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溫度逐漸飆升,空調也要開始工作了。但是,你確定自己吹空調的姿勢正確嗎?溫度、角度、方式,統統都需要調整為最佳模式,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該如何正確做吧!
空調怎么開才健康舒適?
夏季26℃最適宜
夏秋兩季人體感覺最舒適的氣溫為26℃左右,再低3-4℃,人體會覺得有些涼。另外,由于室內壞境不同,長期處于相對極端的溫度下,身體調節能力會失調,久而久之會導致免疫功能下降,出現各種不適癥狀。
空調風得往上吹
開空調時,風最好向上吹,避免冷風直吹身體。靠近空調的人,最好面對空調坐,因為冷風從后面吹著你的腰背,比迎面風對人體造成的損害更大。坐辦公室的朋友,最好預備一條絲巾圍住頸部。要是長時間坐著辦公,不妨備件穿脫方便的衣服,穿裙子的女士最好用衣服蓋住腿。寒從腳下生,最好不時站起身活動活動,以增進末梢血液循環。
進屋后10分鐘再開空調
當你出了一身汗,千萬別進屋就開空調。因為此時毛孔完全打開,容易讓體溫急劇下降,誘發感冒,有些還會使寒氣郁結體內,出現發熱、煩亂、頭重如裹、身重肢倦等現象。所以,從炎熱的室外進入室內,最好10分鐘后再開空調,并且避免直接吹空調,室內外溫度差不能超過70C,并且少吃冷飲、冰西瓜。另外,睡覺時人體體溫下降,若圖涼快徹夜開著空調,同樣容易引起頭痛、感冒等,睡前一定要關閉空調,或設置定時關閉。
隔1小時開會兒窗保護呼吸道
開空調會使室內空氣變干,空氣不流通,容易讓人鼻塞、咽干、打噴嚏等。建議1小時左右開一次窗,每次約15分鐘。經常處在空調環境下的人,要多喝水,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
身體弱,早晚別開空調
有關節炎、風濕病的老人、發育不完全的小孩以及孕婦等身體免疫功能較差的人,最好少用空調。尤其每天清晨和黃昏室外氣溫較低時,應多到戶外做些運動,呼吸新鮮空氣,進行日光浴,加強身體的適應能力。
空調房里的養生法則
空調越吹越怕冷
當周圍氣溫高時,人體皮膚的血液循環加速,體表溫度升高,并通過出汗進行排熱。但人從炎熱的室外,進入空調房間,末梢血管不能很快收縮,人體熱量就會大量流失,因此容易出現肩膀發硬,頭痛、腰痛、腹痛、關節痛、肌肉痛,甚至出現喉嚨發干、煩躁不安、失眠、痛經等癥狀。長此以往,寒氣會在體內累積,甚至在人身體里種下“怕冷癥”的病根,讓人變得容易手腳冰涼、腸胃不適、感冒等。
空調房里護腰很重要
空調過涼,易造成寒邪滯重,尤其是中老年人,腎氣多已虧虛,更易出現腰膝酸痛,可每天將手掌放在腰部,來回搓50次,防治空調造成的腰酸背痛。還可以先對搓手背50次,再對搓手掌50次,每天早晚各搓一遍,或每天左手搓右足底50次,再換另外一側,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強免疫力。
“吹空調”食補少不了
夏天暑濕之氣彌漫,因此要多吃利水、除濕的食物,如薏仁粥、紅豆湯。空調還會帶來脾胃失和,因此需要多吃能增強脾胃功能的食物,如西紅柿。醋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并有助恢復精力,可以在菜肴中適當添加些醋,適量喝酸辣湯等。
空調房里驅寒要有招
生姜能發汗解表、溫胃止嘔、解毒,尤其適合三類“空調族”:1.因久吹空調外感風寒的人,喝杯紅糖姜茶,或用姜水泡腳;2.肩膀和腰背受涼的人,可以熬點熱姜湯,加少許鹽和醋,然后把毛巾浸濕,擰干,敷于患處,反復數次;3因腹部受涼而出現腹痛、腹瀉的人,也應多喝姜茶。需要提醒的是,姜茶要趁熱喝作用才明顯。有癥狀的人,可每日三次,每次喝一杯,日常預防每日一杯即可。
空調房內多做5個動作
經常待在空調房中,人體的免疫力會下降,繼而容易著涼感冒,精神不振,肩頸酸痛等。要想避免患上“空調病”,應從多照顧易發病部位人手:
動作一:搓搓鼻翼
夏季室內外的溫差常常會讓人一不小心就受涼,鼻子不通氣,甚至誘發鼻炎。每天抽空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強鼻黏膜的免疫力。同時還可以多揉搓鼻翼,以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環,有助緩解鼻塞、打噴嚏等癥狀。
動作二:按按脖子
當因為吹空調而出現感冒癥狀時,不妨按揉后脖頸的“風池穴”。將兩手拇指指腹按于風池穴,其余指附于頭部兩側,由輕至重按揉1分鐘,可以有效緩解鼻塞流涕、頭痛眩暈、頸項疼痛等病癥。
動作三:揉揉肋間
空調房比較涼,容易腸胃不適,平時不妨試試按揉肋間的“期門穴”,順時針方向按揉2-3分鐘,用力適中,以局部有酸脹感和輕度溫熱感為度,有舒肝理氣,保健腸胃的作用。
動作四:捏捏肩膀
冷氣吹著肩項,時間長了就會出現酸痛等不適,此時不妨通過提拿雙肩來緩解一下,具體做法是:被按摩者坐直,按摩者立于其身后,雙手虎口張開,四指并攏,自然搭在被按摩者雙肩上,做有節律的拿捏動作。如果再用空心拳捶捶后背,效果會更好。
動作五:踮踮腳尖
空調房空氣流通差,容易使人疲倦。累了時可以起身練習踮腳尖,每次走30-50步,稍稍休息下,然后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再重復幾次。它不僅能使人的心率保持在150次/分鐘左右,讓血液可以供給心肌足夠的氧氣,有益心血管健康,還能鍛煉小腿肌肉和腳踝,防止靜脈曲張,緩解疲乏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