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劇囊括了歐美各國的民歌、小調、爵士樂、美國黑人靈歌、節奏藍調、鄉村音樂、通俗音樂、歌劇、輕歌劇、喜歌劇、搖滾樂乃至說唱等。其主要特點是歌、舞、劇并用,其中音樂劇歌曲的演唱在音樂劇表演中起著靈魂作用。概括出音樂劇歌曲演唱的基本要素和特點,對于指導我們如何演唱好音樂劇作品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是本文的主要研究方向。
【關鍵詞】音樂劇;演唱特點;基本要素
一、唱法的選擇
關于音樂劇唱法的選擇,有一段精彩的論述:“音樂劇最重要的部分就是音樂,它是貫穿整個劇情發展的靈魂,通過美妙的旋律和動人的節奏,以及色彩豐富的樂隊伴奏,使演員的歌喉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演員的歌唱又要與表演和形體協調統一地結合,相互映襯,最終才能達到塑造人物藝術形象的完美境界。只要對基本訓練嚴格把關,將來就可以演唱好不同風格、不同國度和民族特色的聲樂作品,這種唱法的演變原則是建立在科學性之上的,而如何去演變各類不同的唱法,是根據聲樂作品內容和風格需要而決定的。”
因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種觀點:音樂劇類歌曲的演唱首先不要拘泥于用哪種固定形態,不同的曲目使用不同的演唱方法,即使是選自同一部音樂的兩首歌曲也可能要求使用完全不同的兩種唱法,必須從劇情出發充分理解其選曲的目的性,再進行唱法選擇。
二、發聲的技巧
音樂劇演唱是歐美流行演唱方式中最全面的,承繼了嚴肅音樂一部分的發聲狀態,比如最基本的呼吸方式,真假聲轉換,高音華彩部分、跳躍技巧,連續跨越八度音區的聲音展現等等。我們從學習到嫻熟的運用這些演唱方法,需要長期、系統的訓練。另外,流行演唱的發聲位置由于音樂風格的廣泛不一,用聲的位置就更是千變萬化。音樂劇的演唱也是如此,不僅有多種的音樂風格變化,同時還有不同角色演唱的聲音變化。
音樂劇的演唱有強烈的戲劇性和角色的多樣性,很多的唱段完全是流行歌曲的升華,要做到歌手與人物角色、聲音與演唱表現的完美結合,甚至在同一首歌中,有多種不同的聲音位置變化,即不同“著力點”的運用,這些看似很單一的問題,聯系在一起,其實就成了一個很綜合的課題。
以《Memory》為例,這首歌選自音樂劇《Cats》,由劇中“魅力貓”演唱。這是一只年輕時魅力十足而年老后邋遢落寞的貓,由于受到族群排擠流落在最下等的街區,在絕望的境況下她演唱了《Memory》,感動了所有的貓,從而獲得推選得以重生。此曲為全劇轉折點、同時也是最高潮部分。演唱這首歌時我們要表現出歌曲中那種歷盡風霜的滄桑、厚重感的聲音音色特點,必須把聲音做得成熟,厚重一些,根據個人聲線的不同進行調整,本身偏厚重的聲線,變化不需要很大,而較為細窄的聲線就要夸張的運用到“縱向腔體”的共鳴。總之,腔體調節到不同的開度,也會產生不同的聲音效果。另外可適當加大換氣的幅度、音量,以體現哽咽、無奈等強烈情緒。
三、語言的學習
對于中國學生而言,多數音樂劇歌曲都是用非母語演唱。如何把握好語言因素,在音樂劇歌曲演唱中就顯得十分重要。經典音樂劇多為歐、美作品,英語作為這兩個地區的共同語言,也就成為了我們演唱音樂劇歌曲時最常見的語言。英語的發音規律很多,學習音樂劇歌曲中英語的發音方法,總結成一句話就是Learning English can be fun and should not be limited in only one way(不要拘泥于一種學習方式,學英語也可以充滿樂趣)。音樂劇歌曲的唱腔都是滿懷感情的,學習中自然也需要滿懷感情的發出自己聽學的單詞。歌曲的發音有時是特別的,然而卻是異常準確的,跟著它復述,以這種方式來掌握音樂劇歌曲的標準發音,掌握了發音規律就掌握好了語言,也就能夠更貼切、地道的表現作品。
四、音樂劇歌曲演唱中的表演特性
(一)演與唱的結合
談到音樂劇的“唱”,就不得不提它的“演”。它們并不是獨立的元素,而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都是作為講述故事和樹立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而存在的,并沒有孰輕孰重之分。在表演中,歌唱演員必須將“唱”與“演”有機結合起來,才能達到音樂劇所特有的藝術表現力,真正體現歌曲在音樂劇中“靈魂”的作用。
從唱的表演方式來看,音樂劇中的唱段主要有這兩種類型:
(1)角色的內心獨白。在音樂劇中就是角色內心獨白的外化,表現了角色當時的內心活動。演唱此類歌曲時要仔細研究歌詞的意義及旋律的表達,用人物的邏輯去感受它們傳遞出的信息,對心理線索的把握要以對一個合格的話劇演員的要求來對自己進行要求,這樣才能更準確的選擇聲音的表現形式來演繹不同歌曲。
(2)角色與角色間的演唱。此類歌曲是將角色間的交流用演唱的方式表現出來,并用音樂的交流來推動人物的交流。演唱此類型歌曲,首先要把握好人物的心理,可以借鑒臺詞的邏輯來分析歌詞,對于不同的情緒要有不同的音色處理,不能千篇一律的使用美好的聲音。可以根據表現角色特質的需要,對音色采取夸張化甚至丑化的處理。
(二)化妝與表演
音樂劇多采用表演唱類演唱方式,要求演員演唱時根據角色和曲目要求做出相應表演動作,達到一定的化妝效果,聲情并茂進行演唱。如前面時提到的《Cats》,劇中搖滾貓的歌曲演唱,就是一種典型的表演唱,要求演員在演唱歌曲的同時進行搖滾舞蹈的表演。
相比較而言,舞臺式音樂劇的表演更注重肢體語言的張力,表情、動作較日常生活中顯得更為激烈,演員的著妝往往也有著較大的夸張,還是以《Cats》為例,劇中演員的化妝就參考了中國京劇臉譜的油彩式技法,將演員的臉部特征進行大幅夸張;演員的動作表情也都刻意比較夸張地模仿貓的各種形態,以達到舞臺劇的藝術效果。而影版音樂劇中,由于鏡頭需要,演員臉部動作則往往更為細膩,著妝、動作也少了許多夸張的成分,與人們的生活狀態很接近。
總之,演唱中的表演特質,是音樂劇歌曲演唱相較于其他聲樂表演形式所不同的一個最突出特點。正由于音樂劇歌曲的演唱是一門綜合的聲樂表演藝術,舞臺表演內容較多,對演員綜合素質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演員更需要做好案前準備工作,做好對自身綜合素質的培養,加強自己的舞臺表演能力,才能演好、唱好音樂劇歌曲。
作者簡介:陳晶晶,湖北藝術職業學院傳媒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