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縣級文化館承擔著地區基層公共文化宣傳和建設的責任,這就要求文化館能夠對基層群眾的文化生活進行了解,并根據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引導,做好文化服務工作。文化館可以對基層群眾進行社區音樂教育的方式走進社區,達到加強群眾文藝輔導工作的目的,同時滿足基層群眾對社區音樂愛好發展的需求。本文主要對目前社區音樂的現狀進行了分析,并闡述了文化館在社區音樂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
【關鍵詞】社區音樂教育;文化館;作用
新世紀以來,我國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國民的整體物質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人們開始強調精神文明的重要性[1]。縣級文化館是一個政府公共文化單位,其主要建立目的在于,對基層群眾進行公共文化的宣傳和建設。社區音樂是我國目前比較流行的基層群眾文化方式,深受各社區人們的喜愛,但因文化藝術素養方面的缺陷,需要得到專業性指導。
一、社區音樂的現狀
(一)文化館職能服務不到位
近年來,我國國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為社區音樂文化的提供了良好背景環境,我國政府也開始積極推進民生工程,各式各樣的社區文化活動不斷涌現,被社區群眾所接受,并獲得各方面的好評。現在我國大部分社區存在社區音樂文化,給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樂趣。但目前社區群眾的音樂素質普遍不高,音樂節奏感不是很準確,舞步無法準確和音樂節奏相符合。因此,很多群眾擁有的音樂技能學習愿望,希望縣級文化館能夠提供幫助,對其進行音樂知識輔導和支持。但有些地區的文化館思想比較保守陳舊,固步自封,無法跟隨當下社會群眾的需求,沒有走出機關深入社區的意識,以至于基層群眾和文化輔導部門存在一些隔閡,導致基層群眾的音樂教育與學習之間無法和諧對接,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2]。
(二)音樂活動之間存在矛盾
我國的社區文化活動大都是小型集體活動,導致有些專業人士對此不屑一顧,將重點目光放在政府布置的一些大型文藝演或是對上級部門的會演、調演等活動之上,節目編排的內容也大多都是比較純正高雅的藝術文化,對于社區的非專業表演持輕視態度,導致二者之間的文化活動存在根本上的矛盾。文化館專業編排的活動對社區活動過于忽視,社區居民只能自己進行發展,自娛自樂。實際上,很多社區都有一些擁有獨特的藝術表演,是一個藏龍臥虎的地方,并經常涌現出新奇的藝術創意,但由于缺乏專業人員的點播和指導,整體水平難以得到提升
(三)社區內部缺少音樂人才
文化館是有政府部門主建立,其內的工作人員大都是專業性質比較強的人才,音樂人才也基本都是來自專業院校,受過良好的高等教育,擁有較強的專業素養。但社區音樂的組成人員文化程度高低不齊,藝術素養基礎也有一些差距,其音樂愛好的種類和風格也不一樣。社區音樂組成者對自身的認知也比較明確,深知自己音樂藝術素養不高,希望得到專業人士的指導。但大部分專業人士都缺乏接近基層群眾的認知,甚至還存在著原理基層音樂的思想,對社區音樂教育不屑一顧。這一情況直接導致社區音樂教育師資過少,教育水平不高的局面。
二、文化館在社區音樂教育中發揮的作用
現代文化館的主要工作就是關注人民生活的文化需求,提高其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在社區音樂教育方面需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態度,深入基層社區,使用正規、系統的教育方式對人們進行音樂教學,提高社區人們的因為素養。
(一)將音樂授課和社區活動相結合
社區音樂人員一般都有一定的音樂基礎,對其實施單純的集中音樂知識學習效果不大。文化館需要對社區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采取與之相適應的授課形式,將音樂知識授課和社區活動結合起來。社區群眾的文化活動大都比較豐富,尤其是縣城,各種各樣的社區音樂活動層出不窮,且經常在各個街道社區中舉辦活動[3]。文化館可以藝術團為中心,對群眾進行音樂教育和文化宣傳。音樂學習的課程安排和活動相結合,在進行兩次課堂教學后,讓學習者進行一次社區活動,學員還可以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討論和交流,并自己編排一些節目。這種將音樂知識學習以及社區活動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所起到的作用有:不僅能夠陶冶廣大社區人們的思想情操,還能提高其才藝水平。
(二)音樂知識授課模式多變
文化館以團體活動結合授課進行音樂教學時,還需要按照各學員興趣的需求,進行模式多樣的音樂教育。對社區音樂活動人群進行集中授課,將各個社區時間安排相對自由的成員集中起來,以各成員的音樂基礎輔導為分班標準,也可以按照各成員的音樂興趣方向設立特色培訓班[4]。文化館的授課地點,可以在文化館內部,也可以教學內容需要,到社區居委會、老年活動中心等地方進行授課,還能在放假期間對中小學生進行音樂培訓等。授課時間按照各班級學員的實際情況進行確定。采取不同的授課模式,因材施教,能夠讓廣大音樂愛好者都得到其興趣范圍內的音樂教。
三、結束語
社區音樂教育是目前縣級文化館文藝輔導工作中的一個新課題,主要目的在于迎合目前基層群眾對社區音樂的愛好,給因自身文化藝術素質制約,無法進一步發展自身興趣愛好的社區居民進行音樂技術性指導。因此需要縣級文化館對社區音樂進行指導教育,以正確有效的方式進行社區音樂教育活動,以滿足社區居民對音樂的需求。
參考文獻
[1]仝洪波.社區音樂教育中的文化館作用探析[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5(2):88-88,100.
[2]顧東升.縣級文化館音樂教育必須走進社區[J].大眾文藝,2010(3):
211-212.
[3]蔡靜.淺談音樂教育中審美觀的培養[J].青春歲月,2011(6):88.
[4]蘭碧波.社區音樂教育發展的時代背景和意義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3(1).
作者簡介:戴凱(1963—),溫州市文化館活動中心主任,副研究館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溫州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