學要求,論證模擬實踐教學方法在本課程教學中的可行性,通過研究模擬實踐教學的具體實施步驟,最大程度地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在整個模擬實踐教學方法的研究過程中,學生是真正的主角,每位學生都經歷了一系列實踐環節,始終處于主動學習、積極探索的狀態。
參考文獻:
[1]李蘭芳,張海鐘.高校本科學前教育專業滲透式實踐教學方案簡介[J].幼兒教育.2011(15)
[2]范小玲.以職業能力為核心構建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以瓊臺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J].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1(01)
[3]史麗君.應用型大學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J].學理論.2010(36)
[4]唐敏,王建華,粘淑玫.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實踐[J].世紀橋.2010(11)
[5]高建新.情景模擬教學法在管理學教學中的實踐創新研究[J].價值工程.2010(10)
作者簡介:
馬玲(1981.8-),女,講師。內蒙古師范大學青年政治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